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集合住宅」的查詢結果共115筆

耕薪建設•耕建築一直以來致力於「都市更新」、「危老改建」,每一棟建築從"舊有"到"新有"的過程,皆注入「安全、健康、永續」的特色。近期所屬建案耕心冉冉、耕青禾、耕玉陸續榮獲美國MUSE設計大獎最高榮譽..

致力推行國際認證建築的「城安建築」傳來捷報,高雄文化中心案「新文化城安」與南科善化市中心案「明日新城安」,雙雙榮獲美國Fitwel全球最高三星認證,今(6日)舉辦授證記者會。

台北地峽人稠,居住型態多為集合住宅,想在台北市區擁有山水景觀,附近有捷運交通,方便上班或出遊,房子有大棟距保有隱私,邊間雙面採光通風設計,以及未來增值前景,《ET即賞屋》財經主播李佳玲開箱符合這些完美..

統計北台灣基地最小的10推案,其中最小的只有19.5坪,而近期大安區則推出20.8坪新案,為史上次小。不過,專家表示,小基地的單坪造價成本高,除非是地段極佳,銷售價格能夠cover,不然就算是小建商恐..

傳統市場常給人老舊髒亂的印象,新北市政府為推動市場活化再生,其中新店區惠國市場的都更案,於9月2日起公開展覽程序,後續將進入正式審議階段,將打造全新的安全建物,興建1幢9棟地上34層、地下5層的建築物..

有鑒於近來台灣各地屢傳火災憾事,平時做好預防工作,相當重要。台北市建管處表示,建築物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有責任加強防火避難設施及設備安全的維護(如走廊、樓梯間不得堆放雜物致妨礙逃生及常閉式防火門未保持時常..

緊鄰台北市101大樓旁的知名豪宅「松勤玖號」社區包括知名藝人郭采潔及多位演藝圈人士都是住戶,之前就有知名小生陳俊生在開區權人會議時被人毆打而鬧上社會新聞,該社區近年來爆發管理紛爭,不但傳出帳目不清,部..

新竹市「晴空匯」火警造成2名消防員殉職,新竹市議員今天要求對大樓全面體檢。新竹市都市發展處表示,逾16層大樓有96棟大樓尚未完成建築公安申報,6日起展開聯合稽查。

日前新竹大火引發各界關注,統計2023年至今年3月,全台共發生2萬3374件火災,但新竹縣市基於新建案較多,社區消防設備與管理較有保障等因素,僅發生550件,為七都中最少。另外觀察全國火災原因,占最大..

豐謙建設(5523)今日舉辦股東會,去年營收3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在2024年推出南屯、14期2新案,合計總銷約58億元。董事長袁玉麒表示,近年雖然大台中土地價格上漲許多,面對市場變化於營建成本上漲,..

新竹28層社區發生火災,使住宅消防安全受高度重視。據資料顯示,近年住宅火災件數逐年遞減,5年前6166件,去年降為3528件。進一步觀察火災發生的建物樓層,5樓以下占77%,26層以上則只有0.7%。

消防署近日曝光「112年12月全國火災概況」,整個月下來共發生1233次,其中建築物火災佔399次為最多,原因多為電氣因素、爐火烹調及遺留火種,最常發生時段則是上午9點到12點,起火處多為廚房、臥室及..

桃園市政府建管處今年擴大辦理8至11層住宅大樓應申報公共安全,自今年1月起通知全桃園須申報之住宅社區,配合提出公安申報,申報截止日期是3月底,如果社區未在時間內完成申報或申請展延者,將依「建築法」第9..

水湳經貿園區為台中近年來重大開發案,為強化商業活化延續性,市府日前啟動第二次通盤檢討,除有望開放「絕對高度」外,還擬調整商業使用內容及面積比例。在地業者認為,若通過水湳豪宅比例將大幅縮小到全區的1%。

2022年台中中區興中街93號發生大樓火災事故,釀成6死6傷大禍,也是台中市25年來最嚴重的火災案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而釀禍的建物,如今被銀行申請拍賣,7層樓物件底價7710萬元,預計2月29日進行..

鴻海在高雄橋科、和發產業園區及亞灣發展電動巴士、電池產業鏈及設立南部服務中心,其中在駁二軟體研發中心進度最快,12月揭牌,初期已有近200位軟體研發人才進駐上班,不過根據實登統計,還沒投產的橋科周邊房..

通常居住在社區大樓,每個月都需要繳交管理費,以來維持大樓設施修繕、電梯保養等支出。對此一名網友就發文感嘆,現今不少管委會成立後,要調漲管理費都相當困難,但物價薪水不斷變化,其實管委會根本無法維持,該名..

每個人都希望能有乾淨舒適的居住環境,不過在住宅區難免會受鄰居干擾。一名網友表示,目前住在一整排社區大樓,中高樓層和低樓層都有房的他,幾乎都能聞到鄰居煮飯的味道,「我以為煮飯的味道是往上飄,但是低樓層也..

南韓從1970、80年代迎來經濟高度成長期,其中首爾市江南區狎鷗亭洞陸續興建集體公寓住宅大樓,平均樓高12至15層,儘管當時被視為富裕的象徵,然而當地卻因立法而被限制興建商業建築,導致長期以來都更困難..

竹科龍潭園區擴建計畫攸關台積電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用地,反對龍科擴大土地徵收居民自救會擬於12日上凱道向總統府陳情。竹科管理局1日強調,會與居民持續溝通了解,評估徵收範圍是否有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