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地權」的查詢結果共693筆

11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31.3億元,擺脫連續5個月的下跌走勢,其中月增最多的是高雄,高達45%。信義房屋專家指出,11月六都的移轉棟數月增約9%,帶動稅收反彈。不過估價師認為,《平均地權條例》的討..

建商左手換右手,墊高實價登錄價格,讓消費者認為這就是行情,以同樣價位購入,事後能主張求償嗎?專家表示,買賣還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獲得賠償的機率不高,建議消費者可多等幾筆實登出來後再購屋。律師也說..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持續關注實坪制議題,日前更發文高喊「改實坪制者,得天下。」然而,網上風向卻一面倒,大多網友認為,實坪制跟房價無關,「這就很像現在調整基本時薪一樣,治標不治本」、「總價一樣,單價變高而已..

先前《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曾宣告預售將禁止轉約,不過該案迄今仍未審,也讓業者肆無忌憚繼續推預售,觀察近期新案,推案主力仍是預售屋,其中尤以桃竹地區占比最多。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稱,以往..

內政部提出的打炒房草案目前仍躺在立法院,愈來愈多人都認為該草案不僅本會期不會審,甚至根本不會通過,也因此,在南部地區近期又開始出現買預售屋的投資客,不過專家認為這波投資客以菜籃族、法人團購族為主力,專..

中山北路二段屋齡約55年的服飾店面,在短短1個月內轉手增值36萬元,讓網友直呼:「老店面也搞極短線?」對此,估價師提出2種可能的情況。信義房屋專家則指出,去年房市火熱時,由於預售換約不需繳房地合一稅,..

今年高雄新案房市冷清,不過進入下半年似乎有起死回生的跡象,近期更陸續有建案傳出捷報,例如位於鳳山的「藏美東京都」7月迄今銷售逾150戶,而鹽埕區預售案「港灣1號院」近2周更是成交近百戶,成為近期高雄房..

近期受升息等因素影響,房市前景不明朗。對此,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20日)示警,明年預估推案量、交易量雙雙年減8~10%,價格也將下修。另對《平均地權條例》,內政部長徐國勇也語帶保留說..

打炒房到底是真是假?根據可靠消息指出,立院已決定本會期將不會審議《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建築公會人士更透露:「選前不審選後更不可能會審。」但專家認為,此舉並非圖利特定人士,而是在美國大舉升息、資金嚴..

高雄928檔期氛圍冷清,首個周末建案的來人、成交也普通,專家分析一方面是建案就算賣得好也不會輕易釋出消息,此外升息、打炒房條例等措施讓消費者多持觀望態度,買房猶豫期也拉長,讓整體市況看來相對平淡,不過..

為培養代銷明日之星,也讓大眾對產業有更深的認識,台北市代銷公會舉行「教育獎助金」頒獎典禮,目前已累計頒發202萬元。活動當天,國內許多代銷業者共襄盛舉,彼此交流意見。會後,公會理事長、海悅國際總經理王..

受惠於中部經濟產業蓬勃發展、就業市場暢旺,台中市10年來人口大增超過30萬人,雖然淨遷入從2021年3月~2022年5月連續11月下滑,總數一度跌破280萬大關,不過6月開始「負轉正」,從人口遷徙區域..

高雄受台積電設廠效應,房價持續攀升飆漲,預售屋買賣亂象也頻傳。時代力量高雄市議員林于凱在總質詢中,要求市長陳其邁,以地方首長的角色,支持《平均地權條例修正》,並應重罰紅單轉讓。對此,陳其邁也正面表態,..

高雄市地政局每季的抵費地標售是建商取得大面積土地的主要來源,但日前該局表示第三季的標售將暫緩,引發市場譁然,地政局方面雖然給的原因是考量改採設定地上權方式,靈活處分抵費地,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是選舉考量..

土城海山站周邊新案林立,其中不少百億大案推出。例如由大同推出指標案「大同莊園3」,總銷147億元,今(12日)舉行開工儀式,且截至第二季,實價上銷售金額已破70億元。今出席開工典禮時,大同集團董事長王..

全台房價卻越打越高,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全台住宅買賣契約總價從去年第四季起,已連2季破1200萬元,與5年前的起漲點相比,更足足漲了33%、214萬元。對比主計總處公布2017年以來平均受雇..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預計9月送交立法院審查,根據統計,台中待轉約超過200戶以上的共有6大行政區,其中太平、潭子和梧棲等新首購熱區,半年來待售戶數直接翻倍,惟南屯區賣壓比率有被消化。

竹北高鐵特區建案在週末(20日)開賣時造成轟動,案場人山人海的照片在網路上瘋傳,目前傳出已秒殺7成、建商封盤。這景象也引來空頭總司令、前北市副市長張金鶚直指:「沒有炒作嗎?」

近來台灣房市變數陡升、交易降溫,種種跡象都讓下半年台灣的房市充滿了不確定性,也讓眾多購屋民眾膽戰心驚,態度轉向觀望,深怕現在買房風險將大增。但「危機也是轉機」,若現在進場借助市場黑天鵝帶來的冷鋒與屋主..

楠梓產業園區昨(7)日動土,也代表台積電設廠正式啟動,對房市來說應該是個激勵消息,不過楠梓的交易量7月卻比6月大減一半以上,專家分析不論新案或中古屋都因台積電而開出高價,甚至想大賺1倍,讓買方縮手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