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雙薪家庭」的查詢結果共130筆

放眼北市不動產市場,動不動就一坪百萬起跳,衝破每坪百萬的也比比皆是,這讓買房成為消費者可望而不可及的夢,特別是條件稍微好一點點的地段,價格立刻高不可攀,好比捷運步行可達之處,亦或是近公園、近學校,或具..

一名網友發文抱怨,住家附近的新大樓交屋後,原本空曠的路邊,被汽機車「停好停滿」,害他們這些老住戶都沒得停,不禁質疑「大樓不是都有附加車位嗎?」然而,眾人看完卻不挺,反倒吐槽「路邊車位大家都可以停。」

若選擇租屋,每個月都要付房租,買房的話,則有一段時間要背房貸。近日就有網友表示,同事在外租屋,生活應該也算過得去,但他最近才得知對方原來已經有小孩了,如果家中有小朋友卻租屋,這生活會怎麼過呢?貼文曝光..

中台灣房價高漲相當有感,一名從事業務工作的陳姓台中市民,他就透露自己與妻子年薪150萬元,因家中孩子即將升上小學,近期想從2房換3房,結果全台中看完一圈預售案,他以為自己收入可依支撐現今房價,但驚覺自..

很多買屋族沒買車或不開車,就會猶豫是否要買車位。就有網友求助,知道很多人建議車庫是將來要賣房的基本標配,「但我的疑慮是,萬一車庫位置不好,是否會影響出租的機會?或者是乾脆不買,直接省去車庫這筆費用?」..

你是國稅局認定的免稅家庭嗎?只要未育有子女的雙薪家庭,年薪在84.6萬元內即符合免稅資格。但房價高漲,免稅家庭怎買房?若以該類型家庭月收7萬元、繳貸能力為月收入3分之1的2.3萬元來看,七都之中共有4..

房價太高要怎麼存錢才買得起?一名30歲網友透露,從剛出社會一路爬到現在,月薪終於升到63K,也戒掉賭博的壞習慣,可是努力存了4年,還是買不了房,甚至連2成頭期款都不到,直呼「真的很沮喪,現在只能不斷說..

「量販店員工薪水這麼高?」一名網友驚訝表示,逛賣場意外聽到員工在聊買房話題,一人想買1380萬的新屋,另一名則要他一口氣砍到900萬讓屋主加價。文章曝光後,網友紛紛笑回「現在買房子哪有人在看薪水的,笑..

房價越漲越高,就算是雙薪家庭想買房,也不見得能負擔高額的頭期款和後續房貸。一位民眾日前發文指出,家中長輩可以資助買房費用一百萬,雖然他和另一半都有工作、薪資三萬,也有少許存款,可是還是沒辦法負擔,這篇..

北高雄受惠台積電和科技廠的進駐,再現房市熱潮。位於橋頭新市鎮的預售案「橋科大極」,僅短短4個月賣破500戶,創造潛銷即完銷佳績。根據CTWANT記者調查,買家幾乎都是科技新貴,其中有年薪千萬夫妻檔,一..

不少人努力工作就是為了存到退休金,更期待可以提早退休。但一名人妻抱怨,老公原本在南科工作,最近卻突然說想要離職,趁年輕時去遊山玩水,也想學新的興趣,她當場氣到不行,直呼「想到通膨就怕了!」文章曝光後,..

隨著農曆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都在享受年節的氣氛,但先前就有人討論因為少子化、長輩離開等緣故,導致過去大家族團圓的氛圍減弱。然而,隨年輕人價值觀改變,與許多傳統文化漸漸走向殊途,就有網友發文詢問,現在「年..

阿宅–雙碩士地產顧問估算,一個普通台北上班族,工作一輩子約賺 2033.7 萬元,但台北市中古屋的中位數價格卻要1910萬元,兩者一比較,顯示中產階級似乎注定一輩子買不起台北的房子。

買房是不少人一輩子的夢想,但在這個萬物都漲只有薪水沒漲的年代可以說是件越來越遙遠的事情,就有網友在批踢踢八卦版發文分析,如果年薪80萬的人要買一間8百萬的房子,應該要怎麼獨立買房,引起網友熱議。 ..

政府「3萬元房貸補貼」共核定近49萬件,核撥超過146億元,其中新北、桃園、臺中、高雄4縣市占了超過6成。專家表示,本專案整體核定比例不高,主要還是對於核貸金額設定有些嚴格。

「生小孩真的是有祖產的人才玩得起的遊戲!」一名家長感嘆,兩位孩子正在讀國高中,光是補習、三餐與日常開銷就讓夫妻倆每個月吃土,「還談什麼零用錢?還談什麼出國玩?」豈料辛苦拉拔他們長大,孩子竟稱「爸媽為什..

網友以公務員的薪資為例,分析出「2500萬元以下的房子,都是合理價格。」引發正反兩極討倫。一位26歲、月薪5萬元左右的公務員說:「原po的算法太理想化,看現在的房價那麼高,還一直漲,根本不敢想買房的事..

中央銀行日前公布,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金額787.74億元,創下22個月以來單月新高。房市看似不景氣,新承作房貸卻連續3個月成長,除了交屋潮,8月啟動的新青安貸款是帶動市場最大功臣。

日前東森房屋推出了一則改編自真實案例的最新廣告,講述一對來自雙薪家庭的夫妻準備買房,卻苦於抽不出時間看房,還好東森房屋有「VR賞屋」和「3D模擬裝潢」功能,讓他們只需動一動手指,就能實現在線賞屋,讓看..

日本不動產經濟研究所今天公布2023年度上半年的首都圈新建大樓市場動向,東京23區每戶均價高達1億572萬日圓,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6.1%,創單年度上半年首次破億日圓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