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房地合一稅」的查詢結果共641筆

去年外資來台買房1042棟,年減12.5%,僅優於房地合一稅上路當年,創近7年新低。專家表示,台灣的購屋外國人多為「外皮台骨」,交易狀況除與景氣有關外,去年《平均地權修》正案上路、總統大選加深地緣政治..

之前屏東縣府舉辦「屏東購好禮」活動,最大獎抽出千萬元輕豪宅,現在屏東有超商主打買福袋特獎可抽1棟全新透天,價值甚至更高。店家透露,該棟透天位於東港,價值3000萬元,專家分析,東港地價高漲,現在建商多..

屏東恆春鎮西門古城老街,是電影海角七號拍攝地之一,觀光機能相當發達,近期有2間透天店面法拍,底價分別為384萬元、400萬元,不料得標價分別高達4200、2000萬元,其中1間點交店面加價3816萬元..

台中市北屯區曾被視為首購天堂,區內廍子重劃區4年前甚至還可見1字頭建案,不過,近年在重大交通建設補足下,區內房市水漲船高,不少投資客也趁勢拋售手上庫存;據實價登錄資訊顯示,從預售階段持有至成屋獲利至少..

受新政策影響,預售市場上已無短線投資客進場,而近期中古市場則出現短期暴賺案例,買方以1030萬元購入三重27年華廈,短短5個月後,竟以1450萬元賣出,漲幅超過4成,相當驚人。

近日有名網友表示,鄰居買了間透天,二年就想賣,不過這一賣就要繳稅,大約要繳100萬左右。沒想到對方就問他要不要「把這稅吃下來」,「就是他平價賣我,我私下匯款給他。」見狀,信義房屋專家就搖頭,點明1行為..

總統大選1月終於落幕,選後房市大勢底定,執政黨雖繼續執政,但應可明顯發現年輕選票大幅流失,顯示為抑制房價的打炒房住宅政策相當失敗,年輕族群將是未來新政府必須重視的問題。

南台中除了烏日高鐵特區議題多元外,南區過去受到鐵道、地下道切割,成為屬於市區卻房價相對低點的區段,不過隨著鐵路高架、地下道填平、捷運綠線開通,預售屋市場單價來到5字頭的同時,中古屋市場就出現逼近3倍的..

2023年受總統大選、全球經濟不穩等衝擊,房市前景較不明朗,不過房仲產業似乎受衝擊較小。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去年第三季為止,全台房仲家數達8639家,創下歷史新高。記者實際詢問5大房仲品牌,也都期許2..

現年38歲的投資客「台中一劉」因接受媒體採訪爆紅,根據《NOWNEWS》今日新聞內容,「台中一劉」27歲、平均月薪3萬元時看了帥過頭的YouTube影片,就開始投資房地產,目前擁有11間房,月收租12..

2023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出爐,全國總計395.3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台中雖不是交易量最大的區域,卻已連續7年都是房地合一稅收王,2023年更一舉上噴到78.7億元,接近全國2成占比。

許多人努力工作存錢的終極目標,就是為了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一名24歲女網友表示,目前和朋友一同租屋,父母願意贊助一筆頭期款供她置產,目前看中一間位在新北中和的小坪數預售屋,不過也在猶豫是否要將該筆資..

傳統豪宅聚落天母近期交易頗為熱絡,根據實價,天母中山北路七段77號的豪宅「富邦777」,近期中樓層戶以總價1.35億元、單價125.4萬元成交,創6年來社區新高。專家分析,該社區房價曾掉至9字頭,近期..

凶宅該賣多少,通常沒有統一行情,不過台南有間凶宅因為價格引來網友跟房仲直接互槓。該物件開價580萬元,有網友在留言嘲諷「前屋主買多少敢公開嗎?」沒想到,出現房仲直球回應入手價420萬元,並表示「我公開..

邁入2024年,回顧去年房市表現,從年頭到年尾都有打房措施,政府更祭出被稱為「史上最重打炒房」的《平均地權條例》等,不過包括全國平均房價所得比、購屋房價與房貸金額、平均貸款期數、房租指數都創歷史新高,..

買賣移轉棟數、房地合一稅收、聯徵中心房貸數據,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住商不動產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介紹與頗析這3大類房市數據,網友們普遍不關心的數字,竟也能成為買賣房屋時..

自2016年實施「房地合一1.0」對不動產買賣交易採取實價課稅制度,2021年再推出「房地合一2.0」,但對於開發商而言,2.0與1.0之間並沒有明確規範的課稅基準,有業者補稅金就補了6千萬元,還為此..

高雄市永安1間老透天,因債務人發生2死憾事,之後該戶凶宅淪落法拍市場,去年由詹姓自然人以236萬元得標,換算單坪價僅4.46萬元,不料近期該物件被PO上網開價780萬元求售,直接秒開3倍價,引來網友怒..

新青安8月1日上路,超殺的優惠條件果然點燃原本降溫的房市!最大受惠族群有兩類:年輕首購族及換屋族;首購族揹房貸有感減壓,貸滿千萬額度、享利率地板價1.775%、年限40年、寬限期5年;換屋族善用新青安..

前11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348億元,年增6%。信義房屋專家表示,3大因素使稅收增加,估今年有望超過4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進一步觀察,年增逾1成都在北台灣,南二都則大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