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出價」的查詢結果共537筆

去年11月電動車品牌gogoro在台中公益路盛大開幕,屁股都還沒坐暖,就傳出房東按耐不住,開價3.8億元,求售整棟7樓、共計面積達1018坪的金雞母,並打出「得公益路得天下」的標語,在地仲介分享,有人..

7年級生陸宜,擔任創意家行銷品牌公關,她在5年前和先生一起買下人生中第一間房子,買房之前,就透過「333法則」,把每個月薪資分成3等分,儲蓄、生活、投資都兼顧,因此存下頭期款買房。甚至幸運買到「急售屋..

根據美國全國房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NAR)統計,用以衡量現有房屋成交數的待售房屋銷售量,今年2月份相比1月份時,大幅下降了10.6%,相比去..

美國抵押貸款利率在3月中再度反彈升高,讓本就是買屋旺季的春季更加一房難求。儘管房價扶搖直上,許多潛在買家因此紛紛被擠出買房門檻,但根據觀察發現,出價買房的競爭反而更加激烈。

台北內湖港墘商圈鄰近內湖科學園區,有許多台北市區、新北汐止、三重、板橋、基隆等地原本通勤的上班族,存到足夠的錢之後,選擇就近在此買屋,首購產品又以1300~1600萬元的3房公寓最受青睞,甚至有家長為..

在Mobile01的房地產討論群組上,我們很容易便能找到令人洩氣的發言,比如有人直截了當地留言質疑說:「原來實價登錄也可造假喔?」或是不客氣地說:「實價登錄的金額只能參考,用那價格去談的真的只能當盤子..

買房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一輩子只買一次的人生大事,但是要如何議價、出價?也是一門大學問,專家提出運用實價登錄平台的3大技巧,教民眾如何聰明的出價,用合適的價格買到理想中的房子。

買中古屋正確流程是甚麼?怎樣避免買到瑕疵屋、又給自己多一層保障?你知道買中古屋,合約沒有審閱期嗎?你知道,就算你貸款可以貸到8成,手上還是必須要有3成的現金,比較保險嗎?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揭開..

美女作家黃大米,除了時常在粉專分享職場生存之道,也會分享買房的趣事,身為過來人的她,也整理出5點買房懶人包,她認為買房不能只想著獲利,因為「同理心」才是最好的銷售利器。另外,黃大米很在意坪數大小與漏水..

一名吳姓男子去年到士林地院,投標位於台北市天母的一間法拍屋,然而填投標書時不慎寫錯,最後以多出1千萬的價格標下房屋。這令月收入約6萬多元的吳男陷入崩潰,這個錯誤不僅造成家庭失和,若無法善後,全家生計也..

不少人買房會從7折開始砍,再讓房仲去斡旋!桃園一名男網友表示,最近想買一間中古屋,向房仲開出630萬的價格,然而過程中,房仲一開始說有人開700萬被打槍,一下又改口另一組人開價630萬,乾脆建議原PO..

最近不少香港藝人來台定居,引發討論,大陸委員會最新統計資料,港澳人士來台人數連年升高,尤以是香港人,2020年在全台居留許可人數達1萬813人,創下新高,專家分析,台灣的生活習慣和香港相似,容易吸引香..

講到台灣知名的「五大家族」,就一定會提到高雄陳家,陳家之所以有名就是因為在精華市區擁有超多土地,有人說高雄市區的停車場8成都是陳家的,更有人戲稱「在高雄逛一圈一定會走到陳家的地」,在商界與政界都有接觸..

經過去年底央行的打房措施後,今年1月高雄一樣繳出不錯的成交量,明顯可看出自住的剛性買盤並未受到太多影響,而年後高雄的房市發展,房仲業者也相當看好,包括南高雄的前鎮,以及北高雄的鼓山、左營、楠梓、橋頭等..

看房眉角百百種,對許多人來說,尋找新住所可能是件令人不知所措的事。英國專家穆格萊斯頓(Pete Mugleston)列出7大看房地雷,強調看房之前要先做足功課,清楚自身財務狀況、瞭解周邊地區房價,但要..

買房和仲介談價格就像心理戰!一名網友表示,他日前跟房仲下好斡旋,時間卻被拉長14天,沒想到幾天後房仲突然打電話說要帶別組客人看房,讓他不知該如何是好,甚至萌生退意。對此,有網友解釋「單複斡旋」的差異,..

「是不是喜歡就輸了?」一名人妻表示,想買一間中古屋,偏偏開價比同社區物件,足足貴了200萬元,加上屋主不缺錢,沒打算降價出售,讓原PO困擾不已,加上當地是偏鄉小鎮,房子選擇性不多,因此想把握這難得機會..

「這可以買嗎?」一名網友表示,他最近看到一個不錯的物件,與房東溝通幾次後發現,該社區的水塔曾有人溺斃,但看到房東砍價格不手軟,也讓他非常猶豫,決定PO網詢問意見。對此,網友直言「便宜很多的話就買啊,自..

去年底房市調控措施一波接一波,打擊炒作風氣,但仍有首購買盤撐腰,各家房仲今年公布1月成交價量數據,皆呈現略減趨勢,雖有自住買氣支撐,但買方普遍期待價格修正,也讓部分低價區塊交易呈現相對弱勢。

永和「勝開大地」都更分回宅首次調降底標價,今天開標,3戶高樓層脫標,標脫率達12%,均價65~67萬元,溢價率0%~1.2%,甚至出現加價1萬就得標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