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大案」的查詢結果共634筆

龍年春節假期剛結束,2024開春台中房地產買氣未見衰退,據市調透露,各大熱門案場平均來客20~30組,高標來到40組上下,與農曆年前平均週來客相差無幾,業者則表示,雖然春節假期不長,但目前房市利空出盡..

打炒房一波波,造成買賣雙方價格出現拉鋸,根據高雄市代銷公會統計,目前三民區預售庫存1854戶、成屋庫存1109戶,案量總庫存達2963戶,為全市庫存量最大區域,其次為左營、楠梓區,專家表示,三民、左營..

2023年雙北銷售最火燙的預售案排行曝光,冠、亞軍位於三重,單年度銷售皆破9成。冠軍是成功二街「益欣湛陽」,由寶佳機構打造,走相對低價路線;亞軍則是茂德指標大案「都廳大院」,量體頗大,但擁新北第二行政..

2023年受打炒房衝擊,加上台積電設廠一波三折,高雄房市買氣猶如洗三溫暖,快銷案大幅減少。統計實登發現,去年高雄預售案僅2案為「確認完銷」,銷售成數最高的前3名,去年銷量均超過9成。專家分析,均分布在..

歲末迎新迎龍年,統計台中市2023年的房地產交易,全市29個行政區當中,仍以北屯區交易量最旺,全年買賣移轉棟數8005棟,成為唯一突破8000棟大關的行政區;不過年增率表現最佳的地區,則是海線的梧棲區..

雙北2023年買賣移轉棟數冠軍出爐,台北市由中山區拿下,但年減11.5%,新北則為淡水區,在整體量縮的一年中,逆勢寫下年增近3成佳績。專家表示,這兩區共同具備低總價優勢,搭配下半年新青安,使買氣有感回..

2024總統大選落幕,由於過去4年政府祭出不少打炒房政策,讓建商怨聲載道,CTWANT記者在大選後採訪各大建商、代銷業者,趁內閣改組前,業者大吐苦水及建言,期待新政府在抑制高房價上能對症下藥,尤其是地..

三重菜寮捷運站近期不少新案、新成屋,緊依著三重綜合體育館興建,且房價表現突出,例如寶佳機構新成屋「築禾交響院」,除近期實價出現逼近7字頭的新高,且剛交屋就轉手的9戶屋主全都賺錢,其中有一戶持有約4年,..

鄉林建設(5531)時隔多年回到北市蛋黃區,在吉林路、農安路口的千坪基地推出「鄉林中山賦」,預估開價160萬元以上。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指出,此案經20年整合,仍有4戶無法加入,雖說之後地主反悔,「但..

國產(2504)代子公司以16.4億元,出售台南整棟「國賓影城」,預計處分10.4億元。本次交易土地約1260坪,專家分析,該地段非常好,未來若推出住宅,將成指標大案,成交上看6字頭。

台中在地最大代銷業者萬群地產,今(30)日舉辦尾牙宴,統計萬群地產2024接案量突破558億元大關,且合計萬群地產在線銷售與即將進場個案合計1178億元,皆為在地單一代銷的歷史新高。

台中市房價高漲,土地交易趨緩,不過越來越多開發商重回市中心獵地不說,最新消息指出,才剛宣布將深耕台中的亞昕國際(5213)過去整合1.5年位於北屯區大連路約2000多坪基地,將與台中品牌建商鉅虹建設合..

近年商用不動產交易熱絡,北台灣重鎮內科園區也年年開紅盤,盤點近5年度最貴交易,買方包括萬海、三商美邦、中國人壽、崇越科技都成為當年度「內湖房產王」。而今年才剛過1個月,市場就傳出佳音,台達電包下2棟廠..

由麗寶集團旗下名軒開發打造的淡海指標大案「名軒海樂地」,於2024迎接全新的一年,「名軒海樂地」為了感謝已購住戶的支持與信任,1月20日盛大舉辦百萬交屋抽獎活動。這場活動不僅象徵首批新年即住新家的客戶..

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他指出2023年北台灣重劃區推案量縮,重點推案熱區都在三重區。而2024年有2大區塊,包括桃園龜山、A20重劃區,都是可多留意的區塊。

上櫃品牌建商亞昕國際開發(5213)展望2024、2025年更是勢不可擋,預計分別有8案與4案將完工,其中更重壓中台灣,估手上握有3百億案量,亞昕國際開發董事長姚連地直言:「台中市6字頭便宜。」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台中在地建商國雄建設今(22)日舉辦尾牙感恩餐會,由總裁許坤仲、二代接班的國雄建設董事長許智翔,共同宣布2024年推案上看300億元,其中彰化員林、台中沙鹿新案都將打破在地區域..

去年歷經平均地權條例上路、新青安貸款利多、囤房稅2.0三讀通過,全台房市如搭雲霄飛車。據591新建案統計,新建案戶數較前年減少15%,僅10萬餘戶,但房價高漲,推案量突破2兆元,年增7%。CTWANT..

前身為總太地產的富華創新(3056),2023年因僅有台中南區總銷約9.1億的「女王萬歲」完銷案交屋入帳,2023年營收15.2億元,年減82.49%,不過富華創新今(18)日表示2024年重壓水湳經..

去年受大選、全球經濟不穩等影響,建商推案腳步趨緩,據《住展》雜誌統計,2023年北台灣住宅新案推案量約1.1兆元,創下2020年以來新低。其中,以基隆市年減52.9%衰退幅度最大,其次為桃園市減幅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