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增幅」的查詢結果共669筆

今年下半年的房市會不會好?根據購屋者的意向來看,應該是不錯,信義房屋的第3季購屋意向調查顯示,購屋信心是7年來最佳,有近3成的受訪民眾認為未來房價將會上漲,比去年同期增加81%,更有超過一半的受訪民眾..

據統計, 六都中桃園移轉棟數較去年同期成長13.15%,增加幅度最大;其中青埔特定區受惠區內重大商業設施陸續完工、啟用,桃園高鐵所在地人口紅利不斷,更在此波疫情中逆勢增長; 業者分析,桃園市新增重劃區..

雙北房價高不可攀,年輕族群成家多半選擇移居外圍,選用距離換房價,造成「脫北者」戶數增加,以六都中桃園最近1年5個月戶數成長幅度居冠,其中漲幅最劇前3名,依序是大園區、觀音區、八德區。

雙北6月房市買賣移轉量回溫,其中新北市移轉量表現優異,月增2成,再進一步分析,量增最多的行政區域,分別是板橋、三重、永和及淡水4區,平均增4~8成,不過地政局解釋,除板橋區以外,其餘多受新成屋移轉增加..

隨著疫情穩定,報復性購屋買盤似乎現蹤,根據桃園、台中地政局今天公布6月房屋買賣移轉棟數,兩地月增2成、年增逾1成,其中上個月還在大衰退的台中市,這個月死灰復燃,年增300多棟,移轉量更集中於北屯區、西..

睽違多年,北市頂級辦公室市場受企業暫緩擴編,以及出現新供給量,使得空置率上升,高力國際最新統計,北市中心辦公室空置率今年第2季上升至5.11%,不過租金卻未受衝擊,仍為房東市場態勢。

隨著疫情趨緩並開放解封,6月國內中古屋持續有遞延性買盤回流,各房仲業者統計內部交易量,跟5月相比紛紛呈現正成長。房仲業者指出,房地產在後疫情時代雖無重大利多,但「沒有壞消息就是好消息」,預估第3季表現..

民眾對於健康意識逐漸高漲,尤其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民眾在家時間拉長,居家運動設施儼然成為房市強打賣點,台中建商更是推出豐富運動公設搶市,包括「遠雄之星8」推出海線唯一整座室內籃球場、「洲際W」600坪獨..

隆大營建(5519)今天舉行股東會,會中決議發放現金股利每股1.35元,該公司近年與多家知名建商合作建案,也有不錯的表現,今年除推出大樓建案外,也將在仁武區推出200戶的造鎮別墅案。董事長陳武聰指出,..

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2019年全台須課徵「囤房稅」的住家非自住用房屋共68.55萬戶,比2015年增加6.75萬戶,增幅約1成,其中以台中增加1.59萬戶最多。

最新公布全台有7.8萬宅新建餘屋,與歷史高點比較,餘屋壓力鍋有南移趨勢,其中台中1年內增200多宅,餘屋量集中在3屯區,對此房產專家表示,台中3屯區一直都是房市熱區,近年又有民間投資案、捷運綠線通車議..

北市中山晴光商圈屬於早期規劃的商圈,商圈年齡已至少40年的光景,所以不論是交通還是生活採買都已到位,區內不乏像是晴光紅豆餅、晴光意麵等知名小吃,相較北市其他區域,這裡可以找到500~1000萬元的套房..

中國全國人大會預計將於28日審議制定「港版國安法」,引發香港民眾反彈而走上街頭抗議,加上之前的反送中運動,更是催化港人「移民台灣」的動力,港人來台居留及定居人數,年增幅分別逾4成、3成5;另外也觀察,..

今年股市、匯市與商品油價都劇烈波動,反觀台灣住宅租金不但未受影響,依然持續走高。根據近2年網路待租物件開價發現,六都租金開價年增幅2~4%,換算如果在台北市租一間10坪套房,每月就要1.6萬元,幾乎是..

台北市政府地政局公布最新房市交易數據,北市109年1月實價登錄交易件數共816件,較去年12月減少28.92%,交易總額為191.72億元,較去年12月減少31.10%;住宅價格指數104.47,較去..

富人盤踞的大安區,區內新成屋的單價動輒百萬,然而相較於大安、敦南等重點區域,捷運六張犁站周邊以同樣擁有便捷交通、高密度公園校區,同時更擁有漂亮房屋價差的區域特質,成為近來置產族精打細算的購屋首選熱點。

房仲業者統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20年4月買賣房屋的價量變化,房市在疫情的影響下,加上各行業的無薪假衝擊,房市走弱,其中高雄和去年同期比較,價量皆跌4%左右,專家表示,疫情如果控制得當,估計5月以後..

疫情攪局,北台灣329檔期推案量減少,隨著疫情趨緩,遞延到520檔期,也出現年增百億元情形,據《住展》推估,北台520檔期推案量,比去年同期增百億,且新釋出建案開價普遍偏高、中間坪數供給量明顯擴增,並..

2016年上路的房地合一稅,最大特點在於僅課徵「賺錢」的交易。根據財政部的統計數字顯示,台北市Q1稅收年增幅高達205%最多,而稅收總額最高的,則為台中市的4.55億元。專家分析,稅收激增一來顯示短期..

家戶購屋比是觀察房市買氣的指標,也就是每百戶家庭中有購屋的比例。房仲業者統計今年第1季家戶購屋比,六都中以桃園市及台中市的買氣最強勁,家戶購屋比分別為1.17%、1.06%。業者認為,桃園市及台中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