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賣壓」的查詢結果共404筆

國內住宅總量突破900萬戶,以每年10萬戶增加。專家表示,近5年住宅開工數量都超過10萬戶,今年可能挑戰2009年新高,未來3年完工量恐逾30萬戶,若不幸房市景氣反轉,新推案量大將成為市場修正的導火線..

近期高雄房市顯得平淡,但仁武區推案量仍不小,據統計目前銷售中的量體就有7場、1252戶,若加上即將進場的個案總戶數將有1500戶,更將是Q4新進場個案最多的區塊。不過業者表示近期新案價格雖然已經站上3..

新北市29個行政區中,房價最抗跌保值、最需要小心跌價、最具有價漲爆發力的區域分別在哪裡?《ETtoday》記者訪問2位專家,他們對於前2題有不同看法,但針對上漲潛力,則一致認為就是樹林區。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預計9月送交立法院審查,根據統計,台中待轉約超過200戶以上的共有6大行政區,其中太平、潭子和梧棲等新首購熱區,半年來待售戶數直接翻倍,惟南屯區賣壓比率有被消化。

當前房市買氣放緩,加上928檔期將有龐大案量進場,賣壓警報也逐漸浮現。統計各行政區建案待售戶數,發現賣壓最重的分別為淡水、龜山、板橋區。不過,專家表示,供給量大不一定就代表「危險」,若需求量與去化速度..

自2020年好市多COSTCO開幕後,台中北屯機捷特區內的商業機能正式啟動,再加上捷運綠線助陣,新預售案價碼已坐4望5外;從地價來看更是漲勢驚人,以目前機捷特區將進場重磅大案的「文北段」來說,7年內地..

近來台灣房市變數陡升、交易降溫,種種跡象都讓下半年台灣的房市充滿了不確定性,也讓眾多購屋民眾膽戰心驚,態度轉向觀望,深怕現在買房風險將大增。但「危機也是轉機」,若現在進場借助市場黑天鵝帶來的冷鋒與屋主..

台南房市近年的熱度非常高,其中交易量最大的就是安南區及永康區,而這2區也是近5年台南大樓開工建照數量、推案量最大的行政區,就有人擔心未來是否將出現賣壓,不過在地專家普遍認為這2區的需求仍大於供給,近期..

上半年住宅建照量持續擴增,達 8.6萬戶創下1996年來同期新高,實際開工量也同步增加到7.3萬戶,不免讓人擔心供過於求。但專家認為,雖交屋潮可能會陸續到來,但這2~3年買方以自用居多,加上房價已有一..

近1年高雄房價有感上漲,特別在台積電受惠區域漲幅更明顯,例如橋頭區的高雄新市鎮房價就從1字頭跳空上漲到接近3字頭,買盤有不少屬於投資、置產族群,不過目前該區段的待售量約佔總量體的12.5%,且價格未見..

台中近幾年造鎮個案遍地開花,造成住宅流量及存量倍增,對於台中最有可能房市泡沫化的區域,從內政部統計新建餘屋量、空屋數量來觀察,專家點名海線清水、太平2區在未升息前的數據相較其他區域更危險。

桃園龜山A7重劃區近年來受大型建設等利多加持,吸引不少建商進駐,不過近期出現供給過剩問題。根據內政部統計,龜山區2021年第四季新建餘屋量高達達1970宅,較去年同期暴增152.56%。不過,當地代銷..

富住通商用不動產今(22)日舉行下半年不動產市場發表會,與會專家多認為雖然供給量大但高雄的剛需市場仍穩健,因此房價不至於有下修的趨勢,不過要注意當預售的量體最終回到市場銷售時,去化時間拉長,就可能將原..

今年以來,升息、肺炎疫情、地緣政治衝突、股市大跌等房市黑天鵝來勢洶洶,加上政府打炒房利箭也蓄勢待發,一切都給房市發展增添了許多變數,此外,內政部先前祭出「預售屋限制換約轉售」修法規劃,對於漲勢兇猛的預..

房地合一2.0對交易量影響大?對比新制前後1年的移轉棟數,發現六都雖呈現量縮,但幅度不大,與當初房地合一1.0存有頗大差距。其中,高雄市在新制上路後1年,交易量僅減少0.1%,幾乎不受影響。

內政部將修法限制預售屋轉售,隨著腳步越近,中部地區網路待售「換約」物件大幅出籠,不少「緊急換約!」、「禁換約前須脫手!」等關鍵字浮現,投資客也認為若房市反轉,預售屋將成「崩盤搖滾區」,倒不如找找看中古..

上半年高雄新建案銷售速度下滑,根據業者統計,高雄6個主要推案的行政區已推出的新建案當中,還有約1.1萬戶的量體未銷售,但專家認為成屋僅有2000戶仍是歷史最低水位,短期沒有賣壓過重的問題,2~3年後預..

房市面臨修正壓力,議價空間拉大,顯示買方無力追價,房價開始鬆動。專家認為此時正是自住買方進場看屋的時機,政策面(打炒房)、市場面(待售物件多)都偏向買方,自住民眾可借力使力,並善用議價技巧大膽出價,有..

眼看台灣房價已經來到歷史高檔,很多人為買房感到焦慮,希望能早日買房圓夢。不過,日前央行預告未來有可能會限縮30年期以上的房貸,而且又再次升息,引發民眾熱烈討論。

台中海線地區大樓預售屋產品短短2年內從1字頭迅速站上3字頭。根據內政部預售屋實價登錄資料,沙鹿「久樘晶漾天鵝」、「侑峰鑫生活」、「凱悅W」、「允將上上謙」都已出現3字頭紀錄,反觀透天產品,在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