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有感」的查詢結果共1244筆

台北豪宅市場價量表現呈現「極凍」現象,根據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最新發表的第3季「全球豪宅指數」顯示,因受到豪宅稅、囤房稅、新屋房屋稅加稅效應,以及未來中古豪宅回溯造價等陰霾,台..

房屋稅、地價稅雙漲惹來民怨,房仲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表示,追根究底,引起爭議的核心問題在於「急漲」、「自住增稅」以及「時機不對」。

北北桃地區為全台房價修正最有感區域,台北市今(2016)年平均房價相較於2014年高點,下跌幅度約11%,平均每坪下修7.4萬元,若同樣以一戶總價為2千萬的房子相比,今(2016)年的房價可以比201..

儘管房市低迷,累計全台交易量僅有17.5萬棟,但根據六都地政局1日公布10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其中仍有4都房市出現小陽春,其中桃園市大逆轉,買賣移轉棟數月增24.4%,為六都中表現最亮眼的縣市。

六都地政局1日公布10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其中各都會區中,雙北市交易量與上個月及2015年同期相比皆呈現下滑,台北市月減6.4%、年減20.9%;新北市則月減10.2%、年減3.6%。

房市吹冷風,價格持續修正,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台北市捷運「文湖線」周邊房價,24站中僅有「東湖站」價格勉強持平,其餘皆下修有感,而其中又以「科技大樓站」周邊房價年減15.8%跌幅最深。

目前房市未脫離盤整修正格局,根據《住展》雜誌調查,北台灣第3季新成屋、預售屋房價,其中,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以及新竹地區房價皆下跌;新北市呈現持平,僅有宜蘭逆勢上漲,且再創歷史新高。

在新成屋建案有感讓利下,與中古屋價格差距逐漸縮小,六都成交屋齡趨於「年輕化」,根據房仲業者觀察近兩年第2季六都交易平均屋齡變化,發現六都成交屋齡下滑0.9〜6.4年,其中新北市下滑6.4年最多,其次是..

房市買氣趨緩,使建案銷售期拉長,導致銷售中建案數量居高不下,根據《住展》雜誌統計資料顯示,北台灣2016年8月銷售中建案數量達1,253個,改寫2016年5月及6月的高點,再創歷史新高,若與2015年..

淡海輕軌第1期工程預計將於2018年完工,使淡海新市鎮房市也受到關注,勝旺建設於淡海新市鎮蛋黃區,近輕軌捷運G4站,推出純住宅大樓案「捷運匯境」,規劃30〜55坪、2〜4房,每坪開價26〜29萬元,自..

儘管房市不景氣,但仍有建案出現熱銷,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16年1月至8月中從北台灣一直到宜蘭縣,都出現賣座建案,十大熱銷案成交金額已逾2百億元。

房市吹冷風,重劃區房價跟著有感修正,房仲業者觀察台北市中心「5大重劃區」區域內近3年房價,2016年上半年跟2014年相比,都有1成以上的跌幅,其中,信義計畫區房價跌幅最深,高達15.4%。

台北捷運沿線房價相繼失守,根據房仲業者觀察,與2015年同期相比,2016年1至5月,板南線各捷運站周邊800公尺內,平均房價從每坪57.3萬,下修至51.3萬,跌幅達10.5%。

建商為了刺激房屋成交量,近期促銷手法也推陳出新,根據《住展》雜誌統計,7月新建案廣告量擴增至2.2萬批,較6月增加18%,更有不少建案出現,成交就送車位、裝潢以及家電的「全套」趨勢。

近期建商讓利有感,成功吸引不少自住客考慮進場購屋,就有一名網友提出疑問:「以投資客成本價減200萬去談,可能嗎?」議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各縣市當中,台北市市況冷淡,平均成交組數低於1組,意味著北市每個新建案每週平均賣不到一戶,住展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市況未明顯提升的關鍵在於價格太硬。

世邦魏理仕5日發布第二季不動產市場展望,業者預期下半年買賣雙方將積極進行資產配置,賣方開價可望下修10%,成交量將有感回升,較上半年成長。

雖然今年房市持續盤整,但仍有建商逆勢操作,根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7、8月的暑假檔期,北台灣預估會有逾1,659億元的新推案接力登場,為房市928檔期預作暖身。

根據房仲業者網路調查結果,全台仍有六成民眾看跌今年第三季房市,其中「小幅看跌5%~10%」比例還是最高(占48%)。

今年1~4月全台買賣移轉交易量僅約6.2萬件,創近18年來新低,雙北、台中1-5月移轉量年衰退幅度皆超過25%,永慶房產集團推估,今年全年交易量可能落在24.5萬至25.5萬棟之間,恐怕將創下25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