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評定現值」的查詢結果共50筆

不少父母出資幫子女買預售屋,或取得房地所有權再轉讓給小孩,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提醒,預售屋是屬於遺產及贈與稅法第4條所稱的有財產價值之權利,父母應在贈與日後30日內申報贈與稅。

今年2月戶口數量出現暴衝式增加,光2月戶口數量大增7.9萬戶,對比增加數量今年是去年同期的8倍。信義房屋專家表示,主要原因可能與房屋稅新制上路有關,現在必須要設籍才能適用住宅稅率,政府也密集宣導與主動..

2023年全台有超過17.3萬戶房屋減徵,年增37.4%,和公益出租人上路後第一年的2018年4.3萬戶相比,更是成長逾2倍。其中,公益出租房屋集中在六都,目前達14.6萬戶,占比逾8成,各縣市當中,..

新的一年已來臨,如果有想要賣房的人,在有念頭的那一霎那就該開始準備了!因為買賣房屋都有許多稅賦,而政府也有政策獻給「符合條件」的人。例如常見的「一生一次」或「一生一屋」來減輕土地增值稅,但這兩個是什麼..

台北市近2成住家不用繳房屋稅,件數年增5920件。專家表示,台北市住家房屋現值低於10.8萬元就可免稅,其中屋齡越高、現值就會越低,觀察北市30以上老屋超過65.3萬戶,並持續增加,低於課稅門檻的房屋..

5月報稅季又來了,不只有所得稅要繳,房屋稅也是一大支出。一名網友就說,之前住在台中,當時繳房屋稅大約3-4000元,還不至於造成負擔,沒想到今年搬到新北市同坪數新房,房屋稅直接漲10倍,竟要繳3.4萬..

立法院三讀通過俗稱「囤房稅2.0」的「房屋稅條例修正案」,將於今年7月起實施,明年5月正式開徵,屆時,非自用住家房屋稅率將提高為2~4.8%,政策上路後,預估約有96.8至135.8萬戶房屋稅負會增加..

5月房屋稅單來了,但竟有約247萬戶住宅不用繳房屋稅,其中以新北市最多,且成長件數也最多。專家表示,免稅房屋須同時具備2大要件,房屋評定現值低於課稅標準,大約10萬元左右,且房屋需為住家使用。

出售房屋時要繳財產交易所得稅,得繳多少?若有繳房地合一稅,基本上就與舊制報稅無關,但有鑑於近年房價漲太多,適用舊制報稅的民眾繳納又太少,因此財政部連4年調升所得額標準趴數,以房價漲很兇的新竹為例,就從..

財政部調降高價宅交易稅門檻,房仲業者統計去年七都交易,新標準適用件數增加1790件,其中新北、高雄增加超過200%,成最大苦主。而台南僅增加37%,主要是因區域發展集中,加上對高價宅接受度仍低,影響反..

「囤房稅2.0」即將於7月上路,其中,全國單一自住稅率從1.2%降至1%,雖對全國民眾都是利多,不過原本北市自住稅率為0.6%,因此反而北市自住客自住稅率從0.6%漲至1%。

日前囤房稅2.0三讀,財政部預估約有96.8~135.8萬戶房屋稅負會增加。專家指出,新屋的房屋評定現值高,再乘上高稅率,非自用住宅的稅負壓力將有感增加,其中台中、新竹縣新屋占比高,可能形成潛在賣壓。

囤房稅2.0今三讀通過,市場上充斥「推升租金」說法。不過,台北市租服公會表示,租金不會因單一政策就明顯上升,且囤房稅2.0上路後,預期租屋貨源將增加,對租屋族來說是好事情。

行政院2023年9月拍板通過《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也就是所謂的「囤房稅2.0」,未來若三讀通過,勢必對多屋族造成影響,更有不少人擔心,未來房東繳納的稅金變多,恐怕會轉嫁到租屋市場中,變相加重租屋族負..

近期在中小型建商中盛傳「國稅局全面大查稅」,根據大台中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統計,有3成以上會員被查稅、追稅,不過獲利繳稅天經地義,建商為何群起激憤?大台中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至亮就痛批:「..

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去年第4季六都契稅金額每件在3.6萬~5萬元,全國平均每件4.4萬元,意即平均買1間房屋要繳納給政府的契稅金額,就要4.4萬元,相當於上班族1個月的薪水。

中央日前推出「囤房稅2.0」,將非自住房屋稅率調高,並改為全國歸戶。房仲業者觀察,新北市持有非自住住宅的人數全台最多,且新北市也尚未實施囤房稅,因此,新政推行將以新北市民衝擊最大。此外,未來新政若上路..

5月報稅季來臨,不少首購族得付出契稅、房屋稅等成本。而綜觀全台各縣市中,平均契稅金額最高者竟是新竹縣,買屋要繳納6萬元契稅,比台北市足足多了1.5萬元。信義房屋專家認為,新竹縣由於新房供給大,因此單筆..

5月報稅季節將到,日前一名IC設計工程師在Dcard發文,透露自己年薪約700萬元,股利約200萬元,但一年卻要繳200萬元的稅,讓他相當崩潰,詢問網友「節稅」之道,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有網友建議買房..

隨著5月報稅季到來,除要申報最基本的所得稅外,有房者不管是持有或是買賣,都會涉及6種稅費,例如買方需繳印花稅、契稅,而持有者要繳納房屋稅、地價稅,至於賣方則要負擔土地增值稅、售屋所得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