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一名18歲女大生平時與2名室友同住,但其實這間房子是她父母買的,且其他2人支付的租金實際上都會回到她的手上。她起初選擇隱瞞,並未告訴其他人真相,直到其中一名室友拆開她的信件之後才被揭穿,3人大吵一..
5小時前
名門命理楊登嵙教授指出,每個人都想住到旺財旺運的房子,而房子的朝「向」影響運勢是很大,會為宅主人帶來好風水,帶動好運勢的轉動。「向」指的便是大門的方向。這裡所說的大門方向,指的是自己大門的朝向為方向,..
7小時前
一位媳婦近日心寒表示,婆婆要求她賣掉台北蛋黃區的娘家房產,搬到中壢以便靠近婆家,並與丈夫共同持有新房,而這番話獲得丈夫支持,讓她感到不解與失望,甚至萌生離婚念頭。對此,律師蘇家宏直言,「不必為了男生的..
2/9 15:26
新北市三重六張街建案,因開挖地下室施工不慎,造成兩旁鄰房傾斜、倒塌,該建案基地僅97坪,引發小基地施工品質、風險與開發效益的檢討。CTWANT記者調查,缺工讓營建成本居高不下,去年漲最兇的是機電工程逾..
2/5 17:30
參觀接待中心的樣品屋時,許多人總是被眼前精緻的裝潢與巧妙的設計吸引,開始想像未來的家會如何實現夢想中的生活。事實上,樣品屋與實品屋之間有著不小的差距,尤其是樣品屋中隱藏著許多陷阱,讓買房者可能面臨未來..
2/1 08:30
德國一名房客在論壇Reddit發文稱,入住租屋處大約一年後收到房產管理公司來信,驚覺租賃合約將被取消,若不接受租金更高的租約,就要搬家走人。不過這名房客並未答應對方的要求,在聯繫當地組織後,成功扭轉局..
1/14 18:10
台中一名沈姓男子控訴,112年間透過林姓、宋姓2名房仲業者向鄞姓女子以新台幣1240萬元價格購入一處房屋,未料交屋後進行裝潢時,沈男才發現屋內混凝土剝落、牆壁龜裂、鋼筋外露且有嚴重漏水,經鑑定後認定是..
1/10 19:53
三重六張街新建案「莘聖沐光居」工地,昨(6日)早鄰房公寓明顯下陷,政府工程緊急搶救,豈料晚間「莘聖沐光居」右側鄰房突倒塌,住戶來不及取物痛哭,令人鼻酸,但這類基地開挖造成鄰損事件頻傳,業者呼籲新北市建..
1/7 10:31
台南一名黃姓男子於112年9月間透過房仲以新台幣1100萬元價格買下一棟透天厝,未料事後卻發現該屋1、2、3樓窗框有滲漏水,憤而控訴原屋主夫妻羅男、陳女以家具遮掩,且未告知隔壁房屋屋頂設有電信基地台,..
1/3 20:49
台灣各地發展不均,尤其大台北地區高樓林立周遭卻被老房子圍繞,說好聽是有文化韻味,事實上內部結構安全卻有很大隱憂。最近品嘉建設董事長、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針對雙北老屋沒都更,點出4大現實因素,有房價..
12/22 16:02
台灣的老舊房屋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台北市,過去十年老屋增幅最高,達到約14%。有建設公司董事長在臉書發文,分析台北市老房不進行都更的四大原因。
12/19 14:31
社團法人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今(17)日舉行理事長交接典禮,新任理事長為立功建設董事長楊志鵬。觀察台灣房地產發展超過30年的楊志鵬表示,曾多次對歷屆總統提出建言:「目前房市已經出現超額供給跡象,建議取消..
12/17 17:01
冬天最討厭濕冷天氣,因此許多會開除濕機,小心擺放錯誤的位置,耗電又除不了水氣!台電粉絲團曝4大神招,務必定期清潔濾網,運作時擺放室內中央且空氣流通的位置,還有把關好門窗,以及搭配電扇,不僅能有效除濕,..
12/15 15:34
「60多歲的母親,出去旅遊竟買回一間海景房,退也退不掉。」大陸湖北省的劉亮(化名)一家近日因為這件事被搞得焦頭爛額。劉亮的煩惱並非個例,不少有類似經歷的網友發文稱「省吃儉用了一輩子的爸媽,出去旅個遊,..
12/9 17:29
今年房市網紅現象特別甚囂塵上,尤其在限貸令、新青安、信用管制三管齊下後,網紅傾巢而出,史上房地產網紅之亂堪稱始於2024年,影響所及第4季更是變本加厲。
12/7 09:31
「廚餘機就是智商稅,建議別買!」一名網友發文表示,因為媽媽一直想買廚餘機,所以他先前就花了2000元,帶了一台二手廚餘機,然而實際使用後,「整間房子都是大鍋煮廚餘的味道」,害得他被家人揶揄嘲諷。貼文曝..
11/10 15:05
結構技師戴雲發40歲那年,他放棄數百萬元年薪跑遍全台,推廣自己設計的耐震工法與施工履歷。不光是紙上談兵,戴雲發也親自深入工地看綁鋼筋狀況確保施工品質,經歷剛開業時在工地被鋼筋師傅嗆後,他有一套自己的溝..
10/14 17:28
25年前的921地震不只影響台灣建築業,也改變人稱「結構教父」戴雲發的後半人生。結構技師戴雲發創業不久就遇到921,研究倒塌大樓後深知原因,也發現設計施工原來是「兩樣情」,讓他每天「挫勒等」,深怕下次..
10/13 20:28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1日在立院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時指出,負責執行社宅興建的國家住都中心執行長柯茂榮,每月薪資高達30萬2848元,甚至有人同時在部會及住都中心任職,更批評「坐領高薪不做事」,質疑「住都中心..
10/4 19:23
為了防止意外發生,不少人都會事先處理好遺囑和房產等事,像事先將名下房地產贈與孩子,然而台北一名長者將1500萬的房產送給兒子,對方卻在受贈後態度大變,不時出言不遜、言語侮辱,這也讓長者忍無可忍,希望能..
9/20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