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大直」的查詢結果共855筆

豪宅屢傳佳績!最新揭露台北市5筆豪宅交易,分別為天母「華固天鑄」、中山「西華富邦」、信義「聯合大於」、「寶徠花園廣場」,其中「華固天鑄」的19樓,由趨勢科技共同創辦人陳怡蓁,以僑外資公司名義,一口氣買..

去年豪宅交易王是誰?根據實價揭露資訊,分析台北市各行政區單價破百萬的億元豪宅交易量,大安區以48筆居冠,其中交易量最多的豪宅為「敦南寓邸」,以17筆交易險勝「和平大苑」的16筆交易,成為2019年的豪..

隨著環狀線第一階段通車後,拉抬各站周邊房屋買氣,新北市府也加緊腳步將第二階段北環段都市計畫變更案送審,房產業者分析,北環段行經新北三重、蘆洲、台北大直天母一帶,部分路廊周邊房價已達天花板,因而捷運建設..

有錢人買房不手軟,近期出現2筆全額用現金支付買豪宅的紀錄,其中還出現中纖集團大家長王朝慶的大媳婦沈嘉瑩,以投資公司名義買下內湖「詠大直」豪宅;另外,大直水岸豪宅少有交易的「代官山」,今年1月也有交易紀..

今年1、2月台北市房屋買賣移轉量,年增1成,集中內湖、中山區、文山區3區親民房價區,房仲業者分析,內湖交易量增加3成,主因內科就業人口穩定成長,房價居中又有便利捷運交通,吸引購屋族群青睞,成為穩定購屋..

大直水岸豪宅林立,已成台北人眼中「富人聚落」,北市府規劃於捷運大直站旁、最熱鬧北安路商圈,興建14層「培英公宅」今天舉行動土典禮,總共96戶住宅緊貼一旁明水公園,未來高樓層俯瞰整個公園,除此之外,為了..

過去曾受政商名流喜愛的大直水岸豪宅,雖不敵新興豪宅區攻勢,但交易仍屬頻繁,且買方多具有地緣關係。如明水路「忠泰園舞曲」、基湖路「帝景水花園」豪宅,也都有原區域居民入手,其中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夫婦曾入..

最新實價揭露,新北豪宅王換人!淡水小坪頂豪宅「天境ellipse360°」,去年10月交易2戶高樓層毛胚屋,總價均為2.2億元,扣除車位單價都是84.4萬元,擠下新板特區知名豪宅「橋峰」,成為新北的豪..

北市豪宅買氣不墜,部分具財力者看準房價修正,也跟著進場購屋,實價登錄揭露,大直水岸宅「帝景水花園」及天母指標豪宅「富邦777」價格都出現修正跡象,以「帝景水花園」高樓戶跌出200萬元、而「富邦777」..

曾在電子業10年的黃建煒,2年前毅然決然放棄年薪近2百萬元的工作,轉行到房仲業。雖然一度遭到家人反對,但是他僅花2個半月,就晉升正職、且每月維持成交紀錄,以行動表現,讓家人逐漸支持他的決定。黃建煒熱心..

新北三重區「重陽重劃區」有別於壅擠、吵雜的舊市區,不只多公園綠地,又有淡水河岸景觀,區內街廓寬敞又整齊,周邊還有家樂福量販店及五華街舊市區供應生活機能,環境神似「大直地區」,且離北市一橋之隔,房價4字..

最低月租7500元,北市捷運工程局首次試辦「青年進城激勵方案」計畫,選定捷運蘆洲站聯開宅,共30戶、4房(61~69坪)大坪數住宅,提供20歲以上、未滿46歲國民於北市生活就學、就業申請合租方案,平均..

開發商逐年擴大獵地力度,成為趨勢。2019年,新北市土地交易移轉筆數達84962筆,創下2016年實施房地合一稅以來,連4年新高。至於甚麼樣的土地,會成為「獵物」?

許多民眾購屋時會想要選擇具有景觀的物件,除欣賞美景之外,大棟距住起來也舒服,不過很多人都認定景觀宅一定很貴,尤其台北市傳統豪宅區段的大直水岸宅,單戶動輒破億,非一般人可以高攀。而在南部市區外圍的區段,..

「不賣投資客!」周小姐為單親媽媽扶養兩個女兒長大,一家三口住在龍江舊社區,因退休決定賣掉「起家厝」換住房型較小電梯大樓,最後找上信義房屋大直重劃店專案經理林彥儒協助買賣,不只成功將「起家厝」賣給同是打..

老台北人早期買電腦、3C產品必去光華商場,周邊隨著三創園區、華山藝文特區舉辦各類主題展、開設主題餐廳等,也提供親子假日休憩場所,鄰近捷運忠孝新生站旁、臨沂街住宅,以公寓、華廈最多,8字頭房價,總價20..

北市大直不只豪宅價格高,就連地下室平面式車位也開出天價,根據《591房屋交易網》刊登在中山區明水路廣告「B1獨立產權大車位」,為近11坪的平面式車位,平均每個市價250萬元,卻開價88億元要出售,驚呆..

台北商用不動產的空租率走降,令不少房東趁勢喊漲,連帶增加企業集團支出租賃辦公費用,也使得近年企業吹起投資、興建總部風潮,根據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統計,最近2年大集團砸了618億元購置企業總部大樓,顯示業..

「這是我第一次做,我就要做最好的!」家電龍頭禾聯集團今宣布正式跨足營建業,預備在明年Q2,推出旗下第一宗住宅案,基地就位於桃園A7科技園區內。該集團董事長蔡金土幽默地說:「因為我對於營建領域還是幼稚園..

資誠(PwC)與城市土地學會日前發布「2020年亞太地區房地產趨勢調查報告」,在世界22個主要城市中,台北的排名從去年倒數第二,大幅跳到14名,這一切都是因為台商回流、工業與商辦地產熱度上升,可說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