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預測」的查詢結果共534筆

央行昨(21)日宣布利率連十凍,維持原息1.375%不變,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在央行正式宣布之前,就以分析凍息機率較高。而台灣凍息相對美國不斷升息的現況,孫明德在「中信房屋Q4宅指數」記者會上..

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展望明年豬年房市,預期仍然會是「量溫價軟」的走勢,理事長黃文雄指出,台北市豪宅明年有機會突破300萬一坪的彭淮南防線,不過下半年總統大選前哨戰對房市干擾,仍不容小覷。

房市進入盤整期第4年將進入尾聲,眾多建商、業者對於「台商回流、選後消費信心大增等」眾多利多,認為明年房市將一片看好,但房仲龍頭卻抱持不同態度看待。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認為,108年有「貿易戰、..

世邦魏理仕統計2018年全年數據顯示,受惠於多家中大型企業搬遷及新大樓出租情況優於預期,台北辦公室市場淨去化量表現亮眼,A辦與B辦租金成長分別為2.53%、0.48%。世邦魏理仕台灣董事總經理朱幸兒表..

CBRE世邦魏理仕今(19)日發佈2018年台灣不動產市場回顧,截至12月13日,不動產(含商用不動產、土地)總交易量達2,496億元,創下自2013年以來市場交易最大量。CBRE指出,受到全球政治風..

房市進入盤整期已4年,今(107)年也將進入尾聲,多數專家、學者對於明年房市預測都採取保守態度,認為買賣雙方價格認知上的差距仍將持續拉鋸,財經專家黃世聰卻抱持不同看法。黃世聰表示,股市走向總是領先房市..

根據住展風向球統計,2018年11月總分為27.2分,比10月分數減少3.7分,對應燈號仍為藍燈,連續四個月亮出藍燈,並創下今年以來最低分。風向球六項統計指標中,預售屋推案量、議價率、來人組數等三項持..

CCIM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今(5)日舉辦2018台灣CCIM不動產論壇,邀請到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及各方業界專家,討論明年趨勢與展望。喬誠不動產總經理張啓烽認為,台商回流將促進2019年「土開交易」創新高..

9合1選戰結束,台南市長候選人民進黨黃偉哲拿下36萬7,518票,超過國民黨候選人高思博5萬4,644票,確認勝選。隨著高雄鐵路地下化通車,台南鐵路地下化也在積極推動中,工程預計會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比較..

2018年已經接近尾聲,這意味著一些購房者開始展望明年的市場。很多人都有同樣的問題:2019年美國的房地產市場會是什麼樣子?明年房價會繼續上漲、持平還是下跌? 2019年是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

九合一選舉結果塵埃落定,房市也進入傳統購屋旺季,不少剛性需求買家已陸續出籠賞屋、下訂,從民眾的積極度可看出對於選後房市相當期待,買氣可望延續至農曆年前,台中首購主戰場北屯區,選後隔天看屋人潮更是增加2..

9合1大選告一段落,各方專家紛紛提出各項預測與建議。台灣經濟研究院也在今(26)日發布最新一季「景氣動向調查」,內容指出10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較9月成長11.7%,營建業受惠年底趕工潮以及民俗月遞..

國內有線電視恐怕出現「剪線潮」!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最新的統計資料,2014年到2017年,有線電視用戶數從500.2萬戶,一路成長到522.5萬戶;但是到了今年,第一季用戶數跌到519...

內政部營建署10月31日最新公佈107年第2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成果」,內容顯示高房價顯然對於「無殼蝸牛」造成極大壓力。品嘉建設關係企業董事長胡偉良表示,高房價將引發五大後遺症:「房奴」、「單身」..

截至2018年10月,台灣搜房網統計最近1年倫敦置產說明會準買家樣貌,結果顯示「超過6成有國內置產經驗」、「倫敦三環為最感興趣的區塊」、「置產預算英鎊41-60萬元占比最高」。

中美貿易戰衝突升溫,導致台商不斷回流,「營建業公共建設預算達成率」,以及「房屋開工率」也不斷拉高影響,看似逐漸回溫的房市,「營建」9月經濟指數卻已下滑,停止連續三個月的走升態勢。但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發..

「中美貿易戰」導致「台商回流」潮持續發燒,根據CBRE世邦魏理仕發布公業土地市場調查,107前三季工業地累積交易高達101億元,其中74%為企業購地建廠需求,但現下工業用地存量明顯無法因應台商回流需求..

戴德梁行3日舉辦第3季新聞發佈會,總經理顏炳立一開始就直批房市成交的消息過於樂觀。他說,台北市大安區旁成交價每坪290萬元,而在北市西區房屋賣到130萬根本是當東區在賣,他預計,2018年移轉棟數大約..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於27日召開理監事會時,再次強調「養房養老」的重要性,楊金龍認為,台灣自用住宅高達8成,所以鼓勵高齡者辦理以房養老。不過專家指出,過去內政部推出的「公益型以房養老」因制度不健全已失敗..

很真實的說世界上沒有人能很精準的預測未來房價的漲落的,因為它牽涉的變數太多也太雜了。理論上房價是永遠上漲的。即便如當年的美國次貸危機,香港的房價泡沫,現在又如何呢?這兩個國家都是迅速收回跌幅止跌回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