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投資人」的查詢結果共849筆

新北市中和區出現整棟大樓法拍案例,該社區名稱為「嘉泉名璽」,每戶底價從500萬元~1,200萬元不等,一口氣拍賣80戶,一拍總價11.6億元,預計2月19日進行一拍。寬頻房訊發言人徐華辰表示,該案抵押..

今(25)日除了是行憲紀念日、聖誕節之外,也是各縣市長就任的日子,高雄市因為韓國瑜當選,整個業界似乎席捲一股韓流風潮,高雄經濟即將起飛,但高雄市地標「85大樓」中的「樂活商旅」以及「君鴻國際酒店」還來..

東京不動產是否投資先緩緩?東京仲介業者表示,包括以東京店面、東京商辦、東京房屋為主的標的物,目前價格已經來到高點盤整,如果近來投資人才開始投資東京不動產,未來即使售出,獲利可能也有限。銀行對於物件的貸..

今日台灣搜房、亞太國際地產公司涉鼓吹民眾投資英國等海外不動產,從中不法吸金12億元遭收押情事,再次讓國人對投資海外不動產出滿疑慮。對此, 哈塔瑪斯國際地產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陳啟明表示,無論投資國內、國外..

央行昨(21)日宣布利率連十凍,維持原息1.375%不變,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在央行正式宣布之前,就以分析凍息機率較高。而台灣凍息相對美國不斷升息的現況,孫明德在「中信房屋Q4宅指數」記者會上..

全國最大的水域陸域綜合遊艇港招商案─安平港遊艇碼頭招商投資案,預計2019年可完成遊艇碼頭建置,2020年底完成全區開發,由最優投資人亞果遊艇集團取得全區12.7公頃,涵蓋陸域9.7公頃、水域3公頃與..

不論是東京不動產或是大阪不動產,從2011年以來可以說海外置產的新藍海,東京不動產從一開始的都心五區、山手線內的區域拓展到23區,甚至有海外投資客看到橫濱以及神奈川縣與千葉縣;熱潮持續幾年後,隨著東京..

位於松山區的位於松山區的「京華城」在民國90年風光開幕,當時因特殊的「球型建築設計」成功吸引大家目光,之後歷經風災、改建等風波,營運狀況似乎不如開幕時的風光,在年年虧損的狀況下,股東在今年2月26日召..

堪稱台北市標售市場史上總價最高的「京華城(Taipei Living Mall)標售案」於今日(12日)正式截標並開標,共有五組投資團隊領取標單,先前有意願以全區投標方式投標,未料最終無人投標,以流標..

CCIM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今(5)日舉辦2018台灣CCIM不動產論壇,邀請到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及各方業界專家,討論明年趨勢與展望。喬誠不動產總經理張啓烽認為,台商回流將促進2019年「土開交易」創新高..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與樂富資本共同出資之「樂富一號之物業管理機構,最終募集之金額為新台幣105.8億元,將於明(5)日於台灣於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基金代號:01010T。

2013年日本申奧成功,不僅引燃全日本人的熱情,東京房市戰火也宣告點燃。若想投資新屋、中古屋當海外包租公,挑選物件時要慎選精華六大區。然而,對於眼光放長遠的投資人來說,新屋、中古屋的投資報酬率已不在最..

自用與投資需求看漲,台北全棟商業大樓交易5成落在內湖科技園區。根據CBRE世邦魏理仕於今日發佈內科投資市場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過去十年間,大內湖科技園區的商用不動產投資活動平均佔每年台北市總交易金額的2..

財政部公布,今年地上權標售情形總共列標25宗,其中標脫8宗,分別為台北市3宗、彰化1宗、高雄市4宗,總得標權利金達115.62億元,標脫率為32%,已經是連續第2年上揚。

自從1991年日本經濟泡沫化之後這20多年來,日本全國土地平均單價並未上漲;大眾都認為日本的不動產市場並沒有成長,並不適合進行投資。而睽違了27年第一次評價值上漲了0.1%,這可謂是吹起了日本不動產將..

繼北部豪宅「宏盛帝寶」傳出數件法拍消息後,南部高雄前鎮區的「百立海洋帝寶」也隨之淪陷,遭法拍的13樓物件,於今(8)日下午3點進行一拍,底價為6,150萬,換算單價47.81萬,結果確定流標。根據實價..

截至2018年10月,台灣搜房網統計最近1年倫敦置產說明會準買家樣貌,結果顯示「超過6成有國內置產經驗」、「倫敦三環為最感興趣的區塊」、「置產預算英鎊41-60萬元占比最高」。

海外投資最怕預估錯誤,若沒有租賃公司幫忙管理、招租,恐淪為「海外房產孤兒」。近年許多名人大談前進東京房市的買房經,做為旅遊時自住,或是長期出租、賺取租金報酬,讓不少投資人心動。然而,看專家分析利弊,不..

台灣房市低迷許久,投資人動作趨於保守,但動作快的投資人早將目光瞄準海外不動產,抓準進場時機,挑選到保值甚至增值的物件。即將在2020年迎接奧運盛事的東京,在近年湧入大量就業人口,居住需求持續升高,加上..

「中美貿易戰」導致「台商回流」潮持續發燒,根據CBRE世邦魏理仕發布公業土地市場調查,107前三季工業地累積交易高達101億元,其中74%為企業購地建廠需求,但現下工業用地存量明顯無法因應台商回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