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信用」的查詢結果共568筆

買房人生大事,從前期資金規劃到後續還款能力,一旦判斷失誤買超出負擔能力房屋,不只變為房奴,還可能淪落法拍市場,對此房仲業者教大家一套「黃金公式」,由年利率及貸款期數先計算出「每月平均攤還率」之後,再搭..

生活中,一般人聽到「凶宅」,都會退避三舍,但上海朱姓夫婦,在買房時就不幸中招,居然用市場價買了間「凶宅」,還是「第三手」的!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的大安區豪宅「頂高麗景」8樓戶,於在今年7月,以月租金25萬元出租,對比黎智英去年8月出售時開價4.24億元,投報率不到1%。專家分析,資金潮流向中南部、土地、工業地產,也間接排..

今年房市正熱,雖然房價持續上漲,但很多新建案還是一推出就被秒殺!一名網友就觀察到奇特現象,現在買家都偏好預售屋或新成屋,反而是對中古屋興致缺缺,即便降價賣也比不過貴桑桑的新成屋。

申請房貸時,銀行會參考申請人的信用與財務狀況,確認對方有足夠的償還能力才會通過申請。一名男子日前買了一間預售屋公寓,依照目前每個月的存錢狀況,預估到2022年可以順利繳出110萬的交屋款,但到時候戶頭..

買房子首要注意的就是貸款成數,會影響到自己能負擔的房屋總價,一名民眾日前準備了2成頭期款,建商信誓旦旦地說一定貸得到剩下8成,如今跑銀行流程才發現自己申請不過,但頭期款的錢又付不出來,卡在尷尬狀態。

央行副總裁、台大經濟系教授陳南光近期撰文指出「央行應在房價上漲預期形成前超前部署」,因為這項預期一旦確立,任何總體審慎政策工具恐怕都難以撼動房價飆漲的趨勢,香港、南韓都曾有殷鑑。

買房最多人過不去的就是「頭期款」關卡,即便每個月繳得出3萬房貸,沒有頭期款還是無法買房。一名女子最近看中一間500萬預售屋,但她目前只有1成的自備款,所以想額外申請信用貸款來補頭期款金額,網友看了則是..

過去房市遇到傳統的民俗月,買氣通常都很低迷,但是今年卻反常買氣熱絡,建商推案量飆上高峰,加上海外資金回流、民眾普遍看好未來房價上漲,造成投資性質高的預售案,比新成屋買氣還火熱。不過到底買成屋還是預售屋..

台南今年的房市熱潮相當驚人,建商買地、標地也毫不手軟,其中清景麟地產在7月下旬取得的2塊東區共4092坪土地,就即將於明年開發,今天清景麟地產、襄揚國際、豐鉅建設與農業金庫舉行聯合授信簽約儀式,總金額..

房貸利率探低,刺激購屋意願,今年上半年貸款條件最佳年齡20~29歲,貸款成數7成4、利率1.56%,女性貸款成數略優於同年齡男性。觀察該數據,年紀越大,貸款成數越低,且利率越高,一旦進入50歲以上,貸..

疫情趨緩,房市轉熱,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預估,台灣疫情相對穩定、受台商回流資金帶動以及央行降息推波助瀾下,房市買氣增溫,有機會推高價格,且今年第4季市場朝向「穩健發展」。

買預售屋的好處是付款較容易,而且可依照買家需求「客變」,設計成自己喜歡的格局、管線配置等等,即便好處很多,但風險也比一般成屋更高,有可能在建造的這2、3年間建商倒閉,或是成品和預期的模樣差很大。一名男..

大陸打房政策再一招!陸媒16日報導,隨著房地產企業資金的集中還款日逼近,融資步伐加速,未來監管層面恐會設立「三道紅線」,收緊房產企業融資。

台灣生活環境及醫療水準佳,不論是房價還是物價,都相較香港、澳門還低廉,近年吸引不少港澳人士來台居留或定居,根據官方統計,港人來台購買土地年增幅逾7成,購買建物更是年增2倍左右,顯示繼去年反送中運動之後..

買屋就像買車,跟一般消費行為不太一樣,不管對年輕人或事業有成的中高齡買方來說,購買的商品可能是這輩子遇到第一次或最大筆的消費金額交易,因此除了對於物件的挑選特別仔細,對於偏好特別堅持之外,除非有富爸爸..

很多物件細算後房貸和租金差不多,「租不如買」的道理大家都懂,但都卡在「沒有頭期款」這難關。一名女子發問,如果手邊沒有自備款,還有機會買房嗎?過來人回應,通常沒有自備款就不用考慮買房了,但其實並非完全不..

到底要準備多少自備款才能買房,一直看房族關注的重點,有網友在網路論壇《mobile01》問大家「有多少頭期款才會考慮買房」引起網友熱烈回應,不過專家分析,其實買房後的貸款之路更辛苦,買在雙北市的舊屋小..

台灣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買房已成一件相當困難的事,雖如此,還是有不少人將買房當成人生第一追求目標,選擇貸款期限拉長來降低每期房貸的負擔,保障自己的生活品質,若一個人沒有金錢能力買下房子,與家人合買房子..

撇除靠爸靠媽族,青年能靠雙手打拚一間房,顯見職場上頗具優秀!不過一名網友透露,身旁一位友人買千萬美宅,房貸多達1200萬,至於存款也幾乎all in,因此好奇想問「女生接受存款15萬,房貸1200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