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收益」的查詢結果共720筆

台中地院20日法拍1戶位於台中中區的套房,總底價僅約54萬元,最終在4組人馬競標下,以總價約77萬元拍出,溢價率高達4成,經查該套房就位於中區公園路上,赫赫有名的「中指屋」,因長年無人居住,早已被斷水..

台北市共有12筆百年老屋交易,以士林區7筆最多,其中有一筆總價1.1億元,現在屋齡已達112年,現在還承租給手搖飲店。近期士林至善路三段也有百年老屋交易,專家研判,買方將作為種樹或農作物等用途。

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命理大師詹惟中,分享自己的買房經驗談,指出日本人喜歡租、不愛買,漲價空間有限,至於國內則相當鼓勵年輕人買房,「房子是最忠實的朋友,能控制自己不亂花錢。」此外,他也大談風水..

3月初,日職知名球隊讀賣巨人在台北大巨蛋舉行表演賽,引爆一波熱潮,除了頂新魏家「三董」魏應充表態爭取台北大巨蛋為主場外,本刊調查,中華棒球協會理事長辜仲諒正和遠雄洽談中,「他計畫籌資600億元,趕在8..

中壢2家「渣打銀行」撤出後,都迎來買方整棟包軌,具長照醫療背景的公司以1.03億元買龍岡分行。具建商與飯店背景的公司,則以1.66億元買下中壢分行。在地房仲表示,中壢分行地段佳,位於「中壢銀行一條街」..

不少民眾買房為長期置產或收租,租金報酬率就是重要依據。近期有專家整理,北市捷運各線路中,租金報酬率最高的站點,竟是位於中和新蘆線的大橋頭站,平均租金報酬率可達3.67%。

在創造被動收入方面,我做的第一件正確的事情就是,在26歲那年買了房子。那時候,我剛開始有了一些關於財富的觀念,開始學會延遲滿足而不是亂買亂消費。我把賺的錢加上向爸媽借的一些錢用作頭期款,在重慶買了一間..

百萬YouTuber網紅Joman日前發布影片稱,在日本東京都內砸下約新台幣1500萬元,買下一處透天厝。對於名人前往東京置產,專家認為,從影片內容來看,該網紅於東京置產並非為自住,未來應是朝民宿進行..

許多房東為了節省成本會選擇「隔套收租」,既能提升房屋空間利用性,還能增加收益。一名網友表示,身為首購族的他,打算購入公寓隔套,自住一間剩下的出租,靠房租收益減輕貸款負擔,「想不到有什麼缺點,怎麼很少人..

台北天母經營25年的特色服飾老店「天母百柏」,去年2月底熄燈,原店址歷1年空租,近期房東開價3880萬元求售。在地房仲認為,受捷運發展,天母商圈發展核心逐漸往芝山站聚集,使得昔日蛋黃的中山北路七段店面..

買一間房「躺平」收租是許多網友的夢想,實際上當房東有很多困擾,民眾在社群平台《房東互助會》分享遇到「租客蟑螂」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案例,Lin's竹北房產筆記也整理幾個案例,讓房東們可對租客進行評估避免未..

北市商圈景氣逐漸復甦,讓店面價值也節節高升,近期士林商圈近期出現一筆1.38億元的透天店面交易,為該店承租業者文具業者「墊腳石」自己買下當屋主。另外,租金價位也漸回溫,東區去年11月再現單價萬元租金交..

馬來西亞一份產業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大馬的租金上漲5.5%,這比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期高出7.4%。自從高利率使得擁房變得更加昂貴之後,更多大馬人選擇租屋,連帶造成租金上升。

杜拜奢華房市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漲速最快的房地產市場之一,主要歸因是對投資者友善的政策變化與俄羅斯投資者大舉湧入,尤其是在俄烏爆發全面戰爭後。不過,最近可見這個浪潮正在減緩,..

曾是高雄知名地標的尖美大飯店,幾經轉換經營,最後由高雄鴻騰酒店承租,2023年結束營業後,房東近期開出每月130萬元招租,若整棟扣除當初尖美百貨範圍租下,租金約360萬元。據了解,屋主為大都會酒店,專..

西門町近期受惠於疫情回溫,商圈景氣回籠之餘,近期店面行情也創新高,實價揭露,位於中華路一段的一樓店面,屋齡已50年,去年8月以總價1.42億元、單價397.8萬元成交,刷新萬華店面單價歷史最高紀錄。

情侶或是夫妻一起買房,會擔心若是出了一部分錢,房子卻沒有登記在自己名下,以後感情生變,權利會受損,所以大部分人都會建議採用「共同登記」來保障雙方的權益,以免其中一方未經同意就擅自賣掉房子。

高雄老字號名店「梅家村排骨飯」、「高廬法式餐館」位於餐飲業一級戰區明誠路,擁有不少死忠顧客,屋主一次打包2家店面,開出3.93億元求售,不過「梅家村排骨飯」還在徵人,「高廬法式餐館」1樓則在整修,2家..

信義區「君悅排骨」每年租金312萬元,店面以1.68億元求售。經查,房東的戶籍登記在仁愛路豪宅「帝寶」5樓,推測可能就是知名投資客「劉媽媽」。在地房仲表示,該店面地段佳,開價合理。

從14號凌晨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的結果來看,在明年經濟成長、就業環境穩定以及通膨受壓抑的前提之下,台灣維持連三凍的政策利率合乎市場預期。預期在升息循環告終後,2024年擺脫大選沉悶氛圍與政策緊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