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成屋」的查詢結果共3194筆

進入2019年第二季,原本預估建商集中上半年推案的市場氛圍,如今悄悄產生樂觀變化;包括信義D3土地順利標出,國泰、昇陽、大隱、馥華、勤美建設在市中心都將有指標案推出,一掃過去「只推小宅」的氛圍。房產業..

房市盤整階段,部分區段新案有感降價,連帶影響中古屋買氣,不過首購族仍考量中古屋公設比低等因素,選擇大膽進場,但是專家提醒,買房除了考慮自己需求與預算外,還要注意未來接手性及銀行貸款成數,避免未來脫手困..

桃園新建案重磅區之一的八德擴大重劃區,前幾年湧入大批建商推案,因房市反轉、投資客撤離導致區餘屋爆量,新案價格連續半年低於中古屋,不過去年底短暫回升後,再度低於中古屋價,兩者出現交會點。

在各項數據顯示中,桃園市無論在人口成長、房價所得表現上均名列六都前段班,桃園市近五年人口增加約17萬人,為直轄市最強人口吸力都會區。至於最受30至50歲青壯族青睞的「平價購屋區段」在哪裡?根據聯徵中心..

三峽北大聯外道路2015年通車後,10分鐘車程可達土城頂埔站,加上新北捷運三環三線計畫之一「捷運三鶯線統包工程」今年施工加速腳步,預計2023年完工,未來北大特區將設有2站,交通建設議題帶動,加上人口..

房市價格呈現「漲不動、跌不了」現象,業者戲稱為「死魚盤」;據住展雜誌統計,2019年Q1北台灣各縣市新成屋、預售屋成交行情,僅台北市微幅下挫,新北、基隆與新竹地區維持平盤,另桃園與宜蘭地區則略微上漲。..

反應買氣指標的「建物買賣移轉棟」與「 家戶購屋比 」,可以觀察市場買氣與購屋強弱程度;信義房屋統計六都的「家戶購屋比」,發現成長最為明顯的是高雄市。今年高雄市第一季家戶購屋比,從2018年的每千戶人家..

躺在床上就能欣賞淡水河景,泡澡紓壓則有大屯山景相伴,陽光、綠意透過大片玻璃延伸入宅,就彷彿魔術師般,讓室內空間活了起來!竹圍新成屋《漢皇丰川》大膽請來設計師方信原,打造非主流的實品屋,利用幾何線條大玩..

多數人對在科技園區工作的男子,仍抱持著宅男印象,但南科的科技宅男可帶動全市的房屋交易量,台南今年第一季房屋買賣交易量,為六都中「惟二」成長都市,僅次於高雄地區,其中永康區交易量大增4成,當地房仲笑說,..

針對宏泰人壽因投資不動產未即時利用,連續2個月遭到金管會開罰,對此房產專家Sway,10日在臉書發文痛批,民眾繳高額保費被挪去購地蓋屋,再用高價售屋,不少人喜孜孜地用用高價買下,結果最後被套牢,就算是..

沉寂多年的傳產龍頭太平洋電線電纜(以下簡稱太電),欲標售桃園八德廠房再次現身,負責銷售此案的仲量聯行表示,該廠房閒置多年,標售底價為27億元,將於本月15日公告釋出、5月28日正式開標。

新北市平均收入最高2個里在新店的華城、下城里,最近5年房屋交易金額達156億元,周邊有山林景觀且遠離塵囂,環境清幽,且返市區交通便利,再加上各社區進出保全森嚴,高隱密性,吸引知名人士、企業家等高資產族..

低調大戶出手,信義區賣7年豪宅一次出清。根據最新實價揭露,位於忠孝東路六段236巷內的7樓華廈案「U House」,規劃為3戶樓中樓產品,其中位於2~3、6~7樓的戶別,各以總價2億餘元、4.6億餘元..

前幾年投資客撤離,新莊副都心引發一波價跌潮,其中「皇翔御花園」建案成屋後,開出3字頭破盤價,吸引買方入場接盤,不過實價登錄揭露,15樓戶高樓層去年轉手賠88萬元,單坪價格跌至33萬元。

凶宅是成屋市場上的特殊產品,具有房價至少比同區段便宜8折特性,過去景氣好、一丟出市場幾乎秒殺,不過現在似乎有退燒跡象。根據591房屋交易網丟出的「四季水漾」住宅,含車位開價850萬元、房價約是市場行情..

台中近年房市熱,光今年329檔期新案總銷初估有600億元,新案多集中西屯、北屯區新興區像是七期、十四期等重劃區,隨著買盤縮手、兩區餘屋量飆高,但今年這兩區單季交易量破千棟,有逐步去化的趨勢,供需市場不..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3月總分躍升至32.3分,比今年2月大增5.4分,中止連7藍,亮出黃藍燈。風向球六大觀察指標中,僅議價率一項維持平盤,預售屋供給、新成屋供給、建案廣告量、來人與成..

建築界戲稱「理查邁爾白」的「琢白」繼上週揭露單價210萬後、今日再次揭露新成交記錄、2018年2月、單價208萬元,顯見已站穩200萬元單價。房仲分析,由於該社區大樓已經進入成屋銷售階段,預料後續還會..

高雄市百貨角逐戰逐漸浮上檯面,其中包括義享天地、興富發悅誠文創廣場都即將開幕,再加上原先漢神百貨、遠東SOGO等業者相互競爭之下,老字號百貨公司面臨沉重的壓力,被逼得轉型殺出一條生路,其中近期大統百貨..

戴德梁行今(2)日發布最新房市預測,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開頭就直指房價尚未落底。顏炳立說,「現在的低價將是明天的高價」、豪宅則是「今年放量、將是真正落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