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勝利組!一名人妻透露,從小對自己的容貌感到自卑,加上僅國中畢業,一直到28歲都是單身,隔年在親戚介紹之下隨即閃婚,老公有車有房、薪水也上繳給她,20年來原PO不曾工作,如今孩子已成年,夫妻還有3間..
5小時前
去年上半年房市挾全台股市站上2萬點、新青安等政策利多,各大建商火力全開,下半年央行連續出手打炒房、資金緊縮,造成市場買氣出現急凍。
2/1 12:00
房市寒流來襲,買盤進冬眠,全民等降價,不降不進場。如今看房仍需預約,主因是為減省開銷,縮減接待人員設置,與龍年上半年應接不暇的買氣所致人手不足,情形天差地遠。展望2025年,大案可能分階段推出,其他還..
1/29 16:00
銀行業者大抵樂觀看待歲末還款潮,可望在蛇年2月紓解房貸滿水位情況,央行第7波打炒房到了3月,也等於讓市場適應了大半年,新的一年利空出盡可相較樂觀,谷底翻身不無機會。2025年建商推案也不寂寞,預計將有..
1/12 11:30
房價高漲,民眾不了解投資置產跟炒房的區別,常常混為一談,尤其是2020年有預售案出現民眾抱著「現金搶房」,讓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震怒,喊出那句「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名言後,就讓投資與炒房畫..
12/28 10:00
預期川普政府推行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減稅措施,通膨壓力重新上膛,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較前季調升了對2025、2026年的通膨預期0.5%,另外經濟成長率、就業前景底氣也足,迫使聯準會不得不重新評估..
12/21 12:00
在政府的房市政策、施工期拉長等影響下,意味預售屋市場「10年抗戰時代」來臨,無論自住或置產族群,購買預售屋應有新的思維,必須把「長期持有」作為優先選項,考量的不是今後1年、3年、5年的房價,而是10年..
12/14 10:18
今年房市網紅現象特別甚囂塵上,尤其在限貸令、新青安、信用管制三管齊下後,網紅傾巢而出,史上房地產網紅之亂堪稱始於2024年,影響所及第4季更是變本加厲。
12/7 09:31
對租屋族來說,在外租屋最怕遇到不負責任又擺爛的惡房東,但對房東來說,其實要找到肯愛惜屋子、愛乾淨的租客,也是不容易,有網友好奇「該如何挑選房客?」一名房東回應,主要看2個點,第一個是學歷,台清交政剛畢..
12/5 14:51
極品老公典範!一名人妻透露,當年她「帶錢」嫁給老公,幸運碰上對的人,陸續買了2間房子都登記原PO名下,老公則負責繳房貸,下班還會做家事、教孩子寫作業,而且從來沒有半句的怨言。文章曝光後,網友紛紛羨慕回..
12/5 13:04
日前市場傳出央行不會有第8波打炒房的動作,以及新青安2026年即將退場,現在來看,建議不要太樂觀。央行目前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雖有看到一些效果,但目前只是呈現風聲鶴唳的狀態,但央行仍持續釋放訊號,明年..
11/16 10:00
猶記得過去3~4年,房市興起一股房價只漲不跌的謬論,並不是投資客或民眾營造的氛圍,而是極少數縣市首長也在歷年的發言中,或多或少的傳遞這類觀念給外界,例如新竹縣長楊文科在寶山鄉的建商活動中,公然釋放這樣..
11/2 08:00
大學生、畢業3年內新鮮人買房比例增加!上半年共有11.99萬筆新增房貸,其中20~25歲且有大學學歷者達1821筆,創5年新高,且占比1.5%也比去年增加0.2%。
10/25 16:50
商用不動產單季成交量高達713億元,不但是去年同期的3.2倍,前三季累積金額達1472億元,更完勝去年全年的1376億元。另外,土地交易同樣受矚目,第三季859億元的單季成交額為歷年第二,市場不但走出..
10/19 12:00
雙北可開發土地越來越稀少,不少建商重點佈局都更案,統計雙北前3季都更推案量達1114億元,2年就增加高達65%。其中,百案大案包括松山「中工鳴森苑」、信義「吉祥•如藝」,另外新北市指標大案則有「三輝白..
10/12 10:39
新青安去年8月上路為房市買氣點起一把大火,近期各銀行為因應房貸「滿水位」開始限貸,9月央行第7波信用管制後,大幅提高自備款比例,導致民眾購屋資金壓力驟增,不少專家名嘴紛把貸款額度不足歸咎新青安,認為應..
10/5 12:00
房貸風暴燒到預售屋,近來案場來人、成交組數都見下滑,但供給量大,市場恐呈供需兩樣情的態勢,誰都想不到原本看不到熱況盡頭的房市,終在《銀行法72-2》規範前栽了一個大跟斗。不過從過往經驗,台灣民眾對房地..
9/15 14:00
「樓梯間不能堆放雜物是常識!」一名女網友透露,爸媽以月租2萬7000元租給台大學生,這價錢其實壓得很低,體諒學生在外生活不容易,豈料最近他們來投訴,放在樓梯間的鞋子髒了,要房東賠償,甚至拿出法律條文威..
8/26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