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轉嫁」的查詢結果共214筆

馬來西亞一名公寓住戶長期占用公共走廊,堆放花盆、水桶、舊櫃子、輪胎等各類雜物,嚴重影響通行,引起鄰居不滿。然而此人拒絕認錯,不甩清理警告,當局如今展開清理行動,並把所有費用轉嫁這名住戶。

新北市三重一處基地大小僅97坪的建案,因開挖地下室施工不慎,造成兩旁鄰房傾斜、倒塌,各界熱議危老條例帶來的小坪數基地改建潮,讓鄰房塌陷事故頻傳,國土署一句「工程品質與基地大小無關」,業者砲轟「不食人間..

台中市房價未見向下趨勢,租金價格亦持續高昂,高租金讓近幾年不少名店被迫歇業或搬遷,去年劃下句點、位於台中市北區的知名懷舊餐廳香蕉新樂園,也因「租金過高,決定停業。」知情人士指出,該店年租金因大漲超過3..

房價上漲,外界持續關注囤房稅議題,根據高雄財政部公布的課稅新標準,滿5年未出售的建商餘屋,房屋稅課徵最高稅率將從3.6%調漲到4.8%,今年5月開徵。在地表示,這也屬於增加建商成本之一,未來羊毛出在羊..

自2025年元旦起,旅遊業者不得提供一次性備品(梳子、牙刷、牙膏、刮鬍刀等)。這讓一名網友抱怨,花了破萬元住五星級飯店,卻沒有提供備品,讓原PO氣得大罵「到底是在環保X小」。文章曝光後,底下網友則回,..

高雄亞灣近期不少高科技產業進駐,輝達、AMD均落腳南高,還有高流演唱會經濟發威,現在除了房價上漲外,連房租也跟著漲。專家指出,產業帶動租屋市場,租金重新洗牌,新屋公設豐富、裝潢全配,2房均價達3萬元行..

近來租金是否需全面強制實登,引發各界討論。今(24日)台北市租服公會表態,全面力挺內政部租金不用全面實登,並提出7大原因,其中包括此舉恐造成房東與房客對立、稅負成本轉嫁等等。

央行8月起調控不動產放款額度,不只民眾申請房貸難,原本說好不列入銀行法72-2「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都更危老市場,也連帶遭殃。多家中小型都更建商向CTWANT記者透露,這2個月來貸款利率已從2%多上調到..

近期不少房地產老將憂心不動產消費糾紛隨著政策朝令夕改而出現消費糾紛,實務上地方公會也接到不少調解個案,實際查詢內政部數據,第一季不動產消費糾紛共計461件,但到第三季已經飆升到596件,增加近3成。

中央明年起徵收碳費,一般費率訂為每噸碳新台幣300元,開發商非第一波碳費開徵對象,但上游產業的水泥製造業,將是碳稅大戶,實際課徵後勢必轉嫁到營運成本上,清水模教父人廖明彬日前出席活動時說:「盼先從公共..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掌上明珠尹崇恩,平時相當低調,鮮少在媒體前現身。今(5日)她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暢聊ESG議題,認為當今台灣社會環境中,最應被看見的面向是勞動職場,此外身兼媽媽、會計..

租屋電費新制7月上路,就有租客無奈表示,房租不僅調漲500元,未來的公共電費也變成房客們平攤。話題掀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相當有感,也有人因此換租;不過,內政部就呼籲,房東不應以此作為調漲租金的理由或巧..

為穩定房市,中國各地不斷推出各類措施,近期有地方政府研議「保交樓險」,鼓勵房地產開發商投保,保障消費者權益。分析認為,由房市仍疲弱,保費可能非常高,最終轉嫁給消費者,反拉高房價。

房市熱絡,帶動房租不斷走高,內政部2022年出手實施租金補貼專案,至今滿2年,房仲統計七都實價數據,近2年七都平均租金以新竹、桃園及新北漲幅最驚人,其中新竹縣漲幅高達2成,而台南租金則出現微幅下滑,台..

隨著通膨怪獸的步步進逼,物價和電價雙雙上漲,讓不少租屋族心生買房念頭。對於領薪階級的上班族而言,買房不僅需要自備款,還有裝潢、家具、家電等額外費用,這些都讓人望而卻步。然而,如果有一個建案可以一次到位..

新青安貸款上路到今年5月底,累計核貸5萬7980戶,核貸金額約4281億元,每個月以近500億持續遞增中,隨之也助燃房市啓動另一波甩尾行情。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分析,新青安真正的效益評估,有3種人受益,..

「政府緊縮購地,且在原物料上漲時代,都更合建越來越難做,利潤不高,又要承擔很大的風險。」三圓建設董座王雅麟股東會後接受訪問,喊話政府別再打壓,直言房價問題不是建商造成的,也不是建商能解決的。

房市熱,央行出手調控,但許多專家都認為,市場不會為此熄火,不禁讓網友感嘆「到底還有什麼方式,才能完全抑制房市?」房仲提出,若將房地合一稅調高到8成,效果將非常明顯,但此建議遭專家嗆:「千萬不要在錯的考..

立法院三讀通過俗稱「囤房稅2.0」的「房屋稅條例修正案」,將於今年7月起實施,明年5月正式開徵,屆時,非自用住家房屋稅率將提高為2~4.8%,政策上路後,預估約有96.8至135.8萬戶房屋稅負會增加..

央行3月21日突襲式升息半碼,為自去年第二季以來首次升息,跌破各界眼鏡。房市趨勢專家認為,央行突然升息理由包括抗通膨、抑游資、降溫股市、防範房市甩尾上升,升幅雖然不大,但在萬物齊漲的年代,仍不容小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