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平均地權」的查詢結果共693筆

去年不動產業家數創下新高,但銷售額下滑到1.77兆元,年減4.6%。專家指出,景氣高檔會伴隨著開店數來到高峰,但整體市場產值已出現高檔下滑,今年買賣移轉棟數陷入30萬棟保衛戰,新案買氣也難在短期內明顯..

統計台中市科技園區旁的5個行政區全年預售屋成交戶數,占全市預售屋成交量1/4,且進一步細究,各行政區銷量最好的建案,並非以價格取勝。業者分析,科技族群購屋重規劃配備、性價比與地段未來性。

民眾買房子都想撿便宜,但是如果看到太便宜的物件可別高興得太早,因為很可能是「權利屋」,這種房子買到的只有使用權,並沒有土地或建物的產權,而且地主很可能就是國家,未來只要國家要行使權力可能就會遭到拆除,..

昨(20)日本刊才報導高雄有多家開價億元的飯店求售,今(21)日實價登錄就出現飯店成交的消息,位於前金區的「我家商務大飯店」及三民區的「新金山大飯店」分別以1.29億元及6450萬元成交,證明飯店接手..

桃園一社區外觀照曝光,讓網友強迫症發作「真想把它按回去。」特殊的建築設計,也讓許多網友發揮創意,留下令人會心一笑的回應。在地房仲表示,這像電燈按鈕的窗戶沒有特殊功能,應只是建商當初的美觀設計。另外,該..

高雄仍有許多民眾最愛的住宅型態是透天,若想在南高雄用500萬元內買到透天,包括前鎮、小港、鳳山等行政區還找得到,周邊生活機能都不差,但專家指出這種物件通常屋齡高、坪數小、面臨道路窄,能否貸款也要打問號..

桃園市由於房價基期與雙北市相比仍低,近年來吸引不少年輕「脫北者」移入,根據內政部統計,2022年六都扶幼比10年內縮減最多的城市,就位於桃園市。另據實價,桃園市也是購屋坪數下滑次多的都會,近10年縮水..

位於台中市西區主要幹道的五權路上,國美館、勤美誠品附近,有一處精華三角窗、面公園的「空洞屋」,據鄰居描述,該屋從他15年前搬到這時,就已經是廢墟。如此精華的地點卻出現廢墟,背後故事引人好奇。

長期被稱為「北海岸鬼樓」的「海灣新城」別墅社區,在去年8月拉皮「換臉」後迎來第一筆買賣交易,1樓店面以450萬元交易,單價11.6萬元創近10年實價以來最高價。實際走訪,1樓已有零星幾間店面正籌備開店..

位於台中工業區一路72巷的台中市「市95」總面積約764坪、建蔽率60%,容積率240%的市場用地,台中市經發局表示,將徵求民間參與投資,即日起至6月13日止,將以BOT模式,結合都市計畫公共設施多目..

專家名嘴是直言今年房價必下修,但目前高雄新建案不僅房價未見下滑,甚至還有上漲的趨勢。中古屋雖然房價開始出現鬆動,但幅度也不大。在地房仲表示,蛋黃區議價幅度比起去年僅增加約5%,外圍蛋白區則約10%。

購屋者撿便宜,將眼光看往法拍屋。但近期新北市林口區知名社區「立軒天美」4樓戶法拍,卻引起34組人爭搶,最終得標人得要加價886.2萬元、總價2650.2萬元才標得。底價從每坪22萬元、飆升至38萬元,..

近期高雄演唱會不斷,帶來大批的消費人潮,就連六合夜市也出現許久不見的人潮,各家飯店更是一房難求,不過目前高雄市區仍有8間開價破億的飯店、商旅要賣,專家分析飯店要賣未必是無力經營,趁著市場正熱、有人願意..

疫後餐飲業爆發,去年全國營業額年增18.9%、家數年增逾1成,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房仲指出,這也反映出店面市場回春,其中又以觀光型商圈受惠最多。綜觀六都,家數成長最多的為新北市,年增達16%。

宜蘭頭城近年來「渡假宅」相當風行,且受整體房市帶動,去年下半年以來,竟有新成屋成交單價上到49萬元,出現在宜蘭第一高住宅大樓「世界灣」。房仲提及,目前營建成本持續高漲,未來頭城出現5字頭僅時間早晚而已..

高雄市這幾年人口持續負成長,但北高外圍的新興區段包括楠梓、仁武、橋頭等區,人口卻逆勢增加,同時也是建物買賣的熱區,專家認為北高雄有工作機會、交通建設等利多,加上有重劃區題材,因而吸引人口移入,房價還在..

2020年公益出租人近10萬人,遠超預期戶數,且租金收入均未超過1.5萬元免稅額,也就是說未來5年有近10萬名房東「合法」免稅。

由中部上市櫃企業組成的磐石會,原任會長百和興業-KY董事長鄭國烟交棒給新任會長、同時也是富旺國際開發董事長林正雄。面對經濟衰退風險大增,林正雄也率市值逾2兆的磐石會會員,提出缺工問題是政府最重要的議題..

每個地區都有在地超市,不論五金百貨、生鮮市集,目前有47間直營分店的楓康超市無疑是中台灣地區限定的連鎖超市,另外貴婦超市鼻祖裕毛屋,也是台中超市傳奇之一,業者曝,在連鎖超市大軍展店下,這些區域超市憑著..

今年房市景氣不佳,但高雄還是有部分預售建案銷售成績出色,甚至有建案平均1天就能賣出1戶以上,專家分析個案條件包括位置、價格都會讓消費者願意埋單。此外,部分建案提供優付的付款方式,減輕買房者的自備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