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佔比」的查詢結果共336筆

雖然近期美、中情勢緊張,中國大陸更是頻頻軍演和試射導彈,但是國內房地產出現「飛彈輸給銀彈」的情況,在資金浪潮之下,房市買氣持續湧現,建商推案信心增加,導致928檔期推案量大爆量,年增幅逾4成,還創下統..

過去幾年高雄瘋小宅,2房推出的量體非常大,不過根據統計資料顯示,今年起高雄的3房供給佔比接近50%,已超過2房產品,顯示建商也已意識到2房的案量過多,將推案主流又重新拉回到3房產品,這也是自2017年..

到底要準備多少自備款才能買房,一直看房族關注的重點,有網友在網路論壇《mobile01》問大家「有多少頭期款才會考慮買房」引起網友熱烈回應,不過專家分析,其實買房後的貸款之路更辛苦,買在雙北市的舊屋小..

一名年約40歲的網友租屋多年,不想繼續看房東臉色,於是計畫今年要買房,他存了100萬自備款,目前正在猶豫三芝和瑞芳的老公寓,工作地點則是在忠孝復興站,「請問我該買那間?」

「以代銷成績來看,今年1~5月已售金額近300億,幾乎是去年全年量體。」上市代銷業者愛山林(2540)今(24日)舉辦股東會,董事長祝文宇強調,疫情非但沒有阻礙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反因錢幣貶值、低利當道..

台中市議會23日進行市政總質詢,市議員陳淑華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台中市房價所得比9.8,也就是市民得不吃不喝9.8年才買得起中價位的房子,房價漲不停,壓得市民喘不過氣,市長盧秀燕表示,她上任..

很多房仲業者每年都會舉行年會,表揚業績傑出的業務員,也會頒獎給加盟年資長的分店,而住商機構今年則首創「行動頒獎幸福列車」,特別改裝2輛大貨車,將頒獎場所直接移到各個分店,相當引人注目。

後疫情時代,仍強調社交距離,空間大的透天或別墅產品也成為市場新寵兒,能見度大增,根據「台灣房屋」統計,解封後帶看量比起疫情嚴峻的4月增加2成,且民眾透過網路瀏覽物件,光是透天就逾4成,瀏覽量集中於台南..

台中近年因交通建設、帶動產業聚集,吸引上市建商及壽險業者搶地,其中興富發近五年在七期投入323億元購地,不僅如此,也因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中科以及科技工業區帶動企業轉型,吸引高科技人口進駐,也成為高..

高端住宅市場陷入買氣下滑態勢,房仲業者統計今年第1季北市總價9千萬元以上的住宅,交易量僅佔整體1.3%,相較4年前的2.8%明顯減少。但是2000萬元以下的住宅,購屋量佔6成。專家指出,買方以自用、首..

台中低總價住宅市場當道,今年Q1高達近4成6的交易以總價500~1000萬元為主,而且不論在交易量或是總金額,都創近6年同季新高。但是專家指出,今年初有新冠肺炎影響,與房地產相關的統計數據屬於落後指標..

單身經濟加持!台北市近年「小宅」產品受到青睞,不少單身買方以總價作為購屋標準購買。房仲業者統計近1年雙北市成交資料發現,淡水區的套房小宅佔比逾6成最高,也就是每10戶交易就有6戶是套房小宅交易。當地業..

《ETtoday新聞雲》於2020年5月,針對全台民眾進行「2020年購屋需求調查」,調查結果,有將近一半的民眾認為,可以在疫情期間入市買房,其中又以3房的電梯大樓,最受青睞。

近年小宅產品越來越夯,主要受到少子化、高齡及婚姻關係等變化影響,小家庭逐漸成為主流,據統計,2019年台中市35坪以下住宅交易佔比近7成,高於全台平均,交易量也較2018年成長2成,顯示小宅已吸引購屋..

中美貿易戰影響下,短期製造業轉單效益,加上部分台商採行「分散製造」及「分散市場」的政策,反而對工業地產是一大利多,其中以桃園設廠占最大宗。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近5年桃園工業地產交易,以楊梅區交易..

40年以上老屋對民眾來說,較有安全的疑慮,未來轉手恐也較不易,但是若老屋地段位置佳,仍有置產族願意買來裝修後出租,統計六都當中老屋存量,以台北市平均屋齡34.6歲最老,行政區當中,則以萬華區老屋佔比逾..

孩子的學區、托育是買房的重要參考因素,一名網友最近正煩惱此問題,以他的要求與1100萬預算篩選出以下2個選擇,A是新北塭仔圳重劃區,最大優點是離娘家近,有長輩可以幫忙帶小孩;B是台北市文山區的20年大..

全球第2大觸控面廠勝華科技(2384),曾是蘋果最重要觸控面板供應商,因財務危機重整旗下資產,相繼標售各地高科技廠房,繼去年10月楊梅廠土地順利以總價13.18億、溢價7.6%標脫後,日前瑞普萊坊負責..

在台北天母超過30年的麥當勞,在去年6月20日結束營業後,店面也空置約9個月,近期屋主在店面門口貼出招租布條,去電詢問該店面出租開價,但負責出租事宜的代理人不願意透露價格,認為「有心想要來承租的業者,..

今年第1季雖然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干擾,但是六都建物移轉量卻逆勢上揚,年成長近7%,月增幅也近1成的空間,專家認為,主要有5大因素支撐,包括台灣疫情控制得當、剛性需求持續加溫、資金大舉回流,游資充斥、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