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高房價」的查詢結果共1055筆

2014年開始實施囤房稅,北市府宣稱囤房稅實施以來,囤房減少26%,已出售使用逾20%,有助房屋合理有效運用;另外,北市府清查空屋,有43%空屋不再閒置使用。但是房仲大老直言,這些數據只是巧合,事實上..

針對後疫情時代房市走向,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表示,不清楚房價有沒有上漲,很多時候是業者在說,政府應該去查,只聽市場消息「笨的人就買到、買貴」,話鋒一轉提及高房價及囤房議題,認為「市場..

買房是許多小資族夢想,不過面對現在的高房價,想買都無能為力,而南韓企劃財政部10日提議,對名下擁有多棟住宅之屋主加徵房屋稅,希望能夠抑制房價飆漲。

永和文化路日前工程疏失造成路面坍方,該區的高房價也再度受到關注。一名網友表示,他以前常出沒在中永和一帶,對永和的印象就是很小,路也不大條,「路牌很亂,不熟的人會以為進迷宮」,交通方便度也比不過三重或板..

跟著軌道買房,逐漸成為新時代趨勢,觀察全台高鐵站近3年周邊住宅房價變化,以桃園、新竹、台中3站住宅價格「升值潛力」最驚人,平均漲幅2成以上,共通特性不外乎房價基期低,早年曾是空地、荒地、農地,爾後隨著..

已帶領住商不動產走過40個年頭的吳耀焜,近日正式退休,改由原本的總經理陳錫琮擔任新董事長,陳錫琮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挑戰快問快答,認為房仲業者應該提供給消費者「資訊的透明化」,而且年輕人買..

近年來,雙北的高房價成為推力,讓許多購屋族在預算考量下轉向「1小時生活圈」的桃園買屋,其中又以總價低、新屋供給量大的各重劃區最受矚目。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指出,桃園房市有8成新推案量集中在重劃區,..

很多人買房子都持觀望的態度,總希望「再等等」看看價格會不會下修,不過房價往往就這樣一去不回頭,高雄也是如此,以人口數最多的鳳山為例,屋齡5年內的大樓最近5年均價上漲約13%,甚至也有建案開價站上3字頭..

關於要買什麼樣的房?又要買在哪裡?深受房屋總價牽制。高總價房子負擔不起,便宜房子落在郊區,擔心生活機能不足、交通不便;為此,漢翔開發在新北五股洲子洋重劃區,推出了2~3房低總價輕豪宅「樂洋洋」。只需要..

電子科技業受到疫情影響小,就業情況穩健,自然也更願意出手購屋,使得周邊新案市場銷售率增高,《住展雜誌》統計,今年上半年北台灣新案銷售率最高前10個行政區排行中,冠、亞軍分別是北市內湖、新竹東區,受內湖..

在高房價的年代,多數人都抱怨買不起房,不過就有一名女網友在PTT的WomenTalk板上發起閒聊,認為雖然大家都在說房價高,但家中完全沒有房地產的人應該很少,「聽我爸媽說以前只要願意賺錢,人人都買得起..

在大台北地區高房價又高壓的生活環境之下,不少民眾夢想的快意人生,就是以零負擔買新房,擁有一處安居之所,每天下班後能遠離都市塵囂;放假時,在家附近公園走走親近綠意,或騎著單車去看海,為身心充電,和心愛的..

台中機捷特區建案正夯,主打豪宅品牌的富宇建設推出「富宇峰景」,主打罕見「超高結構」、「高坪效」,鎖定「自住者」打造2、3房產品,至今已有銷售5成好成績。專家提醒,機捷特區獎勵至今年底,加上銀行降息風等..

談到囤房稅議題,時代力量認為應該要推動,內政部則認為這樣會傷害經濟,內政部次長花敬群甚至曾發文表示,囤房稅是無效且無理的錯誤建議,內政部5月26日也發新聞稿指出,台灣囤房問題有限,整體趨勢朝向均衡。對..

高房價時代,很多人都不敢生小孩,但在新竹卻翻轉這個印象!根據內政部今年2月份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台各縣市六歲以下幼兒占比,前兩名分別是新竹市和新竹縣,加上竹科新貴普遍所得都較高,在高薪產業支撐下,讓..

近幾年社會宅越蓋越多,但對部分居民來說,這是個扣分的嫌惡設施。一名網友表示,有社會住宅代表人口增多,照理說會帶動周邊發展與生活機能,不過,有人卻說會影響房價,「請問社會宅到底算是加分還扣分?」

高雄鐵路地下化之後都市逐漸縫合,也有不少道路打通,繼日前自由路與復興路打通串連之後,今天位於高雄左營的新莊一路和勝利路也正式連接通車,未來新舊左營間的交通將更便利,房仲業者指出,今天的通車對舊左營幫助..

在高房價的年代,當多數人還在抱怨買不起房的時候,卻有一批新世代的年輕人,即便剛出社會薪水不多,仍秉持先求有再求好的精神,早早就擬定購屋計劃,在不仰賴父母金援的情況下,35歲以前就完成購屋大事,成為同儕..

租屋或買房向來是個爭論不休,卻始終難有定論的話題,尤其是在高房價時代,不少人乾脆直接「跳過」購屋這個選項,一輩子當個租屋族。然而,租屋雖然看似負擔比較輕鬆,但長久下來,租屋真的比購屋划算?如果告訴你,..

受到高房價的影響,過去傳統定義的首購族如今已延至35~40歲,首次換屋的年紀也隨之推遲到40歲之後,換言之,有相當比例的民眾,往往已屆中年才面臨第一次買房,或第一次換屋的人生重大抉擇。相較於新世代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