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房地合一2.0」的查詢結果共266筆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箭在弦上,但「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卻被叮得滿頭包。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名譽理事長王光祥以自身都更案「台北之星Diamond Tower」舉例,提出修法上路後恐面臨的..

2022年房市有哪些怪象?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2位專家,一同討論3大怪象,包括業者「二百五」地超前部署預售禁換約、過去走低價路線的「寶系列」建商,開出區域天花板價、以及開始有建商出現倒閉問題..

全台房價高漲,消費者購買能力不變情況下,只能選擇較高屋齡的產品。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第三季全國住宅平均買賣屋齡高達26.91年,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六都僅桃園以20.73年追平過去最高紀錄,其餘五都全..

疫情之後,最熱門的投資話題便是「抗通膨商品」。在低利率時代,保守的定存族,噤聲不語,因連通膨都對抗不了。2022年全球股市回檔修正,各國升息資金緊縮,股票投資客也紛紛休養生息,而轉向更保守穩健的抗通膨..

在立法院躺了8個月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日前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內政部當時提出打炒房五重拳,最快可在2023年第二季揮入房市,相關產業嚴正以待。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發布最2022年統計數據,台中房市推案總金額大爆發,衝上4502億元,相較2021年3334億元,大幅成長35%,更創下1992年3391億元高峰之後新高。另依實登資料顯示,新大樓..

房市降溫有沒有感?台中1間甫成屋的大品牌建案、不僅位於熱門學區、周邊機能交通都不錯的物件,就有一名花小姐,等了1年多終於等到該案釋出,但她說:「我半夜看到該物件釋出,想著隔日上班前詢問仲介,卻發現已經..

影響國內房價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就是發生在國內外的大事,《ETtoday新聞雲》整理近半世紀發生的國內外重要大事,對照台北市住宅價格指數,發現這50年間價格漲了3150%,部分事件雖造成房價下跌,但整..

因應近年房價持續上漲及家庭人口減少,全台住宅的平均坪數逐年減少。從數據來觀察,近1年台中各行政區不動產建物交易,以西屯區4425筆最多、北屯區4103筆次之,而西屯區買在19坪以下的佔比來到18.9%..

隨著房價愈來愈高,有很多民眾開始往法拍屋市場尋找便宜的物件,而且不僅是老手,也有愈來愈多法拍屋「初心者」進場,甚至有人第一次出手就順利搶下高雄農16特區的豪宅,出價3333萬3333元,更聲稱是因為前..

9月全國房地合一稅收30.2億元,出現首次連續4個月衰退。其中,台北市月減高達22%,單月稅收金額被上個月墊底的台南超車,淪為六都之末。而台南市9月也是六都唯一上漲的區域,月增達13%。

全國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31.4億元,年增幅度仍達135%。不過,從月變化來看,已經連續3個月走跌,是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首見,反應當前市場交易熱度降溫。其中,台中月減11%,高雄則月增逾1成。

去年7月房地合一2.0上路後,預售屋也納入管理,其中有一些例外條款,例如若遇到非自願離職導致必須離開原工作地而出售房屋、土地,可以減輕課稅,不過官員表示並非所有非自願離職都適用,若工作地與購買預售屋所..

「前年買的預售屋,到現在還沒在實登上看到,代銷說是因為購買的價格過低,所以被地政局過濾掉了。」對此,北市地政局表示,若該案為建商自售,不需在去年底前申報,反之可能就是有特殊情況或遺漏申報。不過,無揭露..

豪宅賠售的背後,是否藏有玄機?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揭秘。此外,節目中也整理出5大豪宅賠售的原因,其中包括地段、建築品質、軟硬體設備、風水。

預售實價顯示,去年Q4每月成交筆數皆可達1.2萬件,但到今年明顯降溫,前5個月皆不達1萬件。房仲專家表示,前5月還沒反映到台股修正最嚴峻的崩跌走勢,加上升息與景氣轉差疑慮,接下來需關注揭露數據是否持續..

房地合一2.0對交易量影響大?對比新制前後1年的移轉棟數,發現六都雖呈現量縮,但幅度不大,與當初房地合一1.0存有頗大差距。其中,高雄市在新制上路後1年,交易量僅減少0.1%,幾乎不受影響。

過去4年房市景氣旺,帶動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大增,相比於政府編列的預算稅收,達成率達到168%~427%。其中以2020年差異最大,達成率約達427%;而去年預算數為87.2億元,實徵淨額卻高達245.7..

新竹房市這1年半以來經過主流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讓全國人民重新認識竹科人高收入的事實,但也讓民眾產生「新竹房價高是因為竹科人收入高」、「新竹房子供不應求所以漲價」等誤解,但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想法。

5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達35.6億元,年增達1.2倍,創下歷年單月次高。專家分析,5月房市因疫情降溫,但稅收還是能維持高檔,主要原因是申報時間與簽約交易等1~2個月的時間差,預估未來恐將會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