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服務費」的查詢結果共202筆

這樣的年薪和條件,買房會不會太硬?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他看中了一間1150萬、沒有車位的房子,他的年薪100萬元,且已存到230萬元的頭期款,像他這樣的條件,買這間房會不會壓力太大呢?貼文曝光後,引起..

台北市老屋眾多,平均屋齡近40年,屋齡30年以上符合都更危老重建的戶數達65萬戶以上,占比超過7成,都更改建急不可待,尤其近年新屋房價飆升、地震頻傳之下,讓屋主們對於改建的渴望更加迫切。但現況是殘酷的..

去年房市買氣熱,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換屋族第二戶貸款只剩5成,有網友發問,去年9月買了1間透天,因原屋主要換屋,當時他承諾給原屋主3個月找房搬家,但至今仍未搬走,因此上網問網友該如何是好?信義房屋..

房價高漲,買房愈來愈難,有公務員透露好不容易看上喜歡的房屋,屋主開價打完85折,也要花光存款、股票、定存等,還要跟銀行借80萬元的信貸,才能付出頭期款、服務費、規費等,上網問網友「該踮腳尖買房嗎?」信..

台中房市熱度消退,信用管制下,連帶衝擊近年來備受矚目的重劃區,部分開案出現價格鬆動,而近期更有個案出現賠售,有網友貼出「台中14期出現賠售了?」引發討論,據了解該戶已經成交,8個月認賠一台特斯拉,專家..

逢甲商圈國民品牌NET,自舊址移動50公尺進駐千坪3層樓超級大店面後,昔日舊址招租成功,據傳為娃娃機業者以月租百萬搶進。專家表示,娃娃機有現金流優勢,拼銅板經濟及市佔率,也可能在做出市場能見度後拼加盟..

由1111人力銀行主辦的「2024幸福企業」票選結果終於揭曉,11月11日於台北寒舍艾美酒店舉行頒獎典禮,主辦單位邀請包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前..

自央行新信用管制一出、限貸令當配套,激出一波「投資客現形記」,房屋買賣網站紛紛出現不少「平轉戶」求售,其中更出現超級蛋黃地段物件,與同區域新開案的價差可達每坪30萬元,專家指出拋售物件實際上是否「真」..

詐騙頻傳,吸金方式百百款!「真善美自治互助聯誼會」違法吸金,金額高達17億元,該集團遭判決沒收鳥松區18筆土地,法務部高雄分署11月11日將舉行一拍拍賣,底價合計2億5250萬元,坪數共933坪,單坪..

自央行9月19日發布新的信用管制後,房市買賣的交易量、帶看量受到影響,台中就有新手房東相當有感指:「我有間3房物件想要出租,一路從年初開始求租,近期房仲態度則轉趨積極。」

網友買二手透天,但快交屋時,才得知屋主把樓梯把手拆了。對此律師表示,屋主這做法可能碰上刑事毀損罪,若即使還沒過戶移轉登記,也會有民事債務不履行和損害賠償的問題。信義房屋專家補充,簽約前會針對可搬動物品..

很多人覺得跟屋主買房,就不會有仲介費的困擾。不過,就有資深房仲表示,常看到買方在網路上徵買房,但註明不想透過仲介,怕房價會多仲介費支出,「真實情況卻是:就算屋主沒有透過仲介賣房,屋主也不會賣得比較便宜..

近期銀行紛紛祭出限貸令,讓民眾申請房貸困難重重,但苦的不只有民眾,馨傳不動產執行長何世昌公布市場最新數據顯示,8月全台二手屋待售存量,創下近2年以來的新低點,對於房仲家店數與從業人員達歷史高峰的此刻,..

房市買氣熱,銀行悄祭史上最嚴「限貸令」,不少申貸流程跑到一半的購屋族大嘆貸款難,有房仲透露,屋主向地下錢莊借錢,還不出款只好賣房,卻卡在買方「上車一半」,錢貸不下來,擔心恐被真斷頭壓力過大,只好從履保..

鄉民提出房仲服務費應「論件計酬」,就像很多餐廳都取消10%服務費,改採收取定額清潔費一樣,因為餐廳付出給這位客人的成本是一樣的。不過,資深房仲表示,論件計酬服務費模式可行性低,且房屋總價高10倍,服務..

據內政部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報酬計規定房仲收取服務費上限為成交價金6%,就有網友在PTT發文詢問,台灣仲介費是不是貴的太離譜了?對此,資深房仲則嘆氣表示,房仲業隱形成本相當高,甚至今日颱風天都還要去「巡水..

婆婆贊助頭期款,但堅持建議不要找房仲,以省下服務費,讓小倆口相當苦惱。對此,有網友提出1招「善意的謊言」被全場讚爆,不過信義房屋專家仍建議,以交易安全、物件獨一無二的角度說服長輩。

根據財政部統計不動產仲介業銷售額,也就是不動產仲介業服務費收入,1~4月全台房仲業營收達323.97億元,年增45.4%,創下10年新高,顯示今年房市買氣相當熱絡。業者說明,目前全台房市均出現跟漲與補..

租屋詐騙頻傳,不少假房東在租屋社團PO出待租物件,強調「先匯款優先看屋」。就連新手房東上網發問:「能不能讓租客養貓?」都遇到詐騙。信義房屋專家表示,簽約前建議都不要有匯款的行為。

通常住在社區大樓都要繳納管理費,以支付大樓設施、電梯保養等費用。一名女網友透露,最近家人剛在台中買大樓,屋主卻說自己已經預繳管理費,要他們支付這筆費用,讓她質疑合理性,於是PO文詢問。文章曝光後掀起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