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市考驗重重,專家就示警可能將面臨「3隻黑天鵝」+「1隻巨大灰犀牛」的嚴重考驗。黑天鵝包括:建商資金動能被卡死、股匯市動盪不安、川普效應影響全球經濟,而1隻巨大灰犀牛是指:全球及兩岸地緣政治緊張局..
4/4 14:00
「這幾年房價漲多,推測楊金龍就是希望回跌至少2成,2025、2026年不可能鬆綁第七波管制。」帥過頭表示,不只不鬆綁,還會繼續打,這次雖然看似沒有第八波,但先前似乎也搞出了收支比新招,而這已不是打炒房..
3/21 10:30
最近有網友分享,看中一間預售屋,發現實價登錄顯示111年成交價為700多萬,但現在開價竟然只有662萬,讓他疑惑「是不是看錯?還是房價真的要跌了?」這番話一出,馬上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人直言「你還是不..
3/15 15:21
在央行祭出第七信用管制後,房市買氣持續下探,房市專家何世昌近日報告一月新建案市況,「跟天候一樣冷吱吱,成交量掉很低。」不過,以他個人「體感」的感覺,新建案價格在微幅上揚中,並未出現反轉修正,坦言這種說..
2/15 10:16
台灣房地產未來3年預估會有40萬戶新屋完工,台中市就佔約9.3萬戶,預期市場空屋率將持續攀升。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楊志鵬更悲觀認為,「供給量若不下降,房價將跌3年。」
2/11 17:09
房市交易量縮,不少人預期房價將下跌。但信義房屋專家表示,房價是否鬆動回跌,關鍵在於什麼區域條件,以開發飽和的台北舊市區來說,過去漲幅相對和緩,且不少屋主都沒什麼貸款,不是真正缺錢、會拋售的人。
2/10 14:14
「2025年房價會『修正』,不會『下跌』,只是不合理利潤往下掉。」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認為,「房價不會修正回2年前成交價,什麼房市冰天雪地、移轉棟數跌破2016年低點、房價跌破2成,『一點機會都沒..
1/2 13:01
「明年房市『量縮價跌』格局確立,剛需區價跌7~10%,炒作過熱區跌10~15%。」永慶業務總經理葉凌棋預言。他觀察,政府出來後市場交易量縮,屋主發現未來價格似乎要跌,「越晚賣、賣越低」,因此願意讓利出..
12/26 16:00
央行919打房後,新案市場交易量急凍,市況頗差。代銷業者表示:「剛性需求客戶在等降價,但繞來繞去看了3~5個月後,發現等不到,農曆年後該買的還是會買,房市最慘的時期(今年下半年)即將過去。」
12/25 10:15
「2025年Q2台北市房價將跌5~10%,尤其是35坪以上公寓,以及40~50坪老華廈大樓若缺乏管理、又沒有車位的社區,價格也比較容易修正。」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理事長蘇金城預言。
12/19 14:34
自從7月底陸續有風聲傳出,至9月份限貸令正式發酵,購屋族有感壓力加深,有網友看了實價登錄發現,竹北高鐵附近某社區,7月份飆升至每坪約96萬元,但在央行打房措施實施後,10月的成交價已經下跌到每坪61萬..
12/13 15:04
中國經濟及房市低迷,紐約時報報導,購房者因無力償還貸款,導致停繳房貸(斷供)及被法拍的住房數目激增,據官方數據,去年被沒收法拍的住房增加了43%。如果房價進一步下跌,而令住房的拍賣價也隨之而下跌,會導..
11/6 16:57
房子可以用來自住,也可以是投資。就有資深房仲分享,他曾遇到屋主以「買低賣高」的方式看待房地產,認為房價接近高點,因此打算將自住房出售後去租屋,等待房價下跌再購買。但他就坦言,這種將房地產視為股票的操作..
10/25 12:49
央行9日宣布信用管制措施3大鬆綁,包括繼承、換屋、已簽訂購屋合約者,3種情況不受管制,專家分析,排除條款的鬆綁程度,雖然符合原先市場預期,但「幅度很小」,重災區就是面臨交屋的預售屋可能出現斷頭,投資客..
10/9 18:34
中國福建省廈門市宣布取消思明區、湖里區住房限售,1日起不再有房市限購限售政策。廈門房價曾長期高居中國第4,比一線城市廣州還要貴,但這兩年房價也摔得最重,跌幅位居中國70個城市之冠。
10/3 18:07
央行祭出打炒房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交易量受衝擊是市場共識,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就說,交易量將下修3至5成。在不動產業界打滾多年的FB好宅攻略版主管清智也說,占市場六成的多屋族、置產、投資..
9/25 06:53
央行19日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但續升準1碼,並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先前才跑去看預售屋的「反指標女神」巴逆逆就發文,怒喊「沒有配套,沒有預告:今天講明天執行。真是好棒棒的政府(拍手)..
9/20 10:24
中國經濟走下坡、房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購房者主動停付房貸的情況爆增。有報導指出,相較以往立刻走向房屋法拍償債,當前銀行逐步轉向「冷處理」,而法院也對許多強制執行申請遲遲不立案。
9/18 18:43
還在考慮要不要買房?部落客「貝蒂輕鬆有錢」在Threads貼出3觀點,直呼「銀行不是白癡」、「就算真的有法拍屋,法拍屋『不是用買的,是用標的』」、「各種打房方式各國都試過了,最有效的方式叫做『國家經濟..
9/11 12:21
台灣生育率逐年下降,甚至已經連續3年呈現「死亡人數>出生人數」的狀況,令人擔憂往後會嚴重人力不足。就有網友貼出一張2015年到2023上半年的生育率折線圖,只見線條一路往下「生育率再破底」,令原PO直..
8/21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