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觀察」的查詢結果共5210筆

首購買房預算常鎖定在千萬內,不過選擇愈來愈少,觀察近5年七都房價中位數,共有18個行政區脫離千萬,其中新北消失5區最多,就連新竹蛋白區寶山、新埔也超過千萬。不過,南二都仍相對親民,共只有3縣市脫離千萬..

大直明水路周邊以豪宅社區聞名,不過周邊有一處黃金三角窗店面,空窗近10年,在去年仍開價每月103.2萬元招租,如今該戶又空租1年時間,租金價位仍是文風不動,一毛都未減。

一名遠赴印尼發展多年的台商,由於欠下債務,在死後遺產仍遭到法拍。據台灣金服公告,該豪宅位於信義區著名老別墅特區「挹翠山莊」的社區「上林苑」,為透天厝,建物含增建坪數約93.48坪,要價高達7410萬元..

2023年預售房價漲幅前10名出爐,蛋白縣市憑藉低基期,漲幅普遍較佳。第一名基隆市大漲16.6%,宜蘭和花蓮也有超過1成漲幅,位居第三、第四名。有趣的是,台北市竟年增13.4%奪下亞軍,房價呈現「高還..

受惠於資金外溢與成本墊高效應,台中市成為全台房市的亮點。2023年主要行政區預售屋與成屋,中區價差高達140.1%,位居第一。西屯區、北區分別以114.8%與107.5%價差緊追在後。

近期新北受房價外溢影響,區域價位不斷攀升,不過淡水房價卻未有明顯漲幅,例如淡水最高樓的豪宅「水立方」,實價揭露,該案高樓層近期以9970萬元成交,換算單價約55.9萬元,與該社區8年前同樣高樓層相比,..

士林天母超過30多年的老店「三明堂」,以草莓大福、日式和菓子擄獲不少老饕的心,也在天母東路現址執業約10年時間。不過,近期該店房東,於《591房屋交易網》上開價5900萬元求售該店。房仲認為,此案帶租..

2023年全國預售交易10.6萬件,年增27%,成交總額則為1.7兆元,年增34%。代銷業者表示,總統大選後,大家都想拚經濟、累積財富,投資置產市場必熱絡,且供給量明顯大增,估今年數字將再超越2023..

內政部今天指出,外界常說高房價導致年輕人不婚不生,應是聽似有理、但無確實根據的說法;是否擁有住宅與不婚不育,從數據角度來看,兩者間更像是獨立事件,不宜混為一談。

生乳捲始祖「亞尼克」去年3月才剛進軍南投縣草屯鎮,並結合智能創新科技,打造全台首創「24小時甜點咖啡店」,開幕時湧入大批排隊人潮;未料不到一年,「亞尼克」官網與門市宣布因租約到期將於4月28日結束營業..

去住飯店都會有備品,而該不該帶走,大家看法兩極。近日一位網友說,「不拿的備品的人比較有大器、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格傾向」,不過也有人認為,拿不拿跟大器無關。

政策對豪宅市場不友善,但租金節節高。專家表示,政策對豪宅限制重重,建商不再推大坪數,供給減少,但反倒順勢讓豪宅租賃成為一條新路。另外有業者觀察,豪宅租賃需求緩步成長,市場將越來越大。

近年來雙北新案價位節節高升,不少購屋族會將買房目光望向中古市場,房仲觀察,北北基桃十大熱門中古購屋路段,其中中和景平路年交易238件奪冠。至於北市,僅有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上榜。

近期北市房價外溢,新北不少地區新案價格持續創新高,就連以往為蛋白區的土城也是如此,近期就有網友反應,已有新案開價上看達7字頭。網友打趣地說:「不如買板橋。」不過,觀察實價上,尚未有出現7字頭的新案成交..

台北市累計核准913件危老案,但有98件備註失效,主要是前一波營建成本大漲所致。觀察98件中,有71件基地面積小於150坪,受成本影響大,且2020~2021年為失效高峰,到了2023年成本穩定,也少..

過去有房務人員表示,退房後備品會直接丟棄,客人若能全拿走最好。而一名網友以「拿不拿備品」來分析4種客人,認為不拿備品的人,「似乎個性都比較大器、不拘小節,拿得起、放得下,容易成大事」,因此好奇大家怎麼..

2023年地方政府的房地產4大稅收金額曝,其中土地增值稅收745億元,年減近2成。另外,房屋稅年增4.6%,優於地價稅年減0.3%表現,專家分析,估這與地方政府近年調高新屋稅基,並針對多屋族加稅息息相..

近年來不少人認為,台灣社會進入少子化,必然衝擊房地產市場,不過馨傳不動產智庫統計,全球房價負擔最重的前10個國家或地區,有7個國家生育數平均都在2以上。至於台灣,買房負擔最重的台北市,生育率還高於新北..

內湖豪宅「碧湖畔」近年成交單價130~140萬元,最新實價揭露,17樓一舉成交158萬元,前屋主僅持有3年半,就大賺3216萬元,漲幅16%。在地房仲表示,碧湖周圍房價呈上升趨勢,近年豪宅雖漲得少,但..

新店有不少千戶大型社區,轉手爆賺的除「美河市」,上百筆轉手中獲利比例高達95%以上,此外「玉上園」也相當會賺,觀察近1年39戶轉手全賺,屋主不乏獲利千萬,漲幅最高超過6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