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房價」的查詢結果共10000筆

台南房市近期因預售案實價登錄「蓋牌」頻傳引發關注。南區也成重災區,有新案已成交約80戶,實登卻僅公布一半,不少超過3字頭行情均未揭露,而實登顯示最高成交價落在32萬元,但高於此價的交易多被「蓋牌」。 ..

房市景氣差,知名投資客帥過頭建議,開發尚未飽和的重劃區已亂成一鍋粥,千萬別碰。不過他強調,現在還是有房子可以買,點名舊市區捷運站,尤其是捷運正在規劃、興建的區域,房價保值,未來也還有成長空間。

在台中房市回歸自住剛性需求下,被視為台中下一個10年重點發展的南台中,以最具生活感的百貨「文心秀泰」為中心,鄰近的「15分鐘生活圈」快速躍升為自住客首選區域。

有網友在高雄蛋黃區入手預售屋,原本對價格與地段感到滿意,然而面對關稅帝君的重擊,房市買氣急凍,預售案開始出現送裝潢、家電,甚至讓利降價,他考慮利用合約審閱期解約,之後再重新評估購屋計畫,上網問網友是否..

近年嘉義太保房價表現驚人,如今面對打炒房、關稅、台積電赴美投資等利空,已購客「太保勇士」們完蛋了嗎?在地房仲觀察,太保過去雖投資、置產客不少,但該下車都下車了,現存勇士們實力堅強,且目前區域供給量小,..

上半年本預期房市可漸漸走出陰霾,偏遇關稅、股災風暴攪局,信心再受打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建商面對市況不佳現實,各地都見新案不再開出高價案例,「誠意價」策略也成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機。

央行22日公布3月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統計為新台幣820.09億元,月增210.67億元。央行官員表示,3月買賣移轉棟數增加,帶動月增幅放大,但以趨勢來看,六都移轉棟數年增率已呈負數,今年首季新承作房貸..

新加坡一對夫婦15年前以37.8萬新元(約新台幣935萬元)購入達士嶺一座4房式的組屋(星馬一帶的公共房屋),不料這對夫婦最近賣房時,房價竟狂翻了400%,飆升到151.8萬新元(約新台幣3755萬元..

最新Q1信義房價指數曝,房價從不斷創高到進入盤整期,七都中除了新北、桃園,指數都出現季減。信義房屋專家表示:「Q2還有股災挑戰,但融市場可以快點恢復秩序,則房市即使進入修正期,預料短期波動幅度也不至於..

板橋新埔15年捷運共構宅以每坪111萬元成交,再寫新高價,在地房仲認為,此價碼合理,買方在意的不是單價,是總價。信義房屋專家補充,當前房市冷凍、自用當道,觀察雙北市中心房價表現相對穩定,尤其是具捷運機..

經過五個月的低迷期,「新青安」房貸受理件數重回5千件以上。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雖然看似熱度回升,但實際撥貸件數卻少於受理件數,透露出一些關鍵訊號。他推測這背後可能有兩大原因:一是先前累積的..

受美國關稅影響股市不穩,置產族紛紛將資金回流房市避險,但在房價目前仍呈現緩漲態勢的此刻,想在市中心買到總價親民、空間充裕的住宅宛如大海撈針。不過,位於桃園楊梅、由和耀建設打造的造鎮建案「市心朗朗」,正..

成屋價格優勢不再 !統計全台有10大行政區,成屋、預售每坪均價僅差距5萬元內,凸顯預售的高CP值。其中,價差最小的是桃園大園區,每坪差價僅1.5萬元,其次是高雄仁武、新北三峽、桃園觀音、台南歸仁區,價..

預售屋房價還在漲?台灣房屋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今年Q1六都的預售屋均價,與上季相比,僅台北市小跌5.4%;新北市則較上季上漲逾1成,季漲幅居六都之冠。若與去年同期相比,新北市年漲26.5%,漲幅依然..

台積電去年3月宣布進駐嘉科,周圍房價一飛衝天,市區預售大樓最高單價站上5字頭,創歷史新高,不少在地人都懷疑到底是誰在買?不過根據實登統計,嘉義市從去年央行祭出信用管制後,買氣腰斬再腰斬,今年Q1均價回..

有資深房仲表示,最近有些客戶計畫換屋,他認為現在是個不錯的時機點。雖然現在的房子賣不出頂價,但正因為市場上房源增多,有更大機會以較優惠的價格買到別人的房子,甚至有可能遇到一些稀有物件的釋出。他提醒,若..

從淡水街頭藝人出發,進一步轉型成為綜藝節目《寶島神很大》主持人的香蕉,因為街頭藝人收入不穩定,激發他努力賺錢、省錢的慾望,從表演Beatbox拓展到教學,積極省下生活中每一塊錢,他自嘲說小氣到周邊的人..

很多人對民生社區都不陌生,近日則有一名南部網友透露,他過年時,從親戚口中得知,民生社區新建案的開價要150萬元上下,因此他就很想知道,民生社區真的有這麼厲害嗎?這個價格他過去都沒聽過。貼文曝光後,引發..

北台灣8縣市人口流動,幾家歡樂幾家愁,在高房價推擠效應下,Q1桃園人口淨遷入人口最高,達8065人。不過,台北市持續明顯下滑,淨遷出人口達2萬949人,另外新竹市淨遷出人口也達620人。

被譽為台灣代銷界鼻祖、房地產界哈佛大學的「台北房屋」舉行聯誼會,上百名北屋人齊聚一堂。台北房屋創辦人葉條輝、本次聯誼會舉辦人立信董座賴運興都接受媒體採訪,分析當前房市與建商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