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持平」的查詢結果共547筆

去年台北市店面承租量年減21.2%,創近7年新低。平均月租金單價為2367元,相較2015年高點更是下跌25%。另外,今年萬華區最高的1筆租金揭露,每坪還不到3千元,可見西門町的租賃市場有多慘。

北市衡陽路「世紀羅浮」地下1樓原本為「太空艙旅店衡陽館」,在2020年3月歇業。而最新實價揭露,物流公司砸3.99億元買下其898坪產權。對照前房東於2年多前的入手價格,大漲8千萬元。

台北、台中及高雄3大直轄市是豪宅產品最多的地方,而根據《樂屋網》統計近1年北中南3大直轄市豪宅聚落房價發現,高雄美術館特區單價漲幅高達26.86%,力壓台中七期及台北信義計畫區,專家指出高雄豪宅只要台..

自去年以來受房市買氣大好影響,各縣市土地價格飛漲,其中桃園市推案重鎮青埔特區,自去年以來至今年7月為止,平均土地價格站穩7字頭。是否會因此衝高房價?專家認為,青埔目前交易出現瓶頸,未來價格波動有限。

宜蘭最強社區!房仲業者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發現,位於宜蘭市運動公園旁的社區「力信擎天」自2016年預售階段開始,累積逾340筆交易,但迄今50筆歷次轉手,完全沒有賠售案例,即便房市不好也能維持平盤,房價支..

象徵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2022年7月分數為51.8分,較6月(43.6分)暴增8.2分,並且分數寫下今年新高,雖然對應燈號仍維持綠燈,且已經「連12綠」,但分數已非常靠近「熱絡注意..

中指研究院8月1日公布,7月大陸百城新建住宅均價按月止漲轉跌,中古屋均價跌幅擴大,新樓價格按月下跌的城市數量也增多,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由漲轉跌。報告認為,隨著樓市寬鬆政策持續顯效及大陸政府多措並舉保交..

自去年以來,房市受疫情、政策打房等因素影響,前景較不明朗。戴德梁行今(5)日舉行第二季房市房地產市場記者會,董事總經理顏炳立預測,「過去爽日子結束了」,下半年房市走空形勢已成,也不會有疫後「安慰性反彈..

舊版住宅補貼方案,每年總經費是57億元,行政院日前宣布,將擴大租金補助專案,從57億元提高至300億元,預估租金補貼戶數將從目前12萬戶,大規模提升補貼戶數至50萬戶。不過,就有租屋族直嘆,根本是「看..

房市近期受疫情、央行升息以及政府打炒房等連環拳打擊,交易量出現罕見下滑。根據六都地政局最新公布資料顯示,6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2.13萬棟,年減15%且月減7%。專家認為,近幾月市場交易持續受到疫..

三地開發地產(1438)今(21)日舉行股東會,該公司去年營收較前年衰退87.51%,但已連3年獲利,今年Q3將有首個建案完工入帳,2024年包括高雄小港、台南安南區的建案也都會入帳,將會是該公司業績..

大陸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5月份月增率總體延續降勢,但降勢趨緩。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最艱難的時刻已經慢慢過去,特別是一二線熱點城市的復甦正在加快,5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因故延後到立法院下個會期才能審查,也就是說新制最快年底才會實施,讓不少投資客或投機客喘了一口氣,但專家指出因為價格並未明顯降低,因此目前換約市場並不熱絡,自住需求民眾可比較建商..

下半年房市會如何眾說紛紜,有人認為賣壓重將導致房價下跌,也有人認為房價將會持平,這點從數字來看最準確,專家指出以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成屋來看,六都加上新竹、基隆,全部都呈現減少的趨勢,因此至少在成屋市場上..

房市熱,精品、藝術品、裝潢業同喜,歐洲品牌麥森瓷器展出價值1200萬元的1只花瓶「春山鳥囀」,價值等同台中1間房,業者更表示,台中是全台20年以來唯一房地產不退燒的區域,且豪宅房價相較雙北仍是親民價,..

4月六都移轉棟數為2.24萬棟,大致較去年同期持平,但月減幅度卻達11%。房仲業者指出,4月的移轉尚未開始反映疫情影響,另外升息與打房政策持續發酵,Q2交易量要維持年增會非常不容易。

據統計,桃園市大溪區近3年公寓漲幅達37%,透天產品更一舉飆破5成。不過,電梯大樓卻不漲反跌3%。在地房仲表示,透天大漲是由土地漲幅使然,公寓則由租金報酬率撐起。至於,電梯大樓小跌,主要是受埔頂重劃區..

不少民眾買房最看重交通機能,然而北市哪一區的捷運宅最夯?據統計,交易量前三名為中山國小、內湖、以及中山站。特別的是,內湖站周圍平均單價僅66萬元,且近1年漲幅才0.3%。專家表示,其為區域新案稀缺所致..

政府大手筆將租金補貼提升至300億元。但若租客要申請補貼,房東就必需得報稅;所以政府就針對房東,提出租金1.5萬元以下免所得稅,以及持有稅比照自用住宅的費率等優惠。但專家指出,即便如此,房東也不見得埋..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17日決議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台灣央行跟進升息腳步,宣布升息1碼,政策利率調高到1.375%,引發不少投資客、房貸族關注。對此,就有網友好奇發文詢問,此次升息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