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來台」的查詢結果共671筆

高雄市鼓山區「樋口飯糰」生意火爆,竟因此讓邵姓女房東眼紅,進而漲租、砸店逼搬離。對此,定居台灣的日本作家「日本人的歐吉桑」坦言,日本房東只有在兩種情況下能漲租,儘管他住台灣12年了,每當看到店家貼出合..

2021年原李方集團持有的「皇家季節酒店台中中港館」以5.88億元售出給媚登峰集團,時隔4年,皇家季節酒店招牌近期卸下,換上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的布條,目前正在整修中。信義房屋專家認為,健康產業將會..

全國最困難的公辦都更案「永和大陳社區」終於完成最後一塊拼圖。這項被譽為全國最複雜的公辦都更案,因涉及大量住戶與錯綜複雜的產權問題,長期以來被視為都市更新的重大挑戰。經歷多年努力與整合,如今在市府及相關..

雙北的房價高,很多人即便努力工作許久,也未必能存到足夠的頭期款。近日就有網友發文透露,她的月薪3萬元,哪怕不婚不生,卻還是買不起房子,因此她便有意改往高雄發展,並在當地買房。貼文曝光後,掀起底下網友討..

中華隊闖進2026 WBC世界棒球經典賽,全民掀起一陣棒球旋風。近期房市買氣遇冷,新案開始找運動球星增加曝光度。有新案找來台鋼雄鷹隊吳念庭化身一日店長,吳念庭身為新北人,卻自曝鎖定北高開始找房,話題討..

台積電赴美擴產引發投資市場熱議,連股價也也陷入千元保位戰,台積電澄清投資高雄計畫不變,同樣是半導體產業明燈的聯發科是否跟進設廠成外界焦點,專家透露,近期光是高大一案就有台積電、聯發科員工合計買了7~8..

記者登上「台北島」,位於台北、三重交界的淡水河上,許多小農在島上種菜,宛如市中心神秘菜園。實地採訪一位退休阿伯,去年以總價10餘萬元買下近500坪地,每月光賣菜就有8~9千元收入可作為零用錢。

坐落於台南市中⼼的成功⼤學是台灣政商界領袖的搖籃,然⽽市中⼼⼤⾯積⼟地供給稀有,最新指標⼤案「成⼤之森」空降成⼤第⼀排,連同台南公園合計約30萬坪綠海林蔭環繞,緊鄰城中樞紐的台南⾞站鐵路地下化⼯程已屆..

太有共鳴!一名網友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台北的房東似乎都有一位在國外深造的小孩,而且去美國的最多。話題引爆4萬多人笑讚,「真的耶,重點是那個兒子多半在美國沒有工作」、「真的欸!以前台北房東,兒子媳婦真的都..

黃埔新村是台灣最早的眷村,眷村內的「1955誠正眷味」,該店曾是陸軍上將孫立人部屬郭廷亮故居,在粉專宣布因租約到期,只營業到3月2日,之後將歇業,不少老顧客都相當不捨。專家表示,租金單坪450元,加上..

高雄鹽埕區近年觀光發達,根據實登揭露,「中正大飯店」去年以總價5億元成交,該飯店曾是鹽埕最氣派的飯店之一,在地人透露,最早據傳是楊謹華阿公的楊姓自然人持有,之後賣給何如芸前夫王敏錡的宜陞企業,幾經轉手..

捷運劍潭站斜對面、士林夜市帝王三角窗店面屢屢成為話題,過去由「日藥本舖」以每月118萬元,被形容是「天價」,之後在2020年提前解約撤出。該店面空置了5年後,由康是美租下,在地房仲估行情可能落在70萬..

台中外籍購屋版圖曝光,據統計,2024年台中市外籍購屋人數為84人,較10年前的76人微幅增加,但觀察10年來,外籍買家的購屋區域與買家背景變化不小,轉變爲亞洲國家為主,購屋熱區則由南屯、北屯並列冠軍..

2024到2025年間2奈米(含)以上先進製程,預計將投入上看六兆元的金額。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龍頭台積電扎根台灣,隨著2奈米最先進製程在高雄陸續設廠,帶動半導體產業上下游於南部群聚,也讓高雄成為南部半..

知名建商新總陽建設看準媲美信義計畫區的政經中心「桃園市政特區」,周圍具有35座科技工業區,辦公市場需求強勁,興建國際級A辦「NFC環球經貿中心」,占地2500坪,規劃100-800坪,大坪數使用空間,..

日本知名連鎖燒肉品牌牛角燒肉,在日本擁有上百間分店、海外也有超過50間的分店,登台20年有著不少愛好者,在台灣也積極擴店,不過20日台灣牛角燒肉竟公告「閉店訊息」,牛角中山店因店鋪租約到期,於20日結..

很多人想買房,但因為預算限制只能選擇中古屋。就有網友表示,10年內的公寓3房新古屋貴到令人咋舌,可是如果買透天40年的老房子,等房貸繳完,屋齡就高達65年了,市面上又很少看到65年屋齡的房子,遲遲不敢..

中央銀行去年9月祭出信用管制,掀起「金龍風暴」,全面重挫房市買氣,許多人期待房價下跌,能夠危機入市。然而,買房畢竟不是買菜,需要付出極大的資本,因此就有網友發文討論「房子真的必須擁有嗎?」,更以大型連..

今年春節連假國旅業績慘澹,根據日前交通部觀光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國內旅宿平均訂房率為36.65%,較去年減少5%,創疫後新低;花蓮訂房率僅21.17%,為本島訂房率最低,墾丁訂房率也不盡理想。消..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再度來台,全台掀起AI熱,這股風潮也吹進地產業,有建案主打智能建築,出現智慧機器人可以自己搭電梯,幫住戶送餐,或是有建商透過AI大數據統計蓋房、管理,都相當吸睛,專家表示,大缺工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