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獎勵」的查詢結果共696筆

帶著甜美笑容的徐儀婷,進入21世紀不動產民生圓環加盟店僅約1年半的時間,剛入行3~4個月就成交第一間房,身為八年級生的她不安於現狀,從美容業轉行到房仲業,就是希望自己能夠趁年輕,來挑戰高薪的工作,同樣..

高雄市政府為開闢財源,將腦筋動到鐵路地下化區域,日前高雄市都發局就將依據「高雄鐵路地下化延伸鳳山計畫」,以台鐵的鳳山站、正義站為中心,將半徑800公尺範圍內的住宅、商業、特專區土地,劃定為「增額容積」..

5月房市量能揭曉,台中市整體買賣移轉量達4141棟,創41個月新高,月增率高達25.6%,是六都中最暢旺的表現!其中以北屯區、西屯區及北區交易量最多,首購族撐場的區段則以三井OUTLET周邊的清水、沙..

先前主力大台北地區都更案的樂揚建設,因「文林苑」都更案踢到鐵板,扯出後續許多紛爭,而今天股東會後,樂揚建設副總經理鄒雪娥受訪表示,未來開發重點仍是「都市更新」、「老屋重建」,但因應高齡化、少子化問題,..

為搶搭明年將到期的危老時程獎勵列車,建商紛紛提案申請,其中之一的長安東路一段「雄興花見」,今天舉行動土儀式,負責興建的雄興董事長蔡秋鸞表示,46年2層老舊透天通過危老重建申請,未來完工後將是身材高䠷的..

大台北地區今年度都更推案量大,全年甚至將突破千億元,房產專家們認為,今年釋出都更案中,不少已整合數十年時間,代表建商看好如今市況,但雖然案量變多、卻不見得會影響房價漲跌幅,反而可能讓老公寓身價變更好。

工業區立體化方案吸睛,全台工業地成為搶手貨。從信義全球資產及安信建經,今日下午所舉辦的「舊廠房•新進化」主題講座,就吸引上百位工業區地主到場的狀況來看,美中貿易戰衝擊、市場趨勢及客戶要求,工業地產話題..

繼「馥敦飯店」、「六福客棧」等飯店通過危老審核後,日前民權東路和中山北路交叉口上海銀行總部,屋齡近50年,也通過北市府核准危老重建,預計未來打造樓高16樓新銀行總部大樓。

新北市府率先六都,在11日公告「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專業估價者建議名單」,配合此次中央修正都市更新條例,新增專業估價者選任制度,提供在委任估價者上,無法取得全體地主同意的案件,可藉由新北市府建議名單,以公..

包租代管出包頻頻,包括積欠房東租金、假合約詐領獎勵金等事件,接二連三鬧上新聞版面。對此,房地產業界大老跳出直指,包租代管倉促上路,「根本是為『空屋移轉社宅』掩飾政績,同時違建戶還能納入獎勵對象範圍,也..

為了鼓勵老舊危險建築重建,政府修訂危老條款時程獎勵40%,其中10%時程獎勵容積到明年5月截止,近期不動產界紛紛呼籲「應再延長3年」,不過今天營建署表示,為鼓勵所有權人更積極整合,目前並未考量修法延長..

成功轉型,由大同集團第四代所帶領的新美齊(2442),今日舉辦股東會,該公司在2017年宣布為「新美齊集團建築品牌元年」後,去年在「PARK 259」、「JADE 12」等案交屋貢獻下,總營收成績達到..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而房子越老、竟也形成價格越高的「珍寶」。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老屋,以屋齡50年以上房屋,價格最高,均價每坪達到6字頭,2016~2017年甚至上看9字頭。而隨..

北市站前商圈老透天因都更、危老造就不凡身價,其中衡陽路3層樓老透天建物去年曾創中正區透天總價第二高紀錄,隔年委託戴德梁行再公開標售,土地加上建物底價24.3億元,換算單坪價格875萬元,預計6月13日..

台北市都市更新曠日廢時,為了推動防災型都更、北市府祭出「危老條例」,強調不受最小開發限制、都更獎勵容積相當的政策,讓不少原本「卡住」的都更案,露出一線曙光。不過吉美建設總經理林進輝直言,危老條例是讓「..

台北市都更牛步、加上地震頻傳,為了加速都更,北市向中央建議修法獲准,延長房屋稅減徵10年,更將率全國之先,實施調降都更稅,希望增加屋主、地主積極參與都更。對此,業者認為,都更緩慢的關鍵在整合,獎勵不明..

全台屋齡超過30年老屋數量已過400萬大關,但都更進度始終緩慢,專家坦言,都更絆腳石,關鍵往往在於人心不信任與貪婪。但根據591新建案、與實價登錄資料顯示,無論執行都更或危老重建,老屋更新後房價增值,..

全國屋齡超過30年老屋、突破400萬戶大關,危老都更刻不容緩,但都更、危老總讓住戶傻傻看不懂,也有人怕被騙或沒錢暫時租屋。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接受記者獨家專訪直說,急迫走危老、都更優勢則是容獎多10%,對..

418震後,致使北市2棟大樓傾斜,不僅造成民眾恐慌,也震出921、331大地震後,遭列管黃單的54棟建物危機重重,其中,更有列管20年建物,未有作為。對此,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坦言,屋主若無「病識感」,危..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全國建築物開工達10.2萬戶,是近4年以來的新高,若與2017年相比,則成長幅度達35%,專家表示,建商開工量增,一方面反應開發商手上庫存逐漸去化,重新投入土地開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