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服飾」的查詢結果共437筆

全台各地店家陸續傳熄燈號,其中位於新竹火車站前的「店王」如今也空置,由遠傳電信承租作店面十多年,被網友質疑,難到是店租太貴惹禍?但在地房仲認為,該店周邊有SOGO、大遠百及城隍廟商圈為主要消費區域,商..

台北信義區微風南山百貨今年才開幕,吸引超過百間連鎖餐飲進駐,創下單日15萬人次客造訪,創下8千萬元佳績,怎知才開幕兩個月就傳進駐餐飲廠商受不了昂貴租金壓力、陸續調漲菜單價格,有廠商私下透露,被要求每月..

台北市天母西路地標天母麥當勞,開店30多年,現傳因高租金將出走、六月熄燈號,外傳之後有中資集團承租大樓,今天記者在網路租屋平台上找到該店,仲介主打三角窗店面、商圈正核心黃金店面,一個月店租19萬元,換..

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去年中秋節才驚傳收掉ATT 4 FUN專賣店,如今事隔5個月,再為台灣市場投下震撼彈,傳出忠孝門市不堪虧損也要收場,預計於3月底全面退出台灣,屆時Forever 21..

近期台北高租金壓垮知名店面新聞不斷,光是台北大安區就有高達618間店面待租中。而面對這樣慘烈的台北店面市況,有不少人主張屋主應該降租,甚至學者還建言指出,應該課徵「空店稅」提高屋主出租意願,才可以帶動..

高雄新崛江商圈敗部復活?實價登錄揭露,新崛江商圈去年一度掛滿招租廣告,但現在卻有種敗部復活的意味,一間地坪11坪的店面以總價2625萬交易,換算一坪225萬,成為高雄店面第二高價,以一台百萬賓士車換算..

台灣服飾業早在6、70年代已享譽國際,許多世界知名品牌代工都委託台灣工廠,其中代工Nike、Adidas等世界知名品牌起家的全球機能服飾龍頭「儒鴻企業」,看準新莊副都心發展潛力,投資約64億元興建複合..

房價下跌長期以來一直是很多無房族和剛需者的期待也是他們心目中最大的痛,但是房價下跌對於投機炒房者則不是什麼好的機會,因為買漲不買跌一直是民眾的普遍心理。

IMAX影廳明年將進駐比漾,也引起在地人熱議,居住永和30多年的李先生表示,此次看到影廳進駐惹熱議,不禁令人有「繁華落盡見真淳」的感嘆!在地經營多年的房仲也說,現在的「比漾」不比當年的環亞阿!看到仁愛..

位於桃園中壢中原夜市的「皇后先生」,由於好喝、價格又實惠在當地打響名號,「珍珠奶茶」更是許多中原大學學生的回憶,但27年的超人氣手搖飲料店就在昨(15)日無預警停止營運畫下句點,導致外界對於收店原因眾..

高房價讓許多年輕人買不起房,就算租套房也要負擔1萬5千元~2萬元不等的月租金,從台南到台北打拼的Cindy,經過10多年奮鬥後,最後存不到錢還每天住在鳥居當中,讓她念頭一轉,回到家鄉購買了一棟透天厝,..

買房子要買地段、買機能、買坪效、買景觀,偏偏預算有限只能侷限其中一、二項;由東基開發推出的小宅案「景上川」不僅擁有上述條件,基地距離龍山寺捷運站走路只要6分鐘,坪數設定17至28坪、戶戶邊間、雙面採光..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3日表示,忠孝商圈雖然有名店在第三季進駐,許多房東也調低租金,同時出現不乏一刷上千萬的消費族群,但仍不敵西門、信義兩大商圈的觀光人潮影響,整體空置率已上升到11.2%。

繼台北東區店租太高、引發退租潮後,現在高雄精華路段也出現這樣的狀況。高雄澄清湖大門、原麥當勞、連鎖義式餐廳Fatty’s店面,由於月租40萬元,比區域行情還要再高16%至22%,造成閒置兩個月還租不出..

近年台灣百貨業吹起日韓風,讓日韓品牌與日俱增,其中以美妝保健、流行服飾和特色餐飲最大宗,帶動日韓店承租商機。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提醒,潮流品牌只要市場接受度不高,很快面臨退出台灣市場問題,所..

台北市東區百貨公司、品牌服飾店林立,吸引型男潮女前來購物,曾一度是時尚與流行的代名詞,但如今黃金商圈光環逐漸式微,黃金店面甚至被夾娃娃機店「攻佔」。專家直言,夾娃娃機店有如雨後春荀冒出來,代表經濟衰敗..

租金漲漲漲,讓台北市近期不少知名餐飲、服飾名店不勘負荷接連停業,根據實價揭露資訊顯示,台灣懷石料理始祖、近20年老店「新都里瀧四店」位處的建國北路近4年租金上漲約2成;而位於信義區松仁路上的老牌音樂餐..

內政部公佈最新實價資訊中,位於台中市一中商圈五權路上的兩層樓連鎖速食炸雞店面,地坪面積385.7坪,建坪185.1坪,鄰近台中二中,在今年二月以3.3億易主,創下當地總價新高,買賣方均為自然人。

根據世邦魏理仕《2018年零售業全球化》報告顯示,受惠於亞太區經濟成長樂觀、需求成長以及進入成本相對低廉,2017年國際品牌展店投資仍將亞太城市視為重點區域,其中,台北更是眾多亞太城市的亮眼新秀,名列..

忠孝東區店面屢傳空置潮,不過從2017店面出租狀態來看似乎有回穩現象。根據戴德梁行統計,忠孝商圈空置率已連四季下降,從去年第二季6.4%、4.2%、3.7%,一路下降到今年第一季3.3%;而實際觀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