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疫情影響」的查詢結果共1122筆

台北市擁有充足政經、醫療資源,儘管遇疫情襲擊,買方仍願意進場房市,房價具支撐性,根據北市地政局最新實價登錄量價動態,3月全市住宅價走揚,大樓、小宅價走揚,公寓價續跌,其中大樓連3個月穩坐6字頭。房仲業..

高鐵桃園站的青埔地區近月來隨著IKEA旗艦店、新光影城複合式商場等知名企業,即將接力開幕,已使青埔地區再度火紅,出現桃園百貨零售版圖移動、大轉移情形!位於青埔地區週邊的大江購物中心副總經理何旭魁對於,..

近年來,雙北的高房價成為推力,讓許多購屋族在預算考量下轉向「1小時生活圈」的桃園買屋,其中又以總價低、新屋供給量大的各重劃區最受矚目。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指出,桃園房市有8成新推案量集中在重劃區,..

現行實價登錄資訊不明,買方在資訊不對等前提下,仍處於下風,房產專家張欣民分享個案,疫情爆發後,購屋族多半想趁勢搶低進場、狠狠砍價,但屋主也非省油的燈,選擇逆向操作增加殺價空間,最後仍以原先設定底價售出..

佳元臨沂尚未開案,短短3週就售完,是否意喻低迷已久的房市真的回春了?其實不然,該案位在北市臨沂街25巷1號,附近長達15年沒有新案推出,佳元開發建設總經理蔡錫全分析說:「臨沂街的客群都是低調再低調,此..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今天(2日)出席第2季房地市場概況記者會時直言,「疫亂情迷下的房地產市場」量增、價溫、落底、盤整,只要疫情不影響生命,自用買盤仍會進場,但未來價格不會大漲,更用橡皮筋比喻如今房..

後疫情時代來臨,信義房屋以「我的社區」為主題舉辦社區繪畫比賽,盼重新凝聚社區向心力,即日起至8月16日止線上報名參加,並到信義房屋各分店索取圖畫紙,活動結束後信義房屋將聘請專業美術老師依照主題、創意、..

帶領住商不動產走過40個年頭的董事長吳耀焜,今(1)日宣布正式退休,未來將由新任董事長陳錫琮領軍,將持續深耕兩岸不動產經紀業經營,並建構線下實體通路與線上流通平台,預估2021年底前達到台灣超過100..

疫情解封以來,遞延性買盤讓南部建案現場擠滿看屋的人潮,不過6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出爐,南二都卻是兩樣情,台南交易量月增14.49%,高雄交易量反而月減3%,房仲業者指出,高雄建商5~6月開始大量推案,..

雙北市房價相對較低的文山區及淡水區,今年Q1房價出現補漲趨勢,漲幅都超過3%,房價則分別為每坪45.81萬元、21.53萬元。專家指出,文山區相對北市其他區域房價CP值較高,吸引注重生活品質但預算不高..

睽違多年,北市頂級辦公室市場受企業暫緩擴編,以及出現新供給量,使得空置率上升,高力國際最新統計,北市中心辦公室空置率今年第2季上升至5.11%,不過租金卻未受衝擊,仍為房東市場態勢。

隨著疫情趨緩並開放解封,6月國內中古屋持續有遞延性買盤回流,各房仲業者統計內部交易量,跟5月相比紛紛呈現正成長。房仲業者指出,房地產在後疫情時代雖無重大利多,但「沒有壞消息就是好消息」,預估第3季表現..

今年Q1房價表現比去年同期還好!房仲業者統計六都房市狀況,受疫情影響,六都整體房市價量表現為「北溫南熱」,且認為下半年後疫情時代,各都住宅因蛋白區房價基期較低,將呈現蛋白區持續補漲情形、主流需求由小坪..

隨著「股市回穩、加零發酵」之下,減緩民眾對疫情的擔憂,觀察今年5月雙北市房價指數變化,以1000萬元的房價來看,台北市價格還比去年同期增加6000元,但是新北市卻比去年同期減少15.2萬元。

今年觀光餐飲業大受影響,不少小本經營的店家經不起這一波疫情影響,來店客大幅減少,也讓不少店面收攤倒店,觀察六都的店面待租量明顯增加1成左右,又以台北市空租量16.1%最高;而在租金開價部分,房東也面臨..

民眾對於健康意識逐漸高漲,尤其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民眾在家時間拉長,居家運動設施儼然成為房市強打賣點,台中建商更是推出豐富運動公設搶市,包括「遠雄之星8」推出海線唯一整座室內籃球場、「洲際W」600坪獨..

新北市五股洲子洋重劃區地標之一「賀聖宮」,日前邀請五股區公所與衛生所、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及王建嘉小兒科,共同舉辦「送福粽、情義重」愛心活動,針對500戶低收入戶贈送福容大飯店肉粽等物資,也提供免費義診服..

電子科技業受到疫情影響小,就業情況穩健,自然也更願意出手購屋,使得周邊新案市場銷售率增高,《住展雜誌》統計,今年上半年北台灣新案銷售率最高前10個行政區排行中,冠、亞軍分別是北市內湖、新竹東區,受內湖..

下半年是否有買房計畫,台灣房屋智庫進行市調「2020下半年房市購屋意願」,有37.1%表示今年有購屋計畫,其中首購、換屋及為家人置產等3項剛性需求,就佔8成6,疫情影響不大,反倒是「家庭人口變化」,以..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台灣房市逐步解封,不少民眾趁著假日預約看房。經過業者統計,最近周末的看屋人潮與4月相比,人數多了約2成,且民眾看的產品類型與以往有別,解封後民眾瀏覽的產品以「透天」居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