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房貸負擔」的查詢結果共147筆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去年第三季新增房貸的貸款期數再創歷史新高,來到24年又3個月,換算為291個月,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台中、台南、高雄與新竹縣,房貸期數都超過300期,也預告30年期房貸..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8年前分析亞洲四小龍的訪談影片近期再被挖出,影片中他直言,台灣經濟在10多年中已失去明確發展方向,連買房可能都不在新生代年輕人的人生規劃裡。對此,國民黨青年部前主任陳冠安表示,該影片為..

打炒房草案雖然農曆年前才三讀通過,但效應早已經發酵,嘉義市就是明顯的例子,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嘉義市近1年預售屋房價漲幅不如中古屋,專家認為這與預售屋風險增加、中古屋仍是交易大宗有關。

台中市西屯區擁有最高昂的房價,不過最便宜的房價路段,竟也仍是西屯門牌,根據資料顯示,西屯區福聯街平均房價鑑估值僅403萬元,與最高價的七期市政北七路,平均房價鑑估值7756萬元,相差19倍,信義房屋專..

這段時間房市利空不斷,推估2023年房價走向微幅盤整,但也將是首購族進場的最佳時機。然而,面對這波升息循環,房貸利率連4升,建議首購族可利用3招減輕房貸負擔,其中包括40年房貸,但這部分銀行有潛規則,..

「薪水不漲,房價一直漲」是年輕人普遍的共鳴,信義房屋專家更直言:「近2年房價飆漲,已成為年輕人心中的痛。」對此,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呼籲,政府應盡快做包括利息補貼、拉高貸款成數、拉..

隨著中央銀行日前接連宣布升息,有民眾馬上哀號,「大家的房貸利率又要上升了!」「完蛋要斷頭了……」「我房貸真的繳不出來了。」其中,就有網友無奈表示,「我們這裡的管委會,正在討論漲價」,雖然住戶心中幹譙,..

這幾年房東突然一次大漲房租已不稀奇,但加拿大一名網友在12月31日表示,他房東突然說因為房貸負擔增加,必須將他們現有1600美元(約新台幣3.6萬元)的租金調漲至2500美元(約新台幣5.6萬元),讓..

全台房價高漲,消費者購買能力不變情況下,只能選擇較高屋齡的產品。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第三季全國住宅平均買賣屋齡高達26.91年,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六都僅桃園以20.73年追平過去最高紀錄,其餘五都全..

房價節節攀升,但與薪水兩者之間的漲幅形成鮮明對比。東森房屋研究中心調查發現,從2011~2021年10年間,全台平均可支配所得漲幅約12.1%,而房價漲幅接近5成。其中,台北人負擔最重,1年可支配所得..

近期受央行升息等因素影響,房市買氣出現降溫,不過若觀察聯徵中心最新第二季資料,20~30歲購屋族群,佔比較上季逆勢成長1個百分點,申貸人數也倒增4.5%。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此族群..

基隆緊鄰雙北,但平均房價幾乎只有台北的1/4,新北的1/2,可謂是大台北地區的「房價窪地」,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Q2基隆的房貸負擔率低至24.06%,是全台房貸負擔最輕的縣市,也是北台灣唯一..

全球通膨升溫中,房價上漲速度令人叫苦,雖然不少人努力工作,成為百萬年薪族,結果要買房時價錢又漲了,根據最新聯徵中心資料顯示,現在相較於10年前,房價多出約250萬,坪數甚至還縮水4坪!消息一出,引起熱..

澳洲人在疫情期間因減少消費,相對存下不少錢,加上高薪資收入,房貸負擔相對較能應付,不過澳盛銀行(ANZ)執行長艾略特(Shayne Elliott)指出,隨著抵押貸款利率的彈升,存款與房貸之間的緩衝空..

買房是終身大事,目前台灣的高房價,揹房貸生活也不容易。對此,有名女子好奇,現在究竟該如何繳房貸,也希望能在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減輕負擔,貼文曝光後,引起廣大討論,其中有3個字最常被網友們提到。

六都消失的首購區大追擊!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全台各地區每年每戶可支配家庭所得,取其1/3作為每月可負擔房貸。《ETtoday房產雲》回推各區可買到的新預售案總價,發現除桃園市,其餘五都精華區內的房價..

全台房價卻越打越高,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全台住宅買賣契約總價從去年第四季起,已連2季破1200萬元,與5年前的起漲點相比,更足足漲了33%、214萬元。對比主計總處公布2017年以來平均受雇..

對比10年前,年薪百萬族群的購屋總價相差250萬元,且購買坪數縮水4坪。專家表示,過去該族群的房價所得比為8~9倍,現在則增加到11~12倍,但現今30年期房貸當道,可有效降低每月負擔。

江翠北側重劃區,具整體土地全新開發的規劃優勢,距離新板特區車行約10分鐘,又鄰近新月橋、大漢橋等5座橋,以及新北環快、快速道路,聯外交通機能佳,不僅受雙北購屋族青睞,近年來更成為北台灣水岸重劃區最受矚..

30~40歲族群的平均購屋總價來到1100萬元以上,10年大增約400萬元,而貸款年限也隨之增加。統計Q1平均房貸期數達24年,比起10年前多出5年時間。不過專家表示,未來就算房價繼續上漲,政府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