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價會『修正』,不會『下跌』,只是不合理利潤往下掉。」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認為,「房價不會修正回2年前成交價,什麼房市冰天雪地、移轉棟數跌破2016年低點、房價跌破2成,『一點機會都沒..
1/2 13:01
高雄漫畫店「錦城漫畫影音租售館」位於鳳山五甲,經營出租漫畫、小說、雜誌,開幕至今已10多年,該店日前貼出公告,自曝因租約到期、租金調漲壓力,決定15日結束營業。信義房屋專家表示,五甲二路商家林立,沿線..
9/13 10:03
聯上集團旗下的精品飯店品牌「hotel dùa」進駐墾丁,時尚的設計與細膩的服務,結合墾丁休閒旅遊特色,為墾丁迷人的渡假勝地帶來全新風貌。
9/4 09:59
經過席捲全球的疫情,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起環境的健康,不論是室內、戶外,都掀起一波新健康運動,中台灣更因氣候條件良好,健行爬山的人數眾多,在中部三大步道,北屯大坑、霧峰阿罩霧、大肚山的萬里長城,皆有著強..
4/11 08:00
南韓驚悚電影《破墓》上映後,在南韓、台灣都吸引不少影迷觀看,電影從一處位處風水惡地的某大戶人家祖墳拉開序幕。然而,現實生活中,韓國人真的同樣看重風水嗎?韓媒指出,有幾個發展不錯的企業將總部設在西向的建..
4/7 17:52
台北市大安區文昌街一處老舊公寓二樓地板突然坍塌,磚牆鋼筋全都崩落到一樓,讓周邊住戶全嚇壞,也引起民眾對於老舊建物安全性質疑,台中協助都更、危老的業者則表示,近期危老詢問度提高6成,台中市都發局也呼籲時..
3/21 16:41
國家住都中心在台南市南區沿海的台17線規劃「鯤鯓安居」社會住宅,新建統包工程於2023年11月底成功決標,將會為台南再提供665戶社會住宅,預計2028年完工。
2/11 11:30
全球通膨加劇房市飛漲,建築成本持續增加,加上徵收碳費,市區房價高不可攀。「堅山景仰」位於澄清湖特區,以蛋白區價格,輕鬆入主國家級蛋黃風景區。據現場專案經理張達嶽表示,該案為極稀有的湖區景觀住宅。讓回家..
1/25 15:31
受到台北市中心高房價效應,許多購屋族買房將新北市列為首選,使得新北第一環成為民眾購屋熱點,淡水區房價相對親民,近年來逐漸受到購屋族青睞。
1/4 12:20
看好大南方高雄的國際地位,尤其美術館的藝文氛圍給予有如英國海德公園般的生活質感,國際建築也陸續進駐於此,大美術館生活圈的藝術與自然生態造就了高品味的居住樣貌,在高美館特區能感受到猶如旅人們在京都、巴黎..
12/6 09:00
為擴大公開資訊服務的提供範圍,新北市淡水地政事務所利用實價登錄大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針對淡水區租賃成交案件,按季公布租金行情,以供外界參考。
10/29 20:25
「堅山景仰」,在澄清湖畔,與球場樹海美好共棲,融入藝術細節的生活沉浸式體驗,深獲高階品味人士的青睞,自住、首購族賞屋預約不斷,個案推出後熱銷破五成,成為房市裡的頂流新指標!
10/4 16:30
2025年底預估完工的淡江大橋與力拼今年底開工、預估2029年完工的「淡北道路」,二條關鍵要道打通淡水交通任督二脈,解決一直以來淡水龐大的交通動能問題,這項好消息不只淡水人興奮,讓不少喜愛淡水而有意移..
7/27 11:12
「都想幫他QQ了!」一名網友透露,家裡位在學區,附近的店家也會考慮大學生習性而設點經營,而1個月前有連鎖影印店開幕,原PO路過時,看到老闆之外,還有3名店員顧店。直到近日原PO上門消費時,發現只剩下老..
7/15 16:55
台南九份子屬於「全國第一座低碳生活示範區」,總面積廣達101公頃。北起嘉南大圳,南至鹽水溪,重劃區中間擁有帶狀綠水公園,綠覆率達60%,區內有高達22萬株灌木,左側為紅樹林和黑面琵鷺的保護區,全區域採..
5/18 11:58
近年房地產價格飆漲,中部直追北部房價,連豪宅租金也令人乍舌。根據實價租金登錄資料,2022年豪宅「鄉林皇居」單月租金達15萬,為全台中之冠,其次為「寶輝世紀花園」的12萬。鄉林皇居新任管委會主委馬錦江..
4/3 14:47
北市萬華康定路上的鑽石大樓,過去就是特種行業及風化區的聚集處,而這樣的私娼文化或許會隨著都更計畫走入歷史,卻也同時讓是否要設立性專區的議題浮上檯面,但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則認為萬華的紅燈區已是黃昏產業,相..
3/4 07:39
看準淡水的優美自然生活環境以及距離北市便利的交通優勢,在重大公共建設陸續成形之際,30年經驗的鐵冠建設認為未來具備補漲空間,因此選在淡水及紅樹林雙捷運站正核心地段,推出「漫活時代」一、二期,專案經理王..
9/20 19:22
名軒開發看準淡水新市鎮發展潛力,位於淡海中心商業區打造「名軒海樂地」,未來淡江大橋、淡北快速道路等快速串連雙北,交通便捷;佔地約7600坪大基地規劃約6000坪全齡俱樂部公設,應有盡有的生活設施讓在家..
3/29 09:00
中國持續對房地產業政策調控,以遏止房價上升,已引發「逃亡潮」,不少人擔心在強監管下,房地產前途堪憂,紛紛轉職。多個龍頭房企近一年員工人數減少3成。
9/6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