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售屋」的查詢結果共3151筆

住展雜誌公布2016年推案市況,新建案平均銷售率僅29%,不僅是統計以來首度跌破3成,更創下歷史新低紀錄。專家表示,新建案銷售率跌至谷底的主因,源自於房價持續修正,國人「急跌抄底,緩跌觀望」的購屋特性..

近年桃園高鐵站青埔特區建案賣壓沉重,不少早上車的投資客開始降價求售,釋出手中空屋,但卻不見民眾入場承接物件,造成「空屋比人多」的窘境,一名網友在網路上發文表示,去(2016)年用每坪28萬元買下青埔特..

頂新集團二董魏應交長女魏妙玲被爆賣豪宅!據知情人士爆料,魏妙玲欲以3.75億元出脫豪宅「敦南苑」,推算與當初買進價有近1億元的價差,或許就是因總價太高,在房仲網銷售8個月後,還沒找到買家。

面對2017年房價可能持續修正,買什麼才保值、抗跌?房仲調查指出, 2017年民眾認為最具保值、抗跌潛力的產品,除了中小坪數產品外,同地區中開價接近中古屋的「新成或預售屋」竄起,顯見建商不斷出現的降價..

住展雜誌統計2016年Q4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房價出爐,大台北、基隆與桃竹地區房價悉數走軟,僅宜蘭持續上漲。

住展雜誌統計2016年Q4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房價,大台北、基隆與桃竹地區房價悉數走軟,年跌幅約3-5%不等,顯示北台灣房市仍陷在修正格局中,惟因低利率之故,房價跌幅十分緩慢。

陸版肥咖條款在今年1月1日正式上路,未來台商個人在大陸的所有金融帳戶加總餘額只要超過600萬人民幣就會被清查。面對未來大陸可能的追稅,台商可說是聞之色變,絞盡腦汁地想辦法讓資金回流台灣,而房地產就成為..

雖然政府已宣示不再「打房」,不過市場信心仍未回復,根據市調指出,2016年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案推案量達7,956.49億元,與2013年的高峰期相比,銳減超過5,500億元,其中,桃園市2016年推..

據住展雜誌彙整市調與政策,2017年房市可能會有以下趨勢,分別是「豪宅推案量井噴」、「產品超M型化」、「沒有鮭魚,只有禿鷹」、「漣漪效應轉為脫鏈效應」、「搶照潮再起」、「沒有鮭魚,只有禿鷹」其中前三項..

2016年受到房地合一稅、持有稅以及豪宅限貸等打房三箭齊發,導致不動產市場交易低迷,有商仲業者保守預估,建商在近三年累計的庫存新屋量,恐怕已超過17萬棟的賣壓,預計2017年難逃比價下修的命運。

2016年房市冷清,買賣移轉棟數創下26年以來最低點,雖然房產業者認為明(2017)年房市可望落底,不過根據市調機構進行購屋需求調查發現,全台有高達65%民眾看跌未來1年房市,除此之外,地價稅調整使持..

新北市政府今(26)日公布明(106)年度公告土地現值調整,明年公告土地現值較今年平均下跌0.37%,終止民國92年以來,連續14年上漲趨勢,而地王寶座同樣由新板特區「板信商業銀行雙子星大樓」蟬聯,每..

台北市政府今(22)日評定106年公告土地現值,台北101大樓以每坪新台幣582.48萬元再度拿下地王寶座,而新光摩天大樓則以每坪576.31萬元次之。

受到房市買氣低迷,以及囤房重稅的雙重打擊之下,建商縮手推案,根據《住展》雜誌估算今(2016)年約僅有135個新建案量,相較於2003年SARS期間274個建案數量,還不及當時的一半,加上平均每個建案..

根據財政部稅籍所有人歸戶資料顯示,去(2015)年六都名下擁有10戶以上的超級大戶(含個人及法人)不減反增,其中台北市增加91人最多,對此,房仲業者研判,應該是建商趕在房地合一稅制上路前「拚交屋」,使..

台北豪宅市場價量表現呈現「極凍」現象,根據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最新發表的第3季「全球豪宅指數」顯示,因受到豪宅稅、囤房稅、新屋房屋稅加稅效應,以及未來中古豪宅回溯造價等陰霾,台..

房市買氣尚未大幅回溫,加上不動產持有稅爭議等因素,今(2016)年下半年建商大幅縮手,導致推案後繼無力,截至11月20日為止,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總推案量僅達6,843.38億元,較去(2015)年同..

持續進入傳統房市購屋旺季,10月份讓利新案增加,加上業者狂砸廣告吸引來客,根據市調指出,在北台灣各行政區中,10月成交最熱絡的區域落在淡水、桃園以及中壢。

台北市第3季新成屋、預售屋房價持續走弱,根據《住展》雜誌統計,12個行政區當中仍有8個呈現下跌,與2015年房價相比,則僅有內湖微幅上漲0.13%,成為台北房市唯一「活口」。

房市吹冷風,價格持續修正,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台北市捷運「文湖線」周邊房價,24站中僅有「東湖站」價格勉強持平,其餘皆下修有感,而其中又以「科技大樓站」周邊房價年減15.8%跌幅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