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建築貸款」的查詢結果共34筆

央行19日舉辦第四季理監事會,是否祭出第八波信用管制備受外界關注,會後宣布理監事一致決議利率按兵不動,即政策利率連3凍,暫不推動第八波房市信用管制,學者表示,原則上跟外界預期相符,但是市場關心與期待的..

台中市買賣移轉棟數於7月創下單月新高5969棟後,隨著下半年信用管制政策效應逐漸顯現,房市氛圍發生轉變,10月與11月的單月交易量均較7月顯著下降,減少超過 1500 棟,新青安申請月減百億元,皆顯示..

新青安政策造成房市過熱,各家銀行貸款金額接近滿水位,讓政府憂心會不會引發次貸風暴。

銀行資金放款因住宅貸款需求激增,即便後續房市熱度不斷竄升,但限貸令影響已有感發酵,除購屋族貸款減少,由於「建商還款金額大於銀行新增核貸金額」,再再凸顯出要向銀行借用資金的難度變高。

政府推新青安貸款,挺青年安心成家,為房市買氣點火。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止,加計催收款在內,國銀辦理房貸餘額近新台幣10.3兆元,年增率衝破9%,改寫近2年新高。

「以台中每年推出3000億元案量來說,過去是500家建商共同推案,如今在信用管制下,同樣的推案金額,大約僅剩300家建商推案,其中2000億元案量集中在大型上市櫃建商,房價怎麼會降?」一名在地中小型建..

多頭走勢已接近盡頭?《吉家網》8日發布2023年房市成屋年報,2022年六都房價平均漲幅為12%,2023平均漲幅則僅為5%。年增率出現腰斬,大幅衰退達59%。

美國房貸利率飛漲,來到數十年來的高點,除了潛在買家和被排擠得最慘的首購族外,建商的信心也開始下滑。根據統計,10月建商信心下降4個百分點來到40點,這已是建商信心連續第3個月下滑。

近年來爛尾樓、建商斷尾等議題發酵,不過據馨傳不動產智庫彙整,全球25個主要國家的「不良貸款率」(Bad Loan Ratio)中,台灣以0.15%居全球最低。專家分析,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房市爆雷機率..

央行今(15)日召開理監事會議,全體理事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但第5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央行表示,新增規範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7成,6月16日起實施,特定地區包括臺北市、..

在政府各項穩定房市政策的影響下,房市投機需求已逐漸退場,而當前以長期持有為主的房地產購買信心、意願與能力皆無轉弱跡象。因此,2023年台灣房市有很高機會往價格緩漲、交易量逐漸回升的方向發展。

自去年以來央行累計升息5次,據官方統計推估,國人每年房貸利息將增加約700億元,至於開發商利息也將增加236億元,顯示央行升息,不管是一般消費者、業者都提升不少壓力。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在執政黨選舉失利後,為回應年輕人平抑房價訴求捲土重來,突插隊週三排審,近日引發多位房地產大老抨擊「雪上加霜、殺雞取卵」。但由於國內經濟與房地產存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專家認為房市至..

面對3月升息1碼,國內4月土建融逾放率卻僅約0.05%,創下新低,並遠領先國銀整體貸款的0.16%,顯示建商普遍經營狀況佳。專家指出,就算是2014年房市景氣下滑、逾放率一度衝高到0.21%,也未見到..

央行升息後許多民眾都在算房貸每個月要多繳多少錢,但央行同時也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一口氣就從市場上抽回1200億元的資金,專家指出這代表可供申請的房貸額度變少了,同時建商的建融也可能因為工程延宕而被抽回..

台北市地政局今(29)日發布2021年第4季房市指標溫度計結果,根據統計,住宅市場供需量呈現供過於求,房屋交易價格持續居高不下,普遍大眾住宅負擔仍舊沉重。

近2年來,政府不斷透過各種手段聯合多部會打炒房,繼房地合一2.0、實價登錄2.0後,央行1年內4次出手擴大信用管制、金管會調高不動產放款風險權重、內政部針對預售屋祭出的打房五重拳,乃至於央行3月中宣布..

央行打通膨,今天舉行的第1季理監事會決議升息1碼,終結連7凍,並於明天起實施,鷹派作風讓市場跌破眼鏡;這不僅是央行總裁楊金龍任內首次升息,也是央行睽違逾10年的升息。至於房市管制措施這回暫不調整。 ..

央行理監事會明(16日)上陣,恐將祭出第4波打炒房措施,但央行尚未宣布,金管會已擬配合出招,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15)日透露,快的話年底、慢的話明年初將再祭出2招打炒房,其一為降低不動產曝險,二是將會..

國泰全國房地產指數4日公布第二季全國房地產指數,由於5月中全台進入三級警戒,房市成交量急縮。最新一季報告顯示,本季房市相較上季或去年同季,全國房市價格維持穩定,成交量短期下滑,未來營建成本漲幅趨勢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