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房貸利率」的查詢結果共518筆

政府為控制房價祭出的政策,亞昕國際董事長姚連地認為,無法達成目的,且反造成民眾許多困擾。他說,今年房市有利空存在,走量縮格局,但回歸個案表現,還是有案子能賣得很好,並強調價格不會回檔,仍是買房的好時機..

第一季家戶購屋比下滑,新北、桃園、高雄創下7年新低,買氣僅高於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當年,其中又以桃園下滑最多。房仲指出,3~4月買氣有復甦跡象,但幅度不大,買賣雙方的價格認知仍有差距。

看著越來越高的房價,讓上班族忍不住嘆氣。一名網友表示,最近在考慮買房,算了一下發現,大約能買總價1千萬的房子,但以這個價格想要在北部找到足夠住一家人的心儀物件,幾乎不太可能,因此忍不住哀怨表示「社會底..

南韓金融委員會轄下的半政府機關「韓國住宅金融公社」3日公布統計,在2022年全國的住宅購買數量指數中,仍以首爾房價最難以負擔。數據顯示,中等收入家庭若想在首爾買房,100戶公寓中可以買得起的僅僅只有3..

美國近幾個月因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導致房價持平或略微下降,不過隨著利率下滑,冷卻的房價又解凍走高。萊坊指出經季性調整後,2月全國房價平均上升0.16%,2月份現有房屋成交量更大增14.5%。

「房市需求存在,買氣逐步復甦。」上市建商總座表示,股市已提前反應下半年經濟表現可期,有需求的購屋族已開始放心出手,且即便房貸利率升破2%,但實際上仍處「實質負利率」環境。

近期國外金融市場包含矽谷銀行倒閉、瑞士信貸銀行危機等,對國內金融圈造成短暫動盪,加上連續5次升息,是否成為房市未爆彈?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市場研究室協理陳孟筠認為,若利率攀上2.5%,房貸利率負..

文壇天后小彤對房地產情有獨鐘,多年來插旗蛋黃區,在台北、台南、東京坐擁12屋,市值達3.5億元,曾經肩扛10多萬元的房貸,狂接通告都為了填補房貸黑洞,又逢房市末升段反轉下來,價格狂跌且賣不掉,讓小彤痛..

美國房地產經紀人網站(Realtor.com)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新登錄銷售房屋數量持續下降,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0%,雖然現有房屋銷售比去年開春時的數量高出60%,但是由於如今房屋售出需要更長的時間。..

依內政部核發建照資料,2020~2022年台中市每年申請建照戶數都維持在3萬戶以上,居全台之冠,平均每一季預售新推案戶數在7500戶左右。今年1月份建照核發為1549戶,較去年1月份1433戶還成長8..

央行3月再次升息半碼,房貸利率也將破2%。但實際上,這對於年齡較大的族群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去年50~60歲的平均利率就已超過2%,60歲以上更高達2.12%;而30~50歲的購屋主力群則落在1...

同時背負房貸、信貸的「雙貸款」人數大減,專家認為,這除與季節性因素有關,央行升息來勢洶洶,也導致申辦減少、償還變多。地政士則表示,過去在低率環境中,加上房價人人喊漲,有部分購屋人會透過信貸湊頭期,但現..

許多人買房會貸款,但如果手上有多餘的現金,你會選擇提前還房貸嗎?一名女網友表示,幾年前買的預售屋準備要交屋了,家中可動用的資金約200萬元,不知道該不該先拿去還一部分的貸款,於是PO文求助。文章曝光後..

利率連5升,房貸利率14年來首度破2%,房貸族壓力明顯上升。但對面荷包失血的陣痛期,仍可與銀行協商,透過拉長還款期數等房市,達到無痛減壓。而對整體房市,升息不會使自住剛需止步,但無奈的「小、遠、老」將..

央行利率連5升,千萬房貸族每月需多繳約3675元,相當於少買36盒蛋,且普發現金的6000元不到2個月就會蒸發。而每年將多繳約4.4萬元,更等同是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但房仲表示,中古市場賣方若無資金壓..

央行23日升息半碼,房貸利率已突破2%大關,不少民眾為此叫苦連天。主播劉芯彤就分析,若是貸款千萬、分30年期的房貸族,等於每天增加110元的開銷,「110元不多嗎?我覺得很多,因為現在的生活壓力,不只..

央行連續5次升息,23日宣布升半碼後,利率來到2.06%,原本平靜無波的房貸利率,1年來驚驚漲3碼,千萬房貸負擔月增3,000多元,尤其是近2年購屋的民眾,搭上這波升息列車更是超有感。隨著各行庫下週開..

代銷雙雄公布2022年財報,營收出現1~2成衰退。但海悅表示,今年全台各建案來客數已逐步回籠;愛山林總座則表示,在萬物皆漲的環境下,打炒房法案只是讓房價暫緩上漲,鼓勵消費者「勇於」看房,過多的觀望、等..

美國聯準會(Fed)23日凌晨宣布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後,我國中央銀行緊接著也在下午召開2023年第1季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利率繼去(2022)年3月、6、9月..

央行利率連5升,房貸利率在2009年金融海嘯後,首次站上2%。房仲表示,在利率上升的同時,房價與貸款期數也創高,購屋人的財務槓桿逐漸擴增到極限,房市進入「新三高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