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老舊建築」的查詢結果共153筆

全台最大案、高雄市鳳山區「勝利安居A」社會住宅11月30日舉辦動土典禮,副總統蕭美琴致詞時說,高雄是全台推動社宅最順利的城市,目前已有32處社宅,需要地方、中央共同努力。

有媒體報導「年增13萬宅創高,2030年全國破千萬宅」,內容提及「都更牛步」且「屋齡老化」部分。對此,國土管理署17日回應,因應少子女化,評估未來房屋增加有限,將繼續推動都市更新危老重建工作,並適時檢..

因應「危老條例」規範,財政部國產署預告作業辦法,官員表示,此辦法可挹注國有房地更順利參加危老重建,尤其先前沒有公用房地如何參與危老重建的相關規定,這次則明定可依法依規,採取與建商「協議合建」的方式參加..

台北市建管處表示,統計北市危老建物加速重建成效,目前已核准938件,而受理危老重建計畫案中,改建後約近9成申請耐震設計容積獎勵,希望透過耐震設計作為獎勵提高重建誘因,來提升市民的居住安全,更落實加速危..

美國田納西州一戶家庭買下一棟2006年廢棄的舊學校,並將其改造翻修成夢想中的家園入住,這家人的女兒住進舊教室打造的房間,地板整理過、牆壁重新油漆,還擺了電視、沙發,空間相當寬敞。畫面一出,引發不少討論..

地震頻傳影響大量老舊建築安全性,台北市率先宣示進入「大都更時代」,帶動全台對於都更發展的期待,向來被高度討論的「城市美學」是否有機會在這波都更熱潮中順勢推動台灣城市印象蛻變?ETtoday專訪新北市建..

403大地震後,不少民眾也盼望進入「大都更時代」,但恐怕沒那麼容易改善。觀察雙北每年住宅拆照、30年以上老屋比例,相當懸殊。以新北來說,每年平均拆732戶,全市卻有83萬戶老屋。

在內政部通過《都更條例》修正草案,中央地方積極面對老舊建築重建的同時,本刊調查,卻出現精華地段都更案地主狀告市府案件。除信義區2處老舊公寓分割爭議,民生社區也出現列管海砂屋糾紛。

地震來襲再次引發都更議題,由於都會核心區域開發較早,如今老舊建築皆已面對改建的迫切性。根據最新資料統計,全台截至2月底,已有3509件危老案經過核准,都更件數也達到1723件。台北市房價為全台龍頭,改..

內政部去年第四季統計,台中市住宅數量111萬3792戶,屋齡30年以上住宅比例44.06%,近期地震頻傳,台中市政府都發局表示,為提高居住品質及環境景觀,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勢在必行。業者也跳出來,..

台北市大安區文昌街一處老舊公寓二樓地板突然坍塌,磚牆鋼筋全都崩落到一樓,讓周邊住戶全嚇壞,也引起民眾對於老舊建物安全性質疑,台中協助都更、危老的業者則表示,近期危老詢問度提高6成,台中市都發局也呼籲時..

新北市政府大力推動老舊建築物改善,只要建築物無立即危險疑慮,除了重建之外,也可以向市府申請整建維護補助,每案最高可獲得1,500萬元經費補助,不只增加建築物機能,更讓建築物整體煥然一新,住的不止安全還..

去年2月剛熄燈的老牌五星飯店「台北西華飯店」,近期悄悄圍起圍欄,即將改建。根據建照,該案未來將興建地上25層、地下8層共176戶的住宅。專家評估,此案未來推案價值,應能站上「200萬元俱樂部。」

全台房價飆漲,不只是新屋單價飆高,連帶預售屋、中古屋、新古物的價格也全面上揚,不少有買屋需求的民眾開始轉向目標到屋齡較高的物件,期望能夠屬於自己的小窩,有網友就在臉書上發問,「購買30年的大樓要注意什..

921大地震今(21日)滿24周年,不少民眾誤認為,自家挺過921大地震,意味著結構安全。對此,專家認為,大地震前建案,如今屋齡已要加上24年,且當初抗震係數低、施工品質差、建築結構分析能力不足,更未..

921大地震即將屆滿24週年,當年的慘況或許很多人沒參與到,不過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統計,近20年來,平均每年有2萬次地震,而台中近年不斷有新的摩天大樓落成,尤其是座落市政路口的「台中之鑽」,建..

蔡英文總統16日上午出席「第五屆危老+都更博覽會」時表示,為協助人民減輕居住負擔。政府成立國家住都中心,這幾年也讓「都更三法」全數到位,在組織面與法規面都做好準備,來加速推動危老、都更政策。現在申請的..

國內40年以上老屋占比達34.4%,且短短5年就增加130萬戶以上。學者表示,都更不僅是改善國人居住品質關鍵,也是改善高房價問題的解方之一,但業者則認為,都更與解決高房價難以產生連結。

高雄市推出「高雄厝設計及鼓勵回饋辦法」,迄今合計綠化面積已達55萬平方公尺,該法條近期放寬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其設置綠能設施部分免繳納回饋金,藉此提高5樓以下透天型建築物申請都市危險及老舊建..

位於台中市北區天津路一段上的「士官長酸菜白肉鍋」,過去因老闆曾力忠中氣十足的唱名叫號,搭配酸爽鍋物與地道小菜,備受在地饕客喜愛,也因此被譽為台中最強路邊攤,不過該店已於2020搬遷至天津路一段,原址基..