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塞車」的查詢結果共351筆

《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禁止預售屋、新建成屋換約轉售,以自住、長期置產等剛性需求為交易主力的房市結構,讓市場供需與房價漲跌回歸基本面,今年以來,隨著大量抗通膨買盤湧入房市,「強者恆強」的態勢更加明顯,而..

台南科學園區就業人口帶來大量房市需求,加上近年台南市政府也積極完備各項建設,房市如虎添翼,緊鄰南科所在地的永康區亦是受益良多。

淡水是小資首購熱區,其中紅樹林交易熱絡,近年都有千戶成交量體。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翊鼎國際經理蔡耀霆、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一同解析紅樹林的3大迷思,包括交通條件差、生活機能不足、只有..

桃園龜山「A7重劃區」是近年北台灣首購熱區,儘管生活機能尚未完整,但發展相當迅速。就有網友近來發現,該區房價已喊到一坪50萬元,忍不住驚呆發文「是不是太貴了?」話題掀起熱烈討論,一派人十分看好A7的潛..

許多人想到新竹大多刻板印象都是科學園區和科技新貴。然而,最近有一位網友在網上發文吐槽,認為新竹除了科技產業之外,其他行業並未興起。他感慨道,與充滿娛樂生活的台北相比,新竹的差距顯而易見,直言難道沒有人..

除了有頭期款,還得算好每月房貸與雜支開銷能否負擔得起!一名網友透露,花了1100萬在中壢買二手屋,還自己重新裝潢,就因為一句「當初沒想太多」,搬進去住了一陣子才發現根本開銷超多,像是管理費、水電與停車..

說到台灣的美食沙漠與最無聊城市,不少人都會提到新竹,就有網友表示,這幾年新竹除了科技業之外,其他產業都在原地踏步,沒有任何藝術文化,每天只有工作、家裡兩點一線,甚至還得面臨每天加班的慘況,休假想要出去..

國道1號增設銜接台74線系統交流道工程歷經4年施工,下午5點大雅系統交流道正式通車,正式終結「長年紅標」的塞車路段,專家認為,交通是房地產發展的重中之重,該路段通車最高興的莫過於西屯區、北屯區、大雅區..

高雄近年建設利多消息不斷,捷運黃線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沿線經過東高雄的本館路、澄清路,串聯圓山特區、文山特區2大傳統富人區,2區近年均出現推案真空期,區域房價出現跳漲,紛紛站上4字頭。

日圓波動劇烈,29日上午更是創下逾34年的新低價,光是2024年來貶幅達10%,半導體產業龍頭台積電(TSMC)進駐熊本,使九州圈逐漸形成全新的經濟環境。引起不少國人前往日本投資置產不動產,該如何選擇..

0403花蓮大地震後,有些民眾的房屋出現龜裂或結構損傷等疑慮,桃園建築管理處在地震當日便啟動專案窗口,統計至4月11日已收到近600件申請,不過建管處也發現,有部分民眾濫用服務,技師到達現場後卻臨時取..

經過席捲全球的疫情,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起環境的健康,不論是室內、戶外,都掀起一波新健康運動,中台灣更因氣候條件良好,健行爬山的人數眾多,在中部三大步道,北屯大坑、霧峰阿罩霧、大肚山的萬里長城,皆有著強..

近來機捷A10站的山鼻重劃區討論度高,主要是相較周邊區域仍處於房價凹陷區、入手價更輕盈,加上有機捷、國道等交通建設紅利,未來還有千億航空城帶動地方發展,日常生活機能亦逐步完善中,地區榮景指日可待。

心中的理想生活圈不必捨近求遠,就在台北大直。冠德出品的「大直湛」位於北捷文湖線大直站3號出口旁,到站即到家。一站速抵松山機場,輕鬆接軌國際;一站劍南美麗華商圈,坐擁美麗華、NOKE忠泰生活等百貨商城,..

隨著營建成本上漲,雙北正式進入高房價時代,民眾選擇移居新北,用通勤時間換房價是無止盡的上下班塞車痛苦;有鑑於此,達永建設集團逆市操作,首度與新潤建設機構合作,嚴選市府站生活圈精華千坪土地,透過客制化減..

台北「三井南港LaLaport購物中心」預計於今年開幕,就有網友昨日路過時,發現斗大的「威秀影城」招牌,忍不住PO網分享。這一幕掀起熱烈回響,大票網友興奮直呼,「南港,沒想到你也有這麼一天」、「熱烈歡..

頭份因受惠竹科人口外溢效應,又鄰近竹南科學園區因而房市熱絡;其中由維瓦第建設打造的新案「信義L7」,更是由於地處頭份市中心地王級鑲金地段,只要15分鐘車程便可抵達竹科,生活機能成熟完備加上交通便利以及..

台積電股票一路飆漲,今開盤股價達796元,逼近800元,受惠中科蓬勃發展,中科周邊的行政區如大雅區、沙鹿區、龍井區,都成為房市外溢區連帶房價也起漲,業者打比方:「4張台積電股票就有頭期款,電梯別墅案除..

想以更少負擔買房的民眾以及長期置產客,不妨將目光轉向淡海新市鎮,其中新案「鴻灃COMO」交通便捷,家門口即有公車站牌,一線直通捷運紅樹林站,沿路新市二路直行散步約15分鐘可至輕軌,開車族只要約5分鐘車..

被譽為台中新首購天堂的太平區,相對親民房價與優質學區,是不少小家庭首選,就有網友打算到台中工作,但他發現預算範圍內想要入手3房,又不想離市區太遠的選項只剩太平區,卻因憂心「噪音、空汙」問題而退縮,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