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不動產交易」的查詢結果共378筆

第六屆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評鑑」於6月10日頒獎,2020年901家上市公司僅有45家上市公司獲得前5%,當中更只有信義房屋、玉山金控、台積電..等12家上市企業連續六年獲此殊榮,信義房屋更是房仲..

宜蘭縣政中心不同於農舍郊區帶,也不似市中心嘈雜,地79.8坪、建158.8坪,媲美凡爾賽宮的歐式建築「縣政翡翠」,處於繁的市中心仍享有綠意盎然休閒生活,又臨近宜蘭運動公園,想要在縣政中心內找到這樣1+..

去年7月底立法院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將不動產交易價格資訊申報登錄的責任回歸到買賣雙方,申報時間也改為買賣移轉登記時一併申報,申報不實的處罰對象也由地政士變為買賣雙方,由於近期即將施行,台南..

桃園房價相對雙北市還親民,30坪住宅預算不用千萬就能買到,統計桃園市3個商圈區域,以30坪住宅計算每月房貸負擔金額,並且對照租金價格來看。其中,大有大業商圈,20年房貸每月繳2.2萬元,但是相同坪數房..

繼「王中之王」世貿三館地上權案出現多家壽險業者競標,也替商用不動產市場注入強心針,各界預期商辦在「都更熱潮」持續,空置率依舊維持低檔,且投資人因應疫情「分散布局」態勢,也都將推升商用不動產需求,根據信..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衝擊全球經濟,但台灣防疫有成、商辦供給量維持低檔,且低利環境下,未來商用不動產市場可能出現U型反彈,仲量聯行總經理趙正義也直言,台灣防疫有成,引發國際注目,外資也放眼台灣市場,「目前..

年輕人想開店創業、實踐事業版圖,首先第1步得找巡適合的店鋪,根據桃園地政局統計,近年桃園最高租賃單價店鋪出現在火車站前,每坪店租1萬餘元,打趴不少新北商圈租金行情,更緊追在西門町去年最高單價1.66萬..

美中貿易戰又遇新冠肺炎疫情,高度依賴中國生產的科技製造業,面臨原物短缺、使得產業線停擺,為了分散風險,去年把高端製造遷回台灣,當中又以科技大廠占7成比例最高,集中桃園、台中以及台南3處。信義全球資產經..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出門逛街及旅遊的人潮減少,讓旅館及零售業營收銳減,部分業者乾脆趁這段時間停業,進行內部整修,對此高力國際台灣董事總經理劉學龍指出,疫情對台灣零售、餐飲與旅館短期衝擊深,預估將造成營運..

桃園去年土地買賣量全台第一!主要是因相較於新北市,桃園的土地價格較低,吸引許多建商搶地,根據統計,桃園市2019年素地交易件數7973筆,較2018年成長5.02%,其中又以大園區年成長逾6成最高,拿..

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蘇花改)於今年初全線通車,但是否能複製當年雪隧開通後,為宜蘭帶入利多的模式?專家認為,不動產短期的利多是必然的,但是永續的關鍵,仍在於政府是否有長遠的產業發展策略,及人口結構能否穩定..

去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重回30萬棟大關,而土地交易也很熱絡,年增幅7.8%,是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後的新高,土地買賣增加最多為桃園市,年增逾1成,面積增加最多的是高雄市,年增逾4成。專家分析,不動產..

房地合一稅於2016年上路至今已4年,隨著房市觸底復甦,房地合一稅收從2018年的27.9億元,成長至2019年的60.5億元,顯示購屋人在房地合一上路後的買賣條件,符合課稅條件的個案部分有增值獲利,..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中,有民眾擔心房市會受疫情影響而產生波動。對此,房仲業者依據過去一年,六都各行政區房價,統計六都價穩行政區,其中北市為北投、文山區,平均單價分別為54.8萬元、50.4萬元;新北市..

雙北高房價趕跑購屋族,多數人「南漂」桃園築巢,除了房價1字頭能成家外,再來挾持低總價優勢,吸引雙北客置產,桃園不動產交易e指通統計資料指出,前幾年房價大跳水的八德區去年建物、土地交易量都成長2成,且最..

房市反轉多年,去年落底,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再次回歸30萬棟門檻,而面對武漢肺炎疫情延燒,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說明,受房市黑天鵝「武漢肺炎」影響,可預見今年第一季買氣相對疲弱,只要第一季建商願意讓利5..

台南市中西區新光三越中山店再度以每坪104.8萬元的價格第三次蟬聯台南地王,新光三越中山店自從2017年以100萬1657元,小贏1611元的價格擠下舊地王「萬國通路皮件」的100萬44元,至今每年仍..

位於台北市仁愛路上的帝寶,是台灣第一棟每坪價格突破200萬的豪宅,許多明星、富商也都住在這裡。去年11月,帝寶旁巷弄內1間木造平房以逾1.6億元售出,天價數字也讓小老百姓咋舌。

2019年建商「採購王」,毫無懸念由興富發拿下。根據信義全球資產統計,今年前11月上市櫃公司不動產交易,興富發以「總消費」金額126億元,拿下第一,採購標的遍布全台。

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1428億元,年增35%,比前一波2011年壽險業大舉買進商用不動產高出1成,且全年大型土地、地上權交易總額2536億元,年增62%,而建商也一改前幾年低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