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盤整」的查詢結果共657筆

「買房有個有趣的現象,緩跌的時候大家不愛買,急跌的時候反而會衝去買。」關於2023年房市怎麼走?專家預估,上半年明顯量縮,但價格修正有限;到了下半年將加速下跌,但同時成交量也會傾巢而出,房市將在短時間..

以往為各家建商兵家必爭之地的桃園青埔,近期房市受政府打炒房等因素衝擊,出現投資客逃命潮。建商發現,青埔陷入「多殺多」狀態,投資客紛紛「倒貨」。在地房仲說,「逃命潮」已經出現,投資客只求平轉都想下車。

12月雖然是傳統的房市旺季,但信義房屋觀察,受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等影響,加上房市也從高檔進入盤整修正,買方心態顯得更為猶豫,12月房市旺季不旺,議價幅度持續緩增,且成交天數又進一步拉長。

2019年曾傳出賠售2164萬元的中正區豪宅「皇翔紫鼎」,挺過房市盤整期,近期次高樓層24樓戶以總價1億25萬元、單價107萬元成交,創下社區5年來歷史新高。經查,該屋主還是老牌晶片電阻廠的董事長。

回顧2022年虎年房市,上半年虎虎生風,下半年猛虎變病貓。信義房屋專家列舉出2022年房市8現象,同時也預言2023年的7大可能現象,並指出目前房市已進入修正循環,高處不勝寒,兔年恐怕要慎防「獲利回兔..

《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今(21)日正式進入審議階段,最終順利通過初審,對此業者看法不一,有人呼籲政府收回成命,否則明年起就要對房地產業者紓困,不過也有不少人都認為政策已經「類上路」,真正實施..

2022年11月六都市長大選前,台南預售市場投資客已明顯退場,在跨年交替之際,短線上的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預計在新一輪房市政策方向明朗之後,剛性需求將接棒成為2023年購買主力,台南房市表現也擺脫前兩年..

2022年歷經疫情、升息干擾,房地產市場的下一步走向成了民眾話題,今(20)日,台中第13屆社團法人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交接典禮,新任理事長由電子鎖品牌維夫拉克董事長連智民接棒,他預測:「房子未來不純粹..

自10月開放國門後,國外觀光客陸續回籠,也讓伴手禮店願意砸重金進駐商圈一級戰場。台北地政雲揭露,西門町峨眉街12號店鋪,10月以25萬元出租,換算每坪租金單價為8784元,創下萬華今年租金最高單價紀錄..

5月起連續半年的預售揭露件數都跌破7000件,較去年旺季腰斬。信義房屋專家表示,購屋人對於高房價顯得小心翼翼,北市高總價市場銷售緩慢,連低總價的產品消費者也考量單價高而猶豫,市場目前沒有不買會更貴的預..

景氣轉淡,買氣回歸理性自住盤,以台中來說,不少建商這幾年啟動世代交接,建二代帶著更多想法進入營建業,成員多以30~45歲建二代為主力的台中市「新世代委員會」,以更貼近市場買盤的角度提出籲放寬重稅否則「..

台中房市盤整近一年,眾多建商和購屋族看好新年房市,選定的未必是熱門話題重劃區,反而有回防蛋黃區的趨勢,業者說:「被遺忘的台中五期,集繁華商業、生活機能於一身,不管是置產或是自住換屋,皆是最佳選擇。」 ..

Q3平均貸款利率、購屋總價齊揚,利率達1.84%回到2016年水準,購屋總價1218萬元創統計以來新高。信義房屋認為,明(14日)央行可能不會調升利率,但就算升息,也會是這波循環的最後一次,不會對房價..

「房市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雙北、新竹、基隆明年房價還會漲。」代銷天王、愛山林(2540)董事長祝文宇在法說會後指出,明年房價的漲跌取決於「這地方有沒有人住」,並點名最看好的4區域呈現供不應求。此外,他..

台中市后里區過去被視為房市衛星區,但隨著后科崛起,科技大廠美光不斷加碼投資,市場預測將複製5年前中科護國神山台積電效應,目前預售屋成交價已經賣破3字頭,對比去年同期單價僅22~25萬元,漲勢凌厲。

六都公布11月買賣移轉棟數,月增8.6%,桃園市更一舉上升超過2成,從數字上來看,房市似乎稍微轉熱。不過房仲指出,11月量能反彈,主要是受到新案交屋潮帶動,尤其是桃園、台中。信義房屋則預估:「全年移轉..

連番的利空重擊房市暈頭轉向,一手市場預售揭露件數較去年旺季腰斬,現在二手市場的中古屋也出現年增率明顯衰退的狀況,房市步入盤整階段,多數投資客趕下車,但包租公張凱卻逆向操作,準備下手。

今年台股重挫將進一步影響房市?統計國內過去9次股災,發現有過半比例隔年的房市交易量不減反增。不過,信義房屋專家指出,「漲多就是最大利空」,明年房市無法複製過去5次的經驗,將成量縮格局。

3年前新竹縣房價中位數低於新北市450萬元,如今漲到1420萬元,與新北旗鼓相當。而從單價變化來看,新竹過去每坪落後8萬元,如今漲到33.2萬元,正式超車新北。不過,信義房屋專家表示,新竹房市已有熄火..

台中預售市場率先進入寒冬?根據市調統計在線銷售的42案場,10月份個案場平均周來客量僅剩6.7人,更慘的是有高達24案成交掛蛋,專家認為,目前買賣雙方對於「房價認知」差距龐大,剛需買盤對於預售市場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