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2000萬」的查詢結果共774筆

「是我太保守嗎?」一名網友透露,最近看到身旁的小情侶只工作1年左右,就買了1600萬的新房;另一位單身親友工作3年則買了2000萬房子,讓原PO刷三觀質疑,經濟基礎都不穩定「就直接買房?」文章曝光後,..

「他這樣算PR多少?」一名網友透露,印象同學讀國中超級8+9且時常打混,但上大學開始逆轉,認真讀書畢業後,事業也頗有成就,如今隔了20年買了1棟新房,年薪也有300萬,家裡還留一棟透天給他。文章曝光後..

買房前需要考慮的條件很多,一名女網友表示,最近打算和男友一起買房,2人月薪保守估計約4、50萬,考慮要買新北2000萬元的新成屋,格局和環境都還不錯,但好奇裝潢時有沒有需要留意的部分?不少人看到後,都..

想把房子過給小孩,怎樣最划算?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房產擺渡人蔣哥,解析生前贈與、逐年贈與、買賣代替等操作的眉角,此外提醒為了防止小孩拿到房後不理長輩、或擔心被把房子敗掉,可透過信託登記來保障..

329檔期將至,盤點桃竹地區共有5大案登場,案量最大的「新竹帝寶二期」備有早鳥輕鬆付方案,其中一華廈區恐是該造鎮案中「最後4字頭」。案量第二大則是「富宇富御」,位於龜山A7,主打工程期0付款。

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命理大師詹惟中,分享自己的買房經驗談,指出日本人喜歡租、不愛買,漲價空間有限,至於國內則相當鼓勵年輕人買房,「房子是最忠實的朋友,能控制自己不亂花錢。」此外,他也大談風水..

全台颳起「小宅風」,以往南部透天交易為房市主力,但隨透天房價創新高,加上居住習慣改變,根據實價統計,10年來南部3縣市透天交易量皆出現下滑,其中屏東成為降幅最大的縣市,更出現6成漲幅,連在地人都抱怨根..

台中一名網友最近在網上看中古屋,沒想到台中11期重劃區的大坪數4房,已喊破3千萬元,嚇得他直問「真的有人會買嗎?」對此,就有房仲留言解惑,還有網友感嘆,「這種價格乾脆買透天。」

過去高雄沒有新產業進駐,導致就業人口、薪資水準都難以提升,不過這個狀況近年陸續改變。半導體封裝材料領域全球市佔率第一的住友培科,在大寮大發工業區投資擴廠,周邊房市也將受惠,目前新大樓2字頭就能入手,房..

台中市首座捷運共構宅位於文華高中站的「冠德文心綻」,5月8日第二批公開標售,前一批14戶於去年11月首次公開標售即全數標脫,當時由半官方色彩的「台灣金聯」全壘打式得標,專家認為,半年來房市變化,此次應..

北高雄受惠台積電和科技廠的進駐,再現房市熱潮。位於橋頭新市鎮的預售案「橋科大極」,僅短短4個月賣破500戶,創造潛銷即完銷佳績。根據CTWANT記者調查,買家幾乎都是科技新貴,其中有年薪千萬夫妻檔,一..

高雄星巴克最早有得來速服務的「星巴克中正河北店」,外觀俐落是不少網美打卡景點,屋主就是高雄知名的一功營造,近年一功與新美齊建設合作成立齊功建設,陸續整合周邊透天,將規劃1棟地上36樓超高樓,外界估開價..

高雄知名燒肉餐廳「韓八」,耗資億元裝潢2021年開幕,不料日前傳出歇業,近期泛彩巴集團負責人陳俊雄證實已PO出頂讓訊息,頂讓費用2000萬元;或是直接向陳俊雄承租,裝潢設備齊全,月租金150萬元,等於..

現在的高房價讓許多年輕人吃不消,如果沒有父母金援,恐怕只能租房。一名26歲女網友就說,近來父母得知她北漂的房租要2萬多元,就說不如直接買房繳房貸,願意贊助頭期款,於是開始看房。不過雙方想買的房子不一樣..

一對夫妻月入14、15萬,但卻在網路上抱怨台北東半部買不到3房產品,引起網友熱議。專家建議,應先在自己能承擔範圍內,思考最能放寬的必要條件,如僅在台北東半部尋求4字頭的3房物件,能找到的屋源確實較為有..

近2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ETtoday新聞雲》房產中心記者張雅雲、賴志昶、陳筱惠、項瀚,分享心目中最值得關注的區塊。前一集被點名是高雄海科大區段徵收區、新北五股水碓重劃區,而最新一集則是「籌碼乾..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台灣55~65歲人口數約385.9萬人,這個年齡層也是經歷「台灣錢、淹腳目」的「最富有一代」;而當該族群陸續接近65歲法定退休年齡,就有不少人開始為下一個人生階段進行規劃,包含「銀..

投資客鎖定新店「裕隆城」附近14年社區,短短購入5個月,就轉手賣房獲利270萬元。在地房仲表示,該屋權狀60多坪,總價破4000萬元,投資客會挑選這種物件,還能短時間內獲利,相當罕見。

台灣房價不斷上漲,不少人就算努力工作一輩子也不一定買得起一間房,尤其大台北地區這個現象更為明顯。就有網友在網路上發文指出,在這個房價只跌不漲的年代,能夠趁早買到雙北市的房產算是賺到了吧?文章一出引起熱..

房仲媒合買賣雙方而收取仲介費合情合理,不過近期出現案例,一件總價約2000萬元上下的房產,因賣方想「實拿2千萬元」,而買方只願「實付2千萬元」,最終因沒人想分擔這中間的仲介費用而幾近破局。不過,專家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