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2.0」的查詢結果共1241筆

高雄名店「老店柏弘肉燥 」租約到期,預計1月底搬遷,新舊2店僅距離150公尺,有網友直接表示,「錯愕,竟然不是你們自己的店?」釣出老店親自回覆「以前的我們買不起,現在高房價更是碰不了。」信義房屋專家分..

菜鳥房東想漲租,但不知要用什麼理由,開不了口。資深房東建議,一定要秉持「裝可憐」、「很無奈」的核心精神,常見的說詞有利率與物價上漲,周邊租金行情也早已漲高。另信義房屋專家補充,囤房稅2.0恐怕也會成為..

網友說,預售屋都不給議價,現在的房子都「明碼標價」嗎?代銷業者表示,實價登錄2.0後,基本上只有2種銷售模式,分別是「不二價」、「類不二價」。另外有房仲提醒,中古市場比較不一樣,開價與成交價間大部分會..

囤房稅2.0上路 「買大捨小」會成為新趨勢?這可以從開源與節流、投報率與需求度、資金運用彈性、省稅金額4層面分析,結論是「買大捨小」租金投報率雖好,但房價增值報酬反而更差,可能因小失大,不見得更有利。

邁入2024年,回顧去年房市表現,從年頭到年尾都有打房措施,政府更祭出被稱為「史上最重打炒房」的《平均地權條例》等,不過包括全國平均房價所得比、購屋房價與房貸金額、平均貸款期數、房租指數都創歷史新高,..

一般來說,飯店是下午3點能辦理入住,而隔天11點或12點退房。而一名櫃台人員透露,客人1個月前就先訂房,但因為班機早上就抵台灣,希望要提早入住休息,結果被婉拒後反而怒嗆「人家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看..

立法院於19日三讀通過《囤房稅2.0》修正草案,依照財政部規劃,將於2024年7月實施,2025年5月以新稅制開徵囤房稅。包括非自住房屋從縣市歸戶改為全國歸戶,提高非自住房屋及建商餘屋稅率,最高稅率4..

許多人出遊會選擇住民宿,普遍來說費用也較飯店來的便宜,不過要遵守屋主的規定。一名網友表示,一行人入住民宿,業者有明訂「謝絕訪客,違者一人罰1500元」,但是他們沒看到此條款,也向對方解釋,不過業者堅持..

信義房屋觀察,2023年房市雖交易量縮,但有2項數據創歷史新高,包括房價、繼承移轉棟,且因前幾年年大量推案進入交屋潮,使照量也可能創16年新高。不過在建照核發、逾放率、拍賣移轉棟數部分則走低,整體呈現..

自2016年實施「房地合一1.0」對不動產買賣交易採取實價課稅制度,2021年再推出「房地合一2.0」,但對於開發商而言,2.0與1.0之間並沒有明確規範的課稅基準,有業者補稅金就補了6千萬元,還為此..

在各種房市黑天鵝的干擾下,中和的住宅交易因此量縮。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資料顯示,前3季中和區的新增房貸件數為2679件,較去年同期的3223件相比,減少544件、量縮16.9%。但進一步觀察中..

2023年高雄歷經多空干擾,房市的走向成了全民最關心的話題。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新任理事長黃瀚霆預測:「2024年在政策與大環境的雙重壓力下,房價呈現上有壓力、下有支撐,欲跌不易。」

士林區仁民路為著名的陽明山名人巷,有不少獨棟別墅在此興建,台北地政雲揭露,其中一棟2層樓透天,11月時以總價9500萬元成交。經查地籍謄本,買方為私法人旭昌興企業無貸款買下。該公司負責人為謝垂蓮,為國..

今年房市開低走高,上半年市場受到央行連五波升息驚嚇,交易悽悽慘慘戚戚,打房配方一帖接一帖給市場服用,但觀察2023年每月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從比去年同期低,轉為比去年同期高,第三季之後市場明顯回溫。

37%民眾看漲明年Q1房價,是近7季以來首度比看跌還多,信義房屋專家表示,統計結果顯示市場氛圍中性偏樂觀,與今年下半年交易量回溫呼應。另外民調也指出,過5成民眾認為「侯康貸」將刺激房價上漲。

日前囤房稅2.0三讀,財政部預估約有96.8~135.8萬戶房屋稅負會增加。專家指出,新屋的房屋評定現值高,再乘上高稅率,非自用住宅的稅負壓力將有感增加,其中台中、新竹縣新屋占比高,可能形成潛在賣壓。

眼看台灣房價扶搖直上,到底年收入多少才敢大膽進場買房呢?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彙整聯徵中心資料發現,自200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年收入低於80萬元的房貸族佔比從66.9%下降到47.4%,反觀年收入高於80..

近期「囤房稅2.0」三讀通過,各界對該法案影響褒貶不一,房仲業者觀察,此案對3類人影響最大,分別是持有3戶以上的大戶、先建後售建商以及持有多戶的房東,但對於一般自住族群影響不大,且也難讓建商有讓利空間..

高雄房價屢創新高,根據最新實登揭露,三地集團鐘家9月加購「京城天贊」頂樓戶,總價高達1.88億元,換算單坪72萬元,創高雄成屋豪宅單價新高,榮登成屋豪宅王寶座。

「羊毛出在羊身上是一定的道理!」甲山林集團董事長祝文宇表示,囤房稅2.0將使租金、房價上升,政府打房根本外行,都是用圍堵的方式,建議應改成疏導形式。至於明年市況,他認為供不應求的地區,房價仍會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