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房市利多」的查詢結果共65筆

去年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房市買氣直接降到冰點,預售屋逐漸浮現解約潮。根據實價登錄統計,高雄預售案2024年解約件數前三名行政區,以三民區居冠,達30件最多,其次為楠梓區29件,第三名則是鼓山..

基隆八堵新屋房價年漲110%,均價從2字頭到每坪46.6萬元,相當驚人,居全國之冠。在地房仲表示,該區除了捷運議題,主要也受大型指標建案拉抬,買盤除了雙北外溢自住客,也不乏投資置產客,「我就認識一位大..

2024上半年房市受到新青安激勵,全台買氣一片大好,9月央行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瞬間降到冰點,預售屋浮現解約潮。根據房仲網站統計,七都預售屋自今年8月起迄今,短短3個月內已解約349件,相當於每月超過..

2023年有網路平台根據網友意見統計購屋族心中的10大嫌惡設施,其中醫院周邊高居第三,不過實際觀察,台中同時設有醫學院及醫療中心的南區中山醫、北區中國醫,周遭生活圈房市交易熱絡,房仲則大讚:「最不掉價..

台南房市利多,受惠於南科和沙崙綠能科學城兩項重大開發建設,房價穩步上揚,近期南市府提出「變更台南市主要計畫-配合台南市南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以及(第二次通盤檢討)案」,經內政部審議通過,未來將於灣裡..

台南房市利多,受惠於南科和沙崙綠能科學城兩大計畫的推動下,房價穩步上揚,南市府公布最新住宅價格指數,5月住宅價格指數為146.09,較前期(4月)微幅上漲0.98%,交易量也較前期增加17.09%,行..

高雄苓雅區一間老透天,過去曾發生非自然死亡案件成為凶宅,2022年首度出現在法拍市場,歷經10次流標,日前第三輪法拍的三拍終於拍出,底價318萬元,引來18組人馬搶標,最後成交價420萬元,加價102..

彰化為全台第一大縣,其中彰化市人口密度又為彰化縣中之最,據統計,彰化市截至11月底,大樓預售屋交易量相較去年同期整整翻1倍,來到487筆,平均單價則上升4萬元。信義房屋專家認為供給量大增、小家庭增加、..

上海市拋出「認房不認貸」利多,建案參訪人數增4倍,中古屋帶看量明顯成長50%。有房市業者提醒,政策從生效到發酵,市場反應需要一點時間,頻頻叫好房市成交恐是行銷手法。

中國政府陸續推出一系列措施想要振興房地產市場,最新政策是釋放房貸限制,降低利率。然而,許多中國居民認為,經濟不景氣又怕可能失業的情況下,要他們買房「非常擔憂」。雖然政府近期不斷出招刺激經濟和房市的政策..

又有豪宅屋主暴賺!桃園38層最高豪宅「中悅一品」以9388萬元脫手,增值2253萬元,等於是37.5台入門轎車價錢,獲利幅度超過3成。在地房仲表示,本次成交每坪43.6萬元符合行情,屋主獲利如此驚人主..

台中市豐原區「豐富專案」昨日召開評選會議,經評定今(6)日市府公布「財團法人亞洲大學」為第一優勝廠商,亞洲大學規劃在豐原區興建「亞洲大學附設豐原醫院、附設私立豐原住宿長照機構及托育大樓」,預計投資金額..

桃園萬壽路「肯德基」整棟以1.95億元交易,前屋主持有9年,先不計租金收入,就大賺逾7000萬元。在地房仲分析,本次交易連帶移轉200多坪商業地,換算每坪87萬元符合行情,未來能持續整合周圍老屋,推出..

中部六縣市消費力強勁,也讓台中新商場遍地開花,許多新案推動以百貨、商場為行銷主軸,觀察中部各知名商場周邊房價,疫情前後房價強勢上揚,位於東區的三井LaLaport周邊房價四年多漲幅高達50.5%最為驚..

關於2023年房市,東森房屋研究中心表示,2022年受烏俄戰爭、疫情、通膨以及美國升息、選舉等國內外因素影響買家出手意願,但建商營建成本、土地成本居高難下,再加上目前市面上的資金環境仍相對充裕,房價大..

近年來台積電效應導致全台科學園區周邊房價上揚,當中過去十年引領全台半導體產業發展竹科,然而隨著竹科進入發展成熟期,導致竹科周邊房價提升購屋門檻高,依此經驗若能趁勢卡位這波政府力推「大南方計畫」軸心南科..

台南三井OUTLET開幕將滿1周年,附近的生活圈也不可同日而語,包括如大台南會展中心已經啟用,而周邊房價這1年也有明顯上漲,信義房屋仲介表示,去年1月鄰近預售案成交價約每坪26~30萬元,如今已漲到每..

央行理監事會議將在明(15日)登場,若升息半碼,房貸利率將重回2%時代。不過市場傳聞,由於台幣走強、通膨可控以及整體經濟考量,本次央行將不會升息。但是房仲表示,本次央行不升息也不會成為房市利多,而倘若..

國內每人平均享有的綠地面積僅1.7坪,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值有些落差,綠地相對稀缺,也難怪六都公園第一排的住宅房價都有相對高價表現。像是近期台中「豐邑PARK ONE」、桃園「威均青塘園」都創下區域新..

豐原房市向來恆溫,但深入發掘後,即可發現其具備潛在發展空間。由於在地中小企業主比例高,除了長年以來累積的換屋動能相當強勁,這群高資產族群也有龐大的「置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