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買氣」的查詢結果共2804筆

全台瘋寶可夢,民眾掀起抓寶風潮,因此有不少建商、代銷業者搶搭熱潮,在建案或是招待中心發起賞屋抓寶活動,藉此行銷衝高話題,不過房仲業者也坦言,雖然帶來人潮聚集效果,不過難以帶動實質買氣以及成交量。

房市吹冷風,重劃區房價跟著有感修正,房仲業者觀察台北市中心「5大重劃區」區域內近3年房價,2016年上半年跟2014年相比,都有1成以上的跌幅,其中,信義計畫區房價跌幅最深,高達15.4%。

建商為了刺激房屋成交量,近期促銷手法也推陳出新,根據《住展》雜誌統計,7月新建案廣告量擴增至2.2萬批,較6月增加18%,更有不少建案出現,成交就送車位、裝潢以及家電的「全套」趨勢。

鬼月到來,房市進入傳統淡季,議價空間是否將因此增加?根據房仲業者統計,以台北市為例,各行政區全年平均房價表現,確實優於8、9月(農曆7月期間),其中價差最大的行政區為中正、文山區,價差皆達5%以上。

全台六都1日公布買賣移轉量,除高雄以外,月增幅介於0.7〜36.7%之間,與2015年同期相比,台中市則衰退最多,年減23.4%,其次是台南市量縮11.8%,而桃園市則年增26.1%居冠。

房市冷颼颼!根據房仲業者觀察,7月全台各大都會區房市交易,依然呈現量縮格局,與6月相比,分別下滑2.5%至10%左右。

根據房仲業者觀察,由於近期房屋稅議題延燒,政策紛擾不斷,加上暑假來臨、颱風攪局,影響民眾購屋及看屋意願,導致7月全台房市交易量,較6月減少6%。

國泰建設日前發布第2季全國房地產指數,各地區成交價多呈現穩定波動甚至下滑趨勢,其中台北市成交價已連續6季下跌、季跌幅達 2.4%,雖然議價空間率達21.77%,居全國最多,不過,交易量仍減少逾5成,創..

房市冷,房屋銷售天數明顯拉長。根據房仲業者統計,與2015下半年相比,2016上半年,全台6都平均銷售天數明顯增加,其中台北、新北、桃園、台中,都超過100天。

台灣房市陷入量縮價跌僵局,加上房屋稅加稅議題發酵,衝擊台北市建築投資市場。根據瑞普萊坊觀察,2016年上半年,台北市建造執照核發戶數僅1,433戶,較2015年同期大減53.7%,預估全年難破3,00..

根據內政部與各都的買賣移轉棟數資料顯示,2016年第2季全台買賣移轉棟數約為6.6萬棟,相較於第1季的4.3萬棟,季增53%,季增幅度創下2000年以來的新高,顯示短期內房市買氣出現回穩復甦跡象。

內政部地政司15日公布都市地價指數,全國整體僅上漲0.04%,創2010年以來最小漲幅,其中台北市更下跌1.52%,跌幅為全國最大,同時也是6年以來首次出現下跌的情況。

繼台南市調漲房屋稅後,台北市近期也傳出將調高中古屋的房屋標準單價,將影響超過40萬戶,持有30年老屋者房屋稅大增,對此,APPLE HOUSE趨勢研究中心特別進行民調,結果顯示,有高達82.5%民眾表..

根據最新實價資料顯示,台北市豪宅指標「文華苑」,在2016年4月成交一戶,實價揭露成交每坪直逼200萬元的高價,總價成交5.66億元,創2016年以來最高總價的住宅交易案。

根據房仲業者統計,2016年台北市第二季商辦交易量增加,使得價格出現下修,平均售價由第一季的85.8萬元,降為85.2萬元,尤其是內科西湖段廠辦,空置率再降至0.83%,超低空置率帶動西湖段租金上漲,..

央行祭出連四次降息,能否拉抬房市?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5日形容,「就像人身體不適,注入藥劑只能暫時止瀉」,目前賣方還看不破、不甘心價格下修,「價不降,量就不出;量不出,就不見底,」房市落底,至少要再等..

全台六都地政局1日接連公布「6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跟去年同期相比,台中市率退最多,年減-28.5%,總計六都共17,083戶,年減6.6%。

中信房屋30日發布2016年第2季「宅指數」報告,原預估最快2016年底房市可望落底,不過在國際、國內經濟疲軟的情況下,恐遞延至2017年底。

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六月份全台加盟店交易量,發現交易量小縮3.1%,不過因為六月份較五月少一天,整體交易狀況可視為持平。

根據房仲業者網路調查結果,全台仍有六成民眾看跌今年第三季房市,其中「小幅看跌5%~10%」比例還是最高(占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