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房價漲幅」的查詢結果共705筆

全台中房價吹起漲聲響起號角,業者統計2019年與2020年的大樓房價漲幅後發現,全台中大樓漲幅達5.4%,尤其是基期低的海線清水區,近一年的漲幅呈現一坪漲2萬元的態勢,等於同樣30坪的大樓,差一年買房..

高雄車站的發展逐漸成形,包括橫跨車站的中博高架橋已拆除、站西路通車等,不過比起車站西側已開發成熟,東側反而更有發展潛力,店面、住宅行情也待價而沽,店面行情已經喊到每坪200萬元以上,住宅房價更是在近1..

彰化縣房市走向自成一格,「北彰化(市)、南員林」成為彰化縣兩區房市重心,因彰化市土地供給量不多,往往有新案就創區域高價;而員林市更因重劃區翻紅,大型建商搶進,在地仲介曝:「彰化沒有百貨公司,最大的賣場..

台灣人口老化,根據主計總處統計,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增加至380.4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6.2%,分析老化指數,全台僅新竹市、新竹縣、桃園市以及台中市4縣市指數低於100,專家分析,老化指數較低者,..

台中土地交易熱絡程度不一般!據內政部統計,擁29個行政區的台中市,近3年住宅區土地交易均價漲幅,前3名依序為神岡區45.2%、太平區41.2%、后里區34.9%;令人驚奇的是,全都不在近年推案熱區如屯..

中部科學園區自2003年開放廠商進駐至今,周邊房價漲幅驚人,也在中部形成獨特的新核心區段,而西屯路三段至永福路周邊的中科生活圈,新預售屋價格早已坐三望四,不過在預算的考量下,也促使不少科技人往鄰近的大..

隨著高雄鐵路地下化完成,遺留在地面上的陸橋也陸續拆除,橫跨高雄車站的中博高架橋也將在明天拆除,不過根據房仲業者統計過去2年價格資料,竟發現這些拆除的陸橋有數個去年房價不漲反跌,研判是因為屋主惜售導致去..

日本東京市中心二手房價格持續上漲,依據日本房地產調查公司「東京KANTEI」發布的數據,東京23區1月二手房平均期望出售價格超過6000萬日圓,而都心6區二手房價月增1.4%,來到8786萬日圓(約新..

2020年台中買賣移轉棟數總量逼近5萬棟,相比前年成長3%,呈現新推案、交易量同步成長的盛世。據市調統計,今年台中全年推案量將達2200億元,光第一季就上看500億元,推案戰況火熱,產品類型更是百花齊..

過去幾年高雄的蛋白區房價節節升高,上漲幅度比起蛋黃區更明顯,不過也因為這樣市區與外圍的房價差距愈來愈小,反而有助於市區的房市買氣,不少業者就認為今年高雄蛋黃區的房市將更加熱絡,特別是北高的農16、美術..

經過去年底央行的打房措施後,今年1月高雄一樣繳出不錯的成交量,明顯可看出自住的剛性買盤並未受到太多影響,而年後高雄的房市發展,房仲業者也相當看好,包括南高雄的前鎮,以及北高雄的鼓山、左營、楠梓、橋頭等..

針對2021牛年房市發展,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認為,新一年量微增、價漲幅縮小,且轉為北中增強丶南降溫,另外受打炒房影響後,之後最夯的產品將是小豪宅丶共享辦公室。

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上路後,近期信義房屋針對網友2021年第1季的購屋意向調查,顯示民眾對於政策有感,原先看漲房價季減8%,不過政府對外溝通房市政策主要為「打炒房」,因此民眾對於未來房市看法雖略降溫..

台北居大不易,所以許多年輕首購族,轉往新北市幾個新興重劃區購屋,像是土城暫緩、板橋江翠北側、新莊副都心等重劃區,房價可見4字頭,其中又以板橋江翠北側重劃區房價漲幅最大,近3年房價漲幅超過1成。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至今已有一年多時間。疫情之後,中國樓市發展也經歷深刻的變化。據《第一財經》報導,大陸70個大中城市中,深圳、寧波等長三角、珠三角的城市樓價上漲明顯,同時也有26個城市跌回疫情之..

貴到買不起!金門近年成為不少人旅遊的勝地,不只觀光商機、博弈話題的帶動,也有大型商場的進駐,使得房價跟著水漲船高。就有北漂回金門的工作的人直言,10多年前到台北求學前,家(金寧鄉)附近的透天厝才賣37..

危老政策上路,老屋春天再現,總觀六都含金量高老屋,不一定具價格漲幅爆發力,房仲統計,六都逾30年老屋近4年房價變化,漲最多是台南市約3成7,反觀含金量最高的雙北老屋,漲幅連1成不到。

2020年全台房市沒有因為新冠肺炎侵襲而倒退,反而更加蓬勃,不過也衍生不少房市亂象,年底央行看不下去決定出手打房,加上實價登錄2.0也通過,都為今年的房市投下變數,但總觀來看,在利率維持低檔、資金依舊..

去年Q4北台灣新建案成交價格,各縣市都呈現上揚格局,尤其是桃園房價年增幅8.4%最多,也就是今年每坪房價要多付1.9萬元,若30坪的房子,就貴了57萬元,不過也因為年底政府打炒房,讓房價產生抑制效果,..

2020年六都誰是「人增勝利組」?桃園年增近2萬人口、且房價年漲3.6%,勇奪六都雙料冠軍,反觀台北房價高逼得市民想逃,年減4萬多人,為27年來人口衰減最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