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消費者信心」的查詢結果共37筆

政府為降溫房市祭出連環拳,自前年度限縮土地、建築融資,再到今年7月1日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奏效,使得預售屋市場豬羊變色,整體推案量較去年同期大減千億元,6都還有區域量縮8成。預售屋交易量甚至在《平均..

西門町「萬年大樓」前的西寧南路,過去受疫情衝擊,不少店面拉下鐵門並空租,但在觀光人潮回籠後,不僅店家逐漸補齊,且搖身一變為「女裝一級戰區」,租金價位也逐漸恢復疫情前水準。據悉,該路段品牌就算是年砸超過..

美國消費市場仍持續存在隱憂,消費者信心在9月份下降至4個月來的最低水平,主要是對物價上漲的持續擔憂,以及更加擔心經濟衰退危機,儘管家庭普遍對勞動市場抱有信心。這份憂心同樣衝擊房地產市場,美國房市已因高..

全球原物料飆漲,「抗通膨」成為所有人不得不面對的課題。自7月份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已短期達成溫和修正房市的目的,但是在原物料價持續上漲、未來碳稅課徵等種種飆升的營建成本,房價難再大幅修正。因此今年下半..

高雄房市部分區段出現價格鬆動的跡象,但除釋出少、自住需求高的地方,中古屋房價還是穩如泰山,甚至比去年還好。文化中心生活圈就是如此,首季5年以上中古屋的均價來到24.27萬元,比去年同期的21.60萬元..

在政府各項穩定房市政策的影響下,房市投機需求已逐漸退場,而當前以長期持有為主的房地產購買信心、意願與能力皆無轉弱跡象。因此,2023年台灣房市有很高機會往價格緩漲、交易量逐漸回升的方向發展。

今年高雄329檔期推案量相較去年更多,但多數屬於小型個案。《ETtoday新聞雲》特別邀請業者、房仲、學者及名嘴共同挑選出CP值最高的10個建案。其中「森青道」更是獲得4位專家一致推薦,「和築親親」也..

近期房價雖已停止上漲,但2月租金指數仍再創高,年增率已連續8個月成長2%以上,漲幅為近10年最大。學者指出,租金本就屬落後房價的指標,與物價、通膨的關聯較深,持續上漲是可預期的。另外,最新統計報告也指..

台灣房市在新冠疫情疫情期間飆漲,隨著國際情勢影響與疫情趨緩,2022下半年房市信心卻急轉直下,不動產市場接連受到政府打房、升息、股災等多重利空因素衝擊,大幅影響消費者信心,六都法拍成交率更是硬生生減少..

《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今(10)日三讀通過,不論業界、學界都認為將對市場造成衝擊,更有業者認為官員發言不當造成市場混亂,不過由於打炒房議題討論已久,一般認為衝擊的幅度不會太大,但對於消費者信..

近期房市景氣出現反轉,高雄即便有台積電議題加持,消費者信心仍不斷減退,也導致部分大坪數產品開始出現平轉、甚至願意小賠出場的現象,房仲表示如農16、美術館的豪宅社區價格已出現鬆動跡象,甚至單價2字頭就能..

剛攜手藍天電腦等團隊,拿下西區門戶E1、E2街廓公辦都更案的冠德建設(2520),今(29)日舉辦股東常會,公布去年度EPS(每股純益)為6.47元,創歷年新高,會中通過發放現金股利每股2.5元。

美國迎來了自1981年12月以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高物價導致市場滯銷,民眾不敢消費。對此,就有美國網紅近日用鏡頭捕捉多張照片,昔日不夜城拉斯維加斯儼然已經變成「鬼城」,令他震撼直呼「我們百分之百正式進..

今年市場屢屢傳出預售換約潮、投資斷頭潮等傳聞,難道漲了多年的房價,終於即將反轉嗎?專家認為,市場有人開始警惕是好事,如此才能讓房市更加穩定。何時房價會開始著陸,學者分析,這將會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目前仍..

高雄目前最重要的公共建設,就是高雄車站的新建工程,預計2025年完工啟用,高雄新站也為周邊房市帶來助益,近2年房價已漲3成,目前屋齡5年內的中古屋房價已站穩3字頭,新建案更要4字頭才買得到,房仲預估到..

歷經四波打炒房後,國內房市買氣仍不見消退。央行明(17)日將召開理監事會議上,外界預估將祭出「二房限貸令」,針對交易熱區的第二戶房貸成數進行管制。對此,國內大型建商表示,此次政府對交易熱區的界定曖昧不..

知名「川巴子火鍋樓」創辦人張永華,3年前選在曾發生大火的論情西餐廳重起爐灶,開設川夜宴火鍋店,受到疫情影響,經營陷入困頓。近期,張永華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指,疫情影響餐飲業幾乎是「全倒一..

美國房市歷經將近一年的持續走高後,今年年中將進入一個臨界點。由於房屋供應短缺、抵押貸款利率以及買房需求等,在過去幾個月相繼創下歷史新高,如今房價過高面臨後續疫苗接種人數變多,市場為解封做準備的現在,房..

美國房市在疫情展現逆向增長的大好情況,但最新數據顯示,11月卻首度出現5個月來首度下滑的情況。主要是由於全美現有房屋待售數量只剩下128萬戶,相較去年同期下降22%,而按照目前銷售速度,存量僅剩下2...

營建業素有「產業火車頭」之稱,是與機器設備一同撐起台灣投資動能的兩大支柱。不過,房市過熱對總體經濟並無助益,對於近來房價急速升溫,學者專家呼籲政府應出手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