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建築管理」的查詢結果共43筆

台北市建管處2日表示,持續拆除危害公共安全違建,統計去年拆除件數,以既存違建未加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947處最多,將持續優先拆除危害公共安全的違建。

0403花蓮大地震後,有些民眾的房屋出現龜裂或結構損傷等疑慮,桃園建築管理處在地震當日便啟動專案窗口,統計至4月11日已收到近600件申請,不過建管處也發現,有部分民眾濫用服務,技師到達現場後卻臨時取..

3日花蓮7.2強震讓全台天搖地動,是1999年921地震後,25年來最大規模,一些民眾住家牆壁或是建築物外牆出現毀損龜裂,該處理嗎?彰化縣建設處表示,萬一家中出現以下幾點狀況,應先自主撤離通報政府單位..

台灣中古屋市場炙手產品,包括陽台外推、頂樓加蓋、室內夾層、擴建增建等物件,可放大居住空間、提升資產,看似划算,然專家告訴CTWANT記者,「這類多是『違建屋』,買家有居住安全及遭舉報拆除2大風險,更重..

總統大選掀起一波違建之亂,從時代力量前立委黃國昌、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再到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民進黨立委陳明文,皆被爆出「家有違建屋」。根據內政部數據,全台共有71.6萬件違建,對照922.9..

台北市一名李姓女子控訴,同社區住戶殷女、劉女在未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在社區頂樓擺放盆栽、石頭等雜物,妨害全體區分所有權人之所有權,且她的兒子也因頂樓頻繁傳出踩踏石頭、澆水噪音而失眠,因..

大選掀起「違建之亂」,尤其是因政治因素遭舉報的老違建。由於政府財力人力有限,對「新違建」採即報即拆,對不影響公共安全的「既存違建」則緩拆,民眾因而以為老違建「就地合法」,對此多位專家向CTWANT記者..

台灣的違章建築似乎已經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雖然歷任政府都曾宣示拆除違建,不過成效卻相當有限,依據內政部營建署資料統計,截至今年7月,全台違章建築總量高達71萬6372件,是有統計數據以來的同期新高,..

「天龍國」寸土寸金,你知道在北市買房平均要花多少嗎?據東森房屋統計實價登錄資料,北市平均購屋總價高達2539萬元。其中,最親民的行政區為萬華區,平均購屋總價約1490萬元,若以貸款8成計算,自備298..

自2017年《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實施後全台掀起危老重建風潮,也因其容積獎勵、無基地面積限制等優勢,近年風頭更盛都更;不過定位為老屋改建「特快車」的危老條例,雖然連年核准件數與坪數成長,..

社區管委會堅持不同意加裝電動車充電樁,可以自行增設嗎?一名網友表示,社區堅決以安全問題為由,拒絕裝設充電樁,對駕駛電動車的住戶來說很不方便。建管處專委表示,2019年5月29日以後的台北市新建案都應預..

老舊公寓大廈公共安全提升重要,若缺乏管理,梯間走廊堆雜物、外牆剝落、水塔沒人清洗、相關設備故障,恐潛藏公安隱憂。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為增進公寓大廈維護管理成效及提升社區居住安全,北市府今年開放受理台北..

北市建管處公布最新一批危老核准案件,其中台玻大樓總部旁,有一屋齡44年的6層老樓也通過核准。特別的是,該樓的持有人包括台玻林家成員以及由前立委謝國樑擔任負責人的公司。專家預估,該案未來有望達每坪150..

宛如中南部鄉下的誇張低廉價格,竟出現在北市蛋黃區!中山區農安街巷弄內一處2樓透天慘遭法拍,但三拍底價僅352萬元。專家指出,該案僅有地上物,且建築還是違建,需自承遭拆除風險,因此恐怕很難拍出結果。

民眾一般買房子的時候,都要先看看屋主的房屋、土地權狀,證明房子是屋主的,不過有種房子只有土地卻沒有房屋權狀,就是「未保存登記」的房子,專家指出這類房子未必不合法,但沒有房屋權狀就有風險,且一般銀行不承..

阿宏家是民國67年3月完工的老舊房屋,屋況需整修,當初申請謄本登記為2樓,實際建物為3樓,請問這屬於既有違建嗎?鄰居家地坪比我家小,但都有蓋到4、5樓高,我家是兩間店面的大小,以這種情況下能合法提出申..

台北市建管處1日表示,為防屋頂漏水,允許7樓以下、20年以上建物頂樓可興建斜屋頂,但因屋脊限高1.5公尺,影響民眾使用,將放寬至2.1公尺,原設置可先報備後自拆。

考量近年來因氣候變化,建物老舊外牆飾面剝落事件頻傳,不時發生砸傷行人或砸損車輛的意外,影響用路人安全,建物所有權人或社區管理委員會須擔責實質責任,也承受莫大的心理壓力,為減少糾紛和憾事發生,北市建管處..

高雄市新興區「今日戲院」17日進行拆除作業時,疑似因拆除過程造成結構體掉落,加上因建築物結構體老舊,導致外側施工架崩塌,嚇得民眾奔逃,共有4戶21人受影響,所幸未有人員受傷。工務局已責令工地現場立即停..

危老條例於今年5月11日起時程容積獎勵再減2%,台北市危老重建計畫再現搶掛潮,建管處統計今年3月至5月11日止共有105件申請案。為鼓勵民眾申請及加速北市危老屋重建,除今年4月20日修正「台北市危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