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平均購屋總價」的查詢結果共53筆

台灣房價攀升快速,薪資成長往往跟不上房價漲幅,統計壓力最大的台北市房貸負擔占比竟達薪資的1.47倍。而觀察這5年變化,台南買房難度加劇,房貸負擔占比5年間增長幅度達16%,為七都之首。

去年Q4房市交易價量上升,貸款樣本數是近8季來首度破5萬件,平均購屋總價達1344萬元,年增近120萬元,再創新高。另外預售市場也是如此,以新北為例,Q4交易量季增35.8%,價格則以新莊成長9.3%..

「侯康貸」1500萬元全額貸的額度,夠用嗎?據統計,除了台北市,其他縣市公寓平均總價都在1000萬元內,而電梯大樓新北市略微超標,但其他縣市都在1200萬元內,南二都甚至不到1000萬元。

台中買房越來越困難!台中人買房每年預算須越拉越高,總價部分2023年首度正式突破千萬元門檻,來到1014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坪數卻是越縮越小,估價師認為,交易坪數恐會縮減的更加嚴重,成交單價亦會高出不少..

台北市寸土寸金,房價高居全台的天花板。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資料顯示,近1年台北市35歲以下年輕房貸族的新增房貸件數,總計2982件。而中山區占437件、約14.7%,等同平均每7位在台北市購房..

年輕人仍有機會買房圓夢,根據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彙整聯徵中心資料,近1年全國35歲以下年輕房貸族的申貸件數總計5萬5381件,占全國新增房貸總件數17萬4150件的31.8%,在7大主要都會區之中,又以高..

上半年台中市高價住宅市場吹冷風,據實價資料統計,台中市總價4千萬以上的大樓、華廈住宅交易僅68筆,比去年同期少55.0%,且平均購屋總價年減11.5%,平均每戶6453萬元,單價跌破5字頭,來到每坪4..

近幾年在科技題材和建設題材的助攻下,高雄成為各大建商和置產民眾的必爭之地。在地一般年輕人想要買到一間房,也變得更不容易。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彙整聯徵中心資料發現,2022年在20~30歲間的高雄房貸族,新..

「天龍國」寸土寸金,你知道在北市買房平均要花多少嗎?據東森房屋統計實價登錄資料,北市平均購屋總價高達2539萬元。其中,最親民的行政區為萬華區,平均購屋總價約1490萬元,若以貸款8成計算,自備298..

一年一度母親節即將到來,不少媽媽的心願是子女能成家立業,甚至不惜出面當「孝子」幫付頭期款,但隨著房價高漲,這項負擔越來越重。業者分析,若以常見的父母幫出3成首付來看,目前要為子女買房平均需準備約349..

7年級生買房真的很難嗎?根據房仲業者調查,包含新竹縣市的7都中,30至40歲(約民國72至82年次)購屋族群占比最高都市,前兩名分別為新竹、桃園。其中,新竹縣市買屋族群中,更有約43%都是7年級生。

全台多年來房價飆漲,使得小資族離成家立業的夢想越來越遠,東森房屋觀察,2022年年收入低於60萬的房貸族,新增房貸件數為6萬693件,與2009年相比大減21%。此外,2022年小資房貸族佔比達33...

據房仲業者統計,彰化縣市5年時間中古透天產品平均增加了367萬元,成長幅度近5成。在地房仲表示,中古透天入手門檻低,房東會選擇投資中古透天並改建成套房出租,租金投報率可達到3~4%左右。不過增建拆除、..

房仲業者統計,台北市之外,主要都會區年輕人的平均購屋總價為900~1360萬元,推估2成自備款達180~272萬元。專家指出,在房市冷卻之際,業者為吸引消費者購屋,可能會釋出更多降低買房門檻的政策,例..

國內自2020年起開始一波房價飆漲,至去年到高峰,根據內政部顯示,去年第三季全台平均買賣面積為31.5坪,相較2012年同期,10年約蒸發大套房面積。其中,高雄減幅最多,2012年前平均能買50.64..

居住竟然也有「三高 」,2022年房價、租金、甚至是裝潢費用都創下新高。信義房屋專家直言,過去2年的造價上揚與通膨環境,都反映在居住的成本上,想要追求好的居住品質,代價的確比疫情前高出許多。

台中后里大樓、華廈的成交總價皆有明顯攀升,年增超過2成。但透天卻不增反降15%,來到1143萬元。在地房仲分析主要原因有2,首先是去年區域迎來一波交屋潮,一定程度上拉抬行情;再來是隨區域房價飆漲迅猛,..

房價節節攀升,但與薪水兩者之間的漲幅形成鮮明對比。東森房屋研究中心調查發現,從2011~2021年10年間,全台平均可支配所得漲幅約12.1%,而房價漲幅接近5成。其中,台北人負擔最重,1年可支配所得..

台北房價冠絕全台,受薪階級想要在此買房,似乎是遙不可及夢想。依據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資料顯示,前三季北市年齡超過40歲房貸族新增房貸件數為7313件,佔全市新增房貸件數6成以上,台北買房門檻之高可見一斑。

Q3平均貸款利率、購屋總價齊揚,利率達1.84%回到2016年水準,購屋總價1218萬元創統計以來新高。信義房屋認為,明(14日)央行可能不會調升利率,但就算升息,也會是這波循環的最後一次,不會對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