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雙薪」的查詢結果共247筆

1元可以做什麼?1元可以在買東西的時候加購塑膠袋、緊急的時候在街頭打公共電話?市井小民最大心願就是趕快存一桶金,搬進真正屬於自己的家,但現在不用再存這麼久,也不用拮据過生活,如今就有建商打出「1元起家..

一名年收入250萬元的民眾想買房,本身存有500萬頭期款,然而他捨棄3至4千萬的豪宅,只敢買2千萬的房子,原因就是怕被裁員,讓友人不免讓人好奇,「雙北三、四千萬的房子哪種人買?」掀起眾多網友討論。

現在許多年輕人或剛成家的雙薪家庭,對於「買房」的既有印象就是「房價高得嚇人」、「完全買不起」,但最近就有小資女跳出來在網路上分享經驗,只要不把目標設定在雙北,往鄰近縣市如桃園找起,一般人還是能買得起房..

母親節將至,除帶媽媽吃大餐,到接待中心看房、或是到賣場走走,也不失為一個選項。有代銷業者趁勢於本周末,在接待中心舉辦如精油蠟燭、永生花的DIY活動,也祭出公益按摩,慰勞辛苦的媽媽。而土城地區新開幕的「..

買房對多數家庭來說是筆相當大額的開銷,一個決定將影響2、30年財務規劃。近日就有男網友跟老婆一同看新屋,2人薪水約6萬元,房子貸款30年、月繳2萬5千元,最後卻因為要買、不買成了最大衝突點,連日來吵了..

出國度假若是難得住進五星級飯店,享受氣派接待大廳、奢華建築風格、優雅庭園及格外舒適的房間,一定是畢生難忘的回憶之一。現在回到國內,竟然有機會入主以各國喜來登飯店風格為藍本,打造的精品飯店宅,實現回家就..

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許多人轉而租屋,若雙薪家庭租屋預算不超過2萬1千元能租哪裡呢?崔媽媽基金會表示,只能租到公寓,但對於上班族而言,其實相當不便。實際搜尋租屋網站,真正能租到的物件又不到63件,且許多..

台北市地政局今發布最新一季房市指標溫度計,民眾負擔房價能力,已連續4季亮出紅黃燈,代表負擔過重。屋比房屋比價創辦人葉國華表示,2009年第一季房價仍在40萬元時,購屋族尚可負擔,但10年過去了,民眾薪..

綜觀機捷沿線房市,A7(體育大學)站所在的重劃區,不但地利位置遠勝大林口周邊區域,且房價仍牢守2字頭,若以購買2房估算,每月房貸僅2萬5千元左右,與租金行情相去不遠,大部分雙薪家庭均能負擔,亦無須犧牲..

專家常說買房就得跟著政府腳步走,位於桃園市中壢區與大園區交界的青埔特區,內政府就有近10項重大建設,還不包括民間投資案等,據桃園市政府統計,官方和民間在青埔投資金額已達到600億元,說該區是中央、地方..

雙北房價居高不下,首購族不知從何選起,專家根據雙北民眾收入及貸款推估,台北市合理首購區間,可從總價約1100萬元著手;新北市則可挑選總價900萬元產品。對此,房仲業者圈選出雙北11區,讓首購族圓成家夢..

皇普建設日前公開「防水獅」造型公仔、宣布防水保固10年決心,也讓「皇普MVP」成為桃園龜山地區首座防水保固達10年的住宅案。正式公開的「皇普防水獅」則為形象代言人,宣示皇普的決心。

雙北房價高影響租金月月創新高,已經連續50個月上漲,據屋比房屋比價平台統計,雙北地區待租物件中,以北市待租套房平均租金開價最高,一坪要1686元、整層住宅一坪也要1491元,而以承租一間10坪大的小套..

高房價、高租金時代,引發社會弊端,年輕人為了要有自己的家得背負沉重貸款壓力,甚至淪為房奴,更不論多數人要在35歲前有錢買房根本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為此《ETtoday新聞雲》今天(29日)舉辦「2019..

台灣人傳統觀念「有土斯有財」,辛苦存錢到有辦法買屋時,卻常遇到「該怎麼挑?」、「有沒有參考依據?」等問題,東森建設總經理賴建程在「2019台灣房市論壇」就以專業建議,提供給有買屋需求的人參考。

根據鄉林建設(5531)統計,近年來女性在購屋決策的主導權明顯成長,鄉林不動產研究室針對雙北女性買房的調查發現,綠地休閒、捷運交通與學區教育是現代人置產選屋的三大考量因素。鄉林建設表示,女性購屋首選,..

內政部統計2018年不動產交易移轉棟數超過27萬件,較2017年增加4%,買氣升溫,帶看需求大幅增加,據台灣房屋雲端中心統計,2018年網路預約看屋量比前一年成長了82%,為提供民眾更快速便利的看屋體..

不管是有殼還是無殼,蝸牛都有各自的煩惱。有殼族煩惱房貸支出,不敢任意換工作,就怕繳不出房貸;無殼蝸牛雖說沒房貸壓力,但畢竟住的不是自己的房子,不免會煩惱房東哪天突然要收回房子不租了,壓力一樣不小……。..

園區客的高所得與特殊購屋習性,是支撐新竹地區房市長年相對穩定的重要因素,發展自成一格,而除了新竹市、竹北市等地常見園區客的購屋蹤跡,近年距離竹科車程20分鐘的苗栗竹南基地設立,也因園區客的進駐與相對低..

近十年來,竹苗地區房市客層幾乎都瞄準竹科(包括新竹科學園區及竹南科學園區)的所謂「科技新貴」,也似乎只有這些月入四、五十K以上的高薪族群,才負擔得起近年來營建業者所推出的千萬以上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